中欧贸易巨额差额浅析

时间:2022-08-04 01:03:45

中欧贸易巨额差额浅析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103-01

摘 要 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WTO以来,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盟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长足发展,贸易额呈现逐年大幅增长的态势,而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不平衡也逐渐显现。根据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开始,欧盟就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词 中欧贸易 贸易差额

一、中国对欧贸易存在巨大差额的数量证据

自我国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以后,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盟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长足发展,贸易额呈现逐年大幅增长的态势,而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不平衡也逐渐显现。根据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开始,欧盟就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4年至2007年,中国对欧盟27国的贸易顺差年增长率均超过20%,在2005年此增长率更是达到34.85%,为2000年以来最大值,而当年中国对欧盟27国贸易顺差首次突破1000亿欧元为1088.99亿欧元。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额及顺差增长率都大幅下降,顺差额只比2007年增加了5.52%,而2009年更是出现2000年以后中国对欧盟27国贸易顺差首次负增长,且顺差额比上年大幅下降达21.18%,但2009年顺差额仍超过1000亿欧元大关为1336.46亿欧元。

二、巨额贸易顺差对中欧双方的影响

我国大量低价商品的涌入对欧盟区域内的竞争厂商造成较大压力,欧盟不断发动反倾销调查、提高贸易壁垒希望缩小与中国的贸易差额,给国内生产者腾出市场空间。截至2007年12月31日,欧盟对中国产品共发起137起反倾销调查案件。2007年欧盟在全球发起9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其中针对中国产品的有6起,为总数的 。而2007下半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令各国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对欧盟有如此巨额的贸易顺差,更加成为欧盟首要提防对象。2009年1月8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新闻指出,2008年欧盟先后对我国冷轧不锈钢板、蜡烛、钢绞线、盘条、无缝钢管、铝箔发起6起反倾销调查。而相对于较容易统计的反倾销调查,欧盟复杂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更是有意无意地针对我国的出口产品。欧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达2500多种,出口欧盟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制成品无一不受其制约。如WEEE和ROHS两项环保指令,将10大类102种产品纳入有害物质限制管理和报废回收管理,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三分之二造成重大影响。又如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欧盟REACH法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sation of Chemicals),通过对高关注物质(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SVHC)实施授权(Authorisation)规定,对出口欧盟的化学及其相关产品实施严格监控。随着SVHC物质名单由2008年10月28日首次公布的15种增至2010年1月的29种后,该法规对我国出口欧盟的机电、五金、纺织品、玩具、建材等行业影响逐渐显现。由于我国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及技术限制,完全按照REACH法规运行使这些行业很多企业面临升级甚至生存难题。

三、巨额中欧贸易顺差的汇率隐患

由于中国对欧盟持续的贸易顺差,欧盟也开始逐渐关心欧元与人民币汇率问题。而希腊信用危机虽然终于以欧元区国家和IMF合理提供资金援助方式得以暂时解决。但这一庞大债务危机仍然使欧元汇率下跌美元汇率上涨。由于人民币是盯紧美元汇率的,从2009年11月以来,欧元对人民币已经贬值超过10%,严重制约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即使如此欧盟轮任主席、卢森堡总理兼财长容克在2010年3月17日欧洲议会一次会议上仍然表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20%至25%。虽然目前欧盟对于人民币升值态度并未如美国般强硬,但如果中国对欧盟持续保持巨额贸易顺差,欧盟为保护自身利益很可能会加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阵营。

四、东亚产业转移是导致中欧贸易差额持续上升的原因之一

在分析2009年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海关商品分类可知,我国对欧出口相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时,一般贸易所得顺差比重明显较小,而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中我国虽然获得了账面上的贸易顺差,但我国对欧贸易顺差额占比最大的工业制成品类别中,同一时期我国对欧贸易同类产品下原料或初级产品却往往变为逆差。并且在我国对欧贸易顺差迅速增长的同时,亚洲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对欧洲贸易的顺差却在缩小。也就是说我国对欧贸易这部分顺差产生的部分原因是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工序,己经大量转移到我国,这样也就把他们对欧的贸易顺差转移了过来。可见,我国对欧贸易顺差的居高不下,是因为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参考文献:

[1]张永安,杨逢珉.中国对欧贸易顺差探析.欧洲研究.2009.7(27).

[2]王胜,陈继勇,吴宏.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5).

上一篇:浅谈电力企业医疗保险 下一篇:从公司治理角度评论国美控制权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