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后的调理

时间:2022-08-04 12:10:00

春节长假后的调理

春节长假是团圆、聚会、休闲的好机会,这时难免要迎来送往,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若能做到适度,不仅能起到调节心情的作用,还能融洽感情。但是,很多人却难以把握,往往长假生活会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打破正常的生理规律,最终出现长假过后请病假的情况。

长假后的调理食谱

养生开胃杂粮粥

原料 黑豆10克,红豆10克,花豆10克,薏米10克,绿豆10克,糙米15克,燕麦、黑米少许,冰糖3粒。

做法 将除了燕麦以外的材料提前4小时用清水浸泡,如果隔夜的话要放入冰箱保存,并且盖上保鲜膜。砂锅中放入清水烧开,然后捞出豆类、糙米、黑米放入开水中,用汤勺搅拌一下防止糊底,然后改成中小火慢慢炖煮;汤水再次烧开后,放入一把勺子可以防止溢出,同时将火力调成小火炖20分钟,看到豆子都开花后,放入燕麦,冰糖煮沸即可。

功效 春节里吃了几天的大鱼大肉,需要吃点清淡的食物让肠胃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节后几天的主食要以谷类粗粮为主,而粥又是开胃养人的好东西。该款粥搭配合理,营养丰富,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道得到休息调整。

凉拌苏子叶

原料 苏子叶60克,红椒25克,大蒜10克,姜3克,盐2克,白糖1克,米醋10毫升,生抽10毫升,香油4毫升。

做法 先将苏子叶洗净;然后将姜、蒜、红椒切碎,部分红椒切丝;再将苏子叶切条,并放入拌匀所有调味料即可。

功效 苏子叶性温,入肺、脾经,有理气、宽中、和胃、驱寒的效用。入药可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病症。具有去寒、行气、调理脾胃功效的凉拌苏子叶,是开胃小菜的首选,适合肠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人群食用。

营养调理,缓解节后4大不适

医院似乎已经习惯了,每次长假过后紧接着一个就诊高峰,吃撑了胃的、喝坏了肝的、劳累过度的……都涌向医院。这些人往往在长假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鱼大肉、开怀畅饮,让肠胃大受刺激;二是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让身体饱经摧残;三是蔬菜水果吃得少,纤维素摄入不足,造成大量毒素在体内堆积;四是长假选择出门旅行,奔波千里,劳累不堪。所以,很多人在节后会出现身体乏力、消化不良、肚胀恶心、上火便秘等各种健康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问题1:肠胃不适、急性肠胃炎

长假期间,大鱼大肉、生猛海鲜大量上桌,而这些食物营养丰富,是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床,若不注意卫生,则很容易出现肠胃不适,甚至造成急性肠胃炎。

对策:

第一步:肠胃不适症状较轻时,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尽量选择卧床休息,并且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腹泻严重,应尽早到医院求诊。

第二步: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少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等。一日三餐每顿不可过饱,先进食米汤、粥、新鲜果汁等清淡的流质、半流质食物,然后逐渐增加一些蛋白质食物,但忌油腻、油炸食品,因为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较难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再开始正常饮食。

问题2:胃胀、消化不良

长假期间,顿顿都是大鱼大肉,若无节制,容易造成中医所说的“湿热”和“积滞”,进而引发胃胀。很多人会感觉饭后有异常的饱胀感、茶饭不思,严重的甚至伴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症状,食欲严重减退。从西医角度来说,胃胀与长假期间饮食无规律、无节制所引起的胃肠功能减弱有关。

对策:

西医解决胃胀的办法是建议服用增加胃动力的药物。

中医则建议大家从饮食上来解决问题:

第一步:要控制饮食,吃得清淡些,让胃肠道休息,如进食消食理气的萝卜。

第二步:胃胀的患者可以适当多饮茶,因为茶叶有解油腻、促消化之功效。

第三步:胃胀者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保持情绪稳定和愉快的心情,平时适量参加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

问题3:便秘

长假期间的起居不规律和暴饮暴食容易造成便秘。传统医学认为,便秘多由体内大肠积热、气滞、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调所致。

对策:

第一步:先不要着急吃各种治疗便秘的药物,应在饮食方面加以调节,一日三餐最好以素食为主,增加新鲜蔬菜摄入,尤其是绿叶菜当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能和长假期间摄入的大量动物性食品起到平衡作用。而且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是治疗便秘的最有效手段。

第二步: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比较丰富,对便秘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问题4:无精打采,头晕嗜睡

长假过后,很多人都会感到起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无精打采、身体俱疲在一段时间内都很难摆脱。

对策:

第一步:要保证优质充足的早餐,午餐宜清淡、适量。一方面要保障大脑的营养供应,但又不能吃得太多,以免影响大脑的活力,加重困倦和乏力。

第二步: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加快大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促进我们精力的恢复。可多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项目,如快走、慢跑、广播操、太极拳等。

上一篇:红花结伴好养颜 下一篇:多动孩子的营养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