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多元能力的发展与评价

时间:2022-08-03 11:59:15

小学生数学多元能力的发展与评价

【关键词】提出问题;确定样本;能力培养策略;能力的评价策略;可喜变化

1 问题的提出

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面对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失业率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的总书记也曾说过“当今社会人人都要具有生存能力”。针对此,我深思我们的教育,老师往往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多数是会纸上做题,不会实践应用或数学的应用能力差。总体来看教与学脱节,学与用脱节。

另外在数学的评价方面,一般采用“纸、笔测验型”,即让学生做题式的单一方式,这种形式在评价数学学科的多种能力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无法全面的、有效的反映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状况,并且以分数区分学生,严重挫伤中、下等学生的自尊心,没有真正起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2 实施的过程及主要做法

2.1 基于对现实的反思,我在教学中确立探索的方向

第一:改变传统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的教学方法,探索对学生进行数学能力培养的具体的、高效的教学策略。

第二:探索新的评价体系,让评价真正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持之以恒的保持良好的数学情感保驾护航。

2.2 确定观察样本

为了确保该课题研究的高效性,我从所教班中分别找出优、中、差三个层面的学生共20名作为实验关注的样本,在教学的过程别关注这些学生的变化,以提供相应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修正、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为该课题的研究保驾护航。

2.3 数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2.3.1 理解能力的界定及相互交叉的特点

近几年我参加了省试验课题组的实验,通过学习和钻研,我对数学学科分解的八种能力类型即:运算能力、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数学化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学表达交流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了解其内涵的界定。通过学习又知道各能力之间又是相互交叉的,在教学中进行能力的培养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2.3.2 改革备课

从整体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都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除了确定知识目标外,还结合所学内容确定能力培养目标,每单元、每课时针对重点能力的培养,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另外授后反思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教法、学法的成功与失败的反思,注重学生的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的反思,这样更有助于对教学策略修正。

2.3.3 改变教学策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一:近几年来我结合数学学科规律,运用“自主、互助”教学法,教学模式如下:情景导课目标导向自主探究小组交流集体汇报自主练习、解决问题课后实践。即以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先学后教,在教学中严格做到“三讲三不讲”,尽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教师只起到指导、点拨作用。

在此教学策略下,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以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为例: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谈收获并质疑,说主题图意,独立思考后以2-4-n形式交流自己见解,小组分工参与集体汇报展示,有不同见解及时辩解、质疑、补充,新授课都布置学生提前预习,经常与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当小老师等……通过一系列教学策略的落实,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快速的提高。

第二:重视学生数学方法的指导

例如:探究数学规律时,指导学生以“观察、思考―猜测―验证―举例、拓展―总结、深化”的方法自主探究;解决应用题时,让学生采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途径时,可以从问题顺藤摸瓜寻找答案,也可以从已知条件入手分析;解决未知问题时,指导学生试着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来解决,交给他们“转化”的数学思想……

第三: 营造“大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得联系,让课堂是生活的凝聚,让课下是课堂的延续。例:数学知识尽量以生活原型实例来呈现,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解决他们身边的“生活问题”中来突破,知识巩固环节老师要多角度的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解决,课后再布置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活实践。

第三:充分制作和利用学具,注重让学生多观察、多试验、多操作,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获得数学的表象、获得数学的直接体验。

第四:进行作业改革,作业的布置尽量减少单纯知识性作业,注重实践性作业和创新性作业的布置。例如:每学完一知识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指导学生课后去调查、去搜集数学信息;每学完每一单元,让学生自己进行本单元的知识整理,还有让学生自己根据主题设计数学手抄报,自己建立数学集锦等,自己制作学具,比较简单的知识还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并体验当老师的成就感,根据某知识点或某单元让学生自己设计测试题……让学生在自主、自由、开放的数学作业中提升多种数学能力。

2.4 数学能力的评价策略

2.4.1 评价的形式有:学生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等形式 ,让学生参与评价,提高评价主体的能动性,让家长参与评价,让家长了解学生,让家长激励、关心学生,让家、校联合。评价时抛弃原来用的分数评价方法,采用等级评价(A\B\C\D)和激励语评价,有时还灵活的变换形式,例如:画个笑脸奖励,或画个哭脸激励等

2.4.2 课堂评价

课堂是数学学习的主阵地,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每月对学生评价一次,并让学生自评和小组内互评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说明:采用星级评价,优为四颗星,良为三颗星,一般为二颗星,差为一颗星。

2 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评价学生的能力

改变以前只重视知识评价的纸笔测试的知识性评价,设计一些体现数学能力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数学活动中展现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活动的作品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 课题研究开展带来的可喜变化

3.1 现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变了,感到数学的学习是一件快乐的活动,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不再是强制,而是情不自禁的主动的参与,从内心里真正的喜欢数学。

3.2 现在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炼数学问题,而且主动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3 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了,处处透着数学的智慧,数学的学习变得更有序、更高效了。

3.4 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的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反思了。

上一篇:浅谈化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学习 下一篇:浅谈促进学生生态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