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读?儿童“读经”众说纷纭

时间:2022-08-03 08:21:46

读?不读?儿童“读经”众说纷纭

拿《论语》、《诗经》、《圣经》、《柏拉图》等这些在成人眼中都显得颇为深奥的经典书籍,来做学龄前孩子的早教材料,用“只求熟读、背诵,不求理解”的教法进行实施的“儿童读经”已在中国很多城市展开,同时也引起不少的争论和思考。

专家:

“全球推广读经第一人”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研究员、博士王财贵

马来西亚马六甲文教基金会理事长钟积成

上海中小学实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儿童教育心理专家王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缪小春

甲方:倡导者如是说――

关于观念

王财贵 教授

1.“儿童读经”理念,包含三个重点:教材是读“最有价值的书”;教法是“先求熟读,不急求懂”;教学对象是儿童为主。

2.(时间)越早越好,(内容)越深奥越好,(方法)越简捷越好。

3.质疑现在的学校教育,提倡完全家庭式学经典,才能让孩子丰富而优雅。

“科学”教育的方法是从简单开始教授,可是语文不需要用“科学”方法来教,文言文和白话文对儿童来说是同样的,孩子只对声音记忆。虽然过去的私塾也教文言文,但它并非最好的教育模式。读经对于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其他读物更有效,比如一个孩子每天能读1小时,就能背100个字,倘若8个小时的话,就能背1000个字了,这样能坚持1年的话,就可以认3万字以上。

对那些在家中自己读经的学生家长,必须提醒他们要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如果学校的功课很多,那最好还是不要另外读经,这样等于给孩子加了一门功课,反而引起他们反感。如果要读,就只能减少或放弃课堂作业,而全身心地进行一段时间的读经,这样才能达到快速超越的目的。

关于内容

钟积成 教授

所谓“读经”,并不单纯指读中国的“古文经书”,而是指一切人类文化。

文字读经

纵轴:背诵古今中外经典。

横轴:大量阅读。

美育读经

眼看:名画、雕塑、书法、艺术品、大自然。

耳听:世界经典音乐、歌剧、天籁。

0~13岁是孩子记忆的黄金年代,在生命中将一去不复返,迫切需要“抢救”。读经就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抢救工程。古今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那些融汇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生一代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儿童心性纯净,并处于记忆力发展旺盛期,要及早地把涵义无穷、具有最高文化价值的文化经典灌注到他们的心灵中。一个人的文化储备愈雄厚,其发展潜力就愈大,将来在事业上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让孩子在大脑发展最快速的关键期内,接受经典文化环境的熏陶,建立起复杂的大脑神经网络,开发潜能,优化人格,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这不失为最有效和最简捷的成人成才之道,也是走向国泰民安,世界大同的康庄大道。

乙方:家长的切身之言

全家一起乐无穷

妈妈罗红梅 儿子3岁半

我很赞成“读经运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国人的骄傲,许多的外国名人都在研读。我们这些中华传人就更应该继承和学习这种精髓的文化。孩子读经有1年了,主要是听童音跟读教材,如《三字经》第一部分能熟练背诵,《百家姓》、《弟子规》和《少年儿童诗词启蒙130首》基本能跟读,还常表演背诵给家人看。

孩子在家听童音跟读MP3光碟,每天坚持听10分钟左右,基本上是按教材里介绍的“累积式”教育法学习的。我一般会陪着他,跟他一起跟读或背诵或比赛快速度朗读,让孩子每天用最愉快的心情来学习,学习兴趣也自然提高了!不过,儿子也有不愿意听的时候,我会把光碟收起来一两天,就播放他喜欢听的儿歌,偶尔在他高兴时提起经典教材里他会背的句子,小家伙也会高兴地要求继续听经典,还会要求与童音跟读的姐姐进行读经比赛呢。孩子还小,自学能力不强,家长要多抽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一家人都能感觉到读经乐趣时,生活才更丰富。

记忆好 轻松长知识

妈妈聂凯孩子3岁半

有人提出:中国人不读经书还有什么书好读? 我是绝对支持读经运动的。因为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资源,孩子从小学习,对他将来为人处事非常有益。乐乐从两岁多开始学经,她的记忆力非常好,听“三字经”20多天就能一口气背前面的80多句,让我们惊讶不已。

我在家用的教材是育心园的《启蒙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我没刻意让乐乐背,只是每天放经典光碟,乐乐边玩边听,让她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我想听多了,她也能自然记住这些内容,等到需要时就很自然能想到这些东西并拿出来用。现在乐乐有兴趣时,她会拿着书边听边指读,这样可增加识字量,提高语言能力。我的方式是让她在自由自在中轻松学习,这样她的学习热情高,也能循序渐进地长知识。

相互指点 动力大

妈妈牟萌孩子5岁半

孩子已读了1年半的经,包括《三字经》、《唐诗》、《宋词》、《道德经》、《论语》和《古文观止》里一些短小的文章。经文比较枯燥,我从来不要求他理解,只要背过就可以了。小孩记忆力好,背东西很快。我觉得让他快乐地读比较好,如果每天强制,他一定会厌倦。不过,他记得快,忘记也快,需要不断做游戏重复。

现在幼儿园里教的《三字经》,是经过改良的;而我教他的,是原来的版本。结果每次在家读,他都会按幼儿园里学的纠正我。后来我们约定,我教他原版,他教我改良版,结果他特别有动力。因为他不觉得这是学习,觉得是我在跟他玩,他很乐意玩这个。

我想让他从小熟悉一些文字的感觉,以后学古文,可以轻松接受。我小时候也读过一些书,当时不理解,大了以后再读,会突然想起,哦,就是它,我见过!只要达到这点就可以了。读经既锻炼了他的记忆力,也培养了他的读书习惯,还认识了不少字。

游戏熏陶 习文化

妈妈李芳孩子3岁半

可能因为自己学哲学专业,我觉得作为中国人,传统文化这一课必须得上。而传统教育的基础就是《三字经》,既有经典故事,又朗朗上口,对孩子来说很有好处。早在楚楚1岁半时,我就让她拿《三字经》当儿歌念,不要求孩子懂,仅仅是一种游戏式的熏陶。

有一晚,我哄楚楚睡觉失败,唱歌、背唐诗、讲故事统统没用,只好和老公联合作战,念叨《三字经》。老公念“人之初,性本善”,楚楚就哼唧“性相近”,我接“习相远,苟不教”,楚楚又接“性乃迁”,还主动提词“昔孟母”……如此下去,直到老公用“教不严,师之惰”才收了尾。虽然楚楚的发音不准,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词,但还能听出她想说的内容。老公得意洋洋地问我:“怎么样,她肯定是都会了,才能接得这么准。”我们唠叨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总算有了收获。

高兴就好 不强迫

妈妈方瑾孩子2岁半

“读经”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强迫。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我是坚决不赞成“读经”的。

从孩子不会说话时就放了带音乐的《三字经》及一些古诗词,大部头的经典还没给孩子读过。睡前和孩子一起唱,他高兴我就唱,他不高兴我就赶紧闭嘴。孩子现在不到3岁,对《三字经》有些兴趣,对古诗词还不行,我准备把《古文观止》中韵律感强的短文在适当时候念给他听。因为他在幼儿园上奥尔夫的音乐课,几个月来他对乐感比以前敏感,对有韵律的东西相对感兴趣,试试看再说。

时间长了没兴趣

妈妈潘宇燕孩子6岁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台湾某教授的育儿讲座,是有关我们国人如何忘却本国文学,忘却四书五经,以及孩子读经能开发智力等内容。我毅然为儿子报了这门功课,每星期上两次课,我们也去旁听过一两堂,基本采用轮流领读的方式。开始,孩子颇感兴趣,回家后我们再把关过堂一下,就能把今日内容消化掉。看着儿子一字不懂却能依样画葫芦读下几篇枯燥乏味的《大学》、《老子》,我们喜上心头。

可时间一久,问题就出现了:一到读书时间,孩子便以各种理由搪塞,我们虽然想尽办法哄骗,有时他读得不认真,还忍不住训斥几声,但他的兴趣依然没往这方面发展。而且,他身体一直不好,落了几堂课,与他人慢慢拉开差距。发展到后来,他便老是跟不上,信心也越来越差。看到他这种状况,我们生怕扼杀了他对方块字的兴趣,在读了10个月的经文后,我们决定让他休学,直到现在依然没让他去复课。

静下心来,细细回味同事一句育儿箴言:孩子应该让他先成长,后成人,再成材!对比这次经历,我们是否做了一次拔苗助长的事情呢?

外力强加不如家庭熏陶

妈妈刘心 孩子5岁半

作为妈妈的我对古典东西一直有崇拜感,但自己对古典经书几乎没有一点底子,所以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对引导孩子读经的建议后,想让女儿体验一下。

我买来《三字经》、《千字文》、《孙子兵法》等,预备先从《三字经》开始。自定目标两个:1,利用孩子的记忆优势熟记经典;2,利用经文认字,为孩子阅读打基础。

一切就绪,开始行动。先告诉女儿古人很厉害,写的《三字经》天文地理人文礼仪无所不包。然后每天早晚打开录音机听半小时的磁带,又打印了前两页贴在墙上,高度在孩子眼睛处,随时可见,还搜集《三字经》的故事,以备她提问时解释。

幸亏买来的《三字经》磁带有间歇好听的音乐,即使这样我们也只坚持了大约一个月。女儿开始先抗议不想再听《三字经》,然后对认识墙上的字兴趣不大。而我则从网上发现《三字经》的版本不一,又看到了一些对读经活动的贬意,自己开始动摇。再加上女儿的时间安排紧张。我们的读经就此夭折。

我的感受是,如果家长在这方面本身没有优势,只单纯依靠这种灌输的方式,效果不好。如果家里有人喜好文学、绘画、音乐的话,那么家庭中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与这种外力强加的“环境”就有本质区别了。

丙方:教育学家代表发言

宝宝有本趣味的经

儿童教育心理专家

近年来关于宝宝“读经”的讨论很多,但我赞同孩子读经的范围仅限于 “三字经”、“百家姓”和“唐诗系列”。

我觉得对“幼儿为什么喜欢读经”的思考远比“读什么”和“怎么读”更有现实意义。

首先,孩子语言经验少,机械记忆能力强,语言表达欲望高。他们接触新的语句时,不会发生认知不协调现象,在情感上没有阻力。机械能力强也为他们快速地记忆提供前提。他们可以学任何语句,对载体也没有什么挑剔,读经只是其中的内容之一。

其次,语言工具作用的发挥。对孩子来说很多语句都是新鲜的,他们很愿意使用,这也是他们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虽然读经的交流性作用很弱,但由于成人对“经”赋予了更高的难度和价值,对孩子读经的反应也最强烈,孩子也就会获得更大的满足。

第三,朗朗上口,易读性强。“经”的特点即句子短,韵节强,孩子虽不能理解意思,但可连贯表述,不用附加情境和语意思考,更容易变得自动和无意识。这时“经”很类似电视广告语对孩子的作用。

第四,容易指导和强化。大多数家庭在教孩子读经时不考虑经书的社会寓意,而且一般大人有一定的基础,感情上不排斥。所以,不妨在生活中时常“拣起来”,以经书中的内容考考孩子。

读经弊大于利

缪小春 教授

对于儿童该不该学某些东西,我们不仅要看儿童是否能学会,而且要看:学这些东西对孩子有没有用;对孩子当前各方面的发展有没有好处;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有没有促进;是不是经济合算。有时候等到日后各方面都发展得不错了,有一定基础了,再去学习一些技能,孩子反而能更快地掌握,也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所以拿这些标准来衡量,我觉得读经弊大于利。第一,学前期的孩子是以机械记忆为主,他们对于深层次的理解还没有成熟,现在让他们背一些经典,无异于背无意义的音节。第二,对于儿童现阶段的发展,这些纯记忆的东西只能提高他们的机械记忆水平,而这个阶段应该有更多的能力和习惯需要培养。我们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动脑和动手习惯,培养他们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提问和思考的能力。第三、读经毕竟需要时间和精力,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些时间和精力还不如用于发展多方面的基础能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多在游戏中发展智力。

此外,我认为在古文中精华与糟粕是并存的,但对孩子来说,他没有辨别能力,你跟他讲解也是一知半解,不能区分好与不好,不知道什么该接受,什么不该接受。所以,与其把功夫花在这里,还不如好好把古代传统中的精华,单独编出故事编出书,再来讲给孩子听,用适合儿童的形式,达到引导孩子的目的。

丁方:记者亲历现代私塾“孟母堂”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记者来到坐落于上海一个颇为高档的幽雅别墅区的三层,亲自感受现代私塾式的读经教育。走到房门外,就隐约听到房间里传出的悠扬古乐,有点私塾的味道了。

进门后,记者打量房间的布置:屋内都是中式的红木家具,客厅的电视机柜上方挂有孔子的像,窗户的上方则挂着写有“孟母堂”的大字匾额,楼梯边的一面墙上则挂有一幅国画,简单的几样东西,把这个现代化的复式套间打扮得书香味十足。

上楼后,看到孩子们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捧书本,诵读着自己的经典篇章,虽然各自进度不同,一起念也不会干扰。私塾中有三位老师,一位负责生活,两位负责中英文诵经。老师不会时刻呆在孩子身边督促和辅导。

每天基本安排:起床,晨跑,齐读,分读,游戏,抽查,录音考试等内容。上午阅读中文,下午阅读英文,其余的经典内容根据进度增加,比如看电视新闻,运动,唱唐诗,表演戏剧。每天孩子的阅读量定为26~27页的中文,10页的英文。除了读经,游戏也是重头,老师们会设计一些体验式的游戏,比如:有一次在每个孩子的肚子上绑一个鸡蛋,看谁保持不碎的时间长。其实,这就让孩子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

孟母堂共有8个孩子,年龄从5岁~12岁不等,孩子们都喜欢这样轻松的环境,他们好像组成了一个“小小社会”,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一起生活一起学习。

上一篇:女儿是性早熟吗 下一篇:嘉宾妈咪:创意妈妈和她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