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时间:2022-08-03 08:17:59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摘 要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适当的支持疗法和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本文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对GBS患者的呼吸、饮食、排泄、心血管并发症预防和心理护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综述。建议采用多学科、跨部门联合护理模式,加强中西医结合,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整体护理 跨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2-0028-04

Nursing of Guillain-Barre syndrome

ZHANG Wei

(Gonghexi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Zhabei District, Shanghai 200072, China)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是急性或亚急性的周围神经系统炎性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脱髓鞘,临床表现呈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患者首先出现双下肢无力,继之瘫痪部位逐渐上升,且程度加重,严重者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严重者会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累及自主神经系统时可致心律失常[1]。因此,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有关GBS的护理,从呼吸护理、饮食护理、泌尿护理,血管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及褥疮护理及康复几方面进行文献复习,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1 呼吸护理

GBS患者常并发呼吸肌麻痹,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呼吸机的使用条件,改善患者呼吸临床症状[2]。

首先应快速建立人工气道及时进行呼吸支持,并注意观察痰液的性质及痰液量,为评估患者的感染情况提供信息[3]。如出现缺氧,则要调整氧浓度,可先将氧浓度调至45%左右,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保持SaO2>98%。如紫绀改善不良,可以增加氧流量到60%,使血氧饱和度升至97%以上再调整氧流量[4]。

另外需正确应用呼吸机,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重视呼吸机的报警提示,及时准确的解除报警原因。高压报警时,应检查呼吸机管道是否扭曲、受压,报警设置是否恰当,患者气管内是否有痰液淤积等。临床多见于气道内痰液淤积后的高压报警,予以吸痰后通常可解除报警,若一时无法确定原因,应先用气囊辅助呼吸,再进一步寻找原因,以防因呼吸机原因造成窒息、通气过度等情况加重病情[5]。患者由于呼吸肌麻痹及气胸出现极度的呼吸困难,原则上在胸腔闭式引流建立的前提下,呼吸机选择小潮气量(6~8 ml/kg)辅助通气模式,只要保证血氧饱和度(SpO2)≥90%,动脉血氧分压(PaO2)≥80 mmHg即可。每日查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6]。有些患者因病情需要应用大量激素,加之采用较多的气道正压通气,易兴奋而出现人机对抗,因此需应用力月西及丙泊酚等镇静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SpO2、呼吸频率、血压等。在应用呼吸机时应设置好窒息通气参数并应用Ramsay评分,使评分在3~4分之间[7]。

总之,重症GBS患者恢复慢,辅助呼吸时间长,生活不能自理,语言表达障碍,各种仪器报警多,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正确掌握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合理调节呼吸机各项参数,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是有效进行机械通气的关键之一[5]。

开放气道(即气管切开)患者应重视吸痰护理。吸痰时坚持从气道深部向浅部的原则,即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鼻腔分泌物[8]。定时给予吸引及雾化气道,每4 h清洗及消毒内套管一次。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应轻柔,以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吸痰管一般选用硬度适中、表面光滑、内径相对大的12或14号橡胶或硅胶导管,也可将导管前端较厚的盲端剪去,使之成向内凹之月牙形,再在两侧剪两个小孔,以减少头端吸痰时的负压,增加吸痰面积[9]。有报道显示配合中医治疗可减轻痰液分泌,予以针刺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上1/3处,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的肺病穴,可以理气润肺、止咳、退热、消炎[10]。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房间要定时通风换气和进行紫外线消毒,谢绝探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开放式吸痰要强调无菌观念,一人、一管、一部位[11]。

气管切开的患者气道失去湿润,故应对其进行湿化处理。通过对患者气道湿化可稀释患者的痰液,以防止气道干燥,痰液黏稠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气道,有利于稀释痰液,有很重要的意义。对患者进行湿化处理的方法如下: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 ml+庆大霉素12万 IU,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 ml,每日总量约200 ml;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 ml[12]。有研究表明应用持续的气道内滴药湿化方法,对气道刺激性小,能减少刺激性咳嗽、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肺炎等并发症,并能维持较好的肺功能[13]。除此之外,还可配用生理盐100 ml+沐舒坦30 mg每2 h滴注一次,每次4~6滴[14]。

有效护理气管套管可减少感染。需定时清洗消毒内套管,观察套管是否在气管内。气管切口过低,颈部肿胀或开口纱布过厚均可导致外管脱出。内套管的清洗程序为热水冲洗,浸泡,纱布条擦洗内管腔,2%戊二醛液浸泡20 min,生理盐水冲洗,重新插入内套管。每隔4~6 h置换并清洗内套管1次,气管切开第2日分泌物较多,需增加清洗次数。每3 h清洗1次,做好交班。用生理盐水浸泡过的纱布盖在套管口上,定时进行更换,防止吸入的空气干燥,造成痰液结痂,阻塞呼吸道[15]。另有报道认为气管套管的护理包括:①固定要松紧适宜,过松容易脱管,过紧则影响呼吸并损伤患者的皮肤;②内套管每6 h煮沸消毒1次,消毒前将内管冲净,每次消毒30 min。在更换套管操作中强调技术性,减少更换次数,避免机械刺激;③每4~6 h气囊放气1次,放气时患者取平卧位,先吸净气管内的痰[16]。

呼吸机撤机护理也很重要,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应严格掌握撤机时机。撤机时必须做到患者神志清楚,有意识交流,对刺激有反应,自主呼吸增强,暂时脱离呼吸机无呼吸困难的表现,动脉血气分析稳定在正常范围。试脱机时可让患者由卧位改为半卧位,一般停用3~5次/d,30 min/次,直到彻底脱机。患者完全停用呼吸机后无发绀、呼吸平稳、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即行试堵气管套管。先堵管径的1/4,患者主诉无不适,呼吸平稳,1 d后试堵1/3~1/2,直至全堵管24~48 h。患者呼吸平稳、无发绀、能有效排痰、主诉舒适,即可拔管[17]。

最后,拔管后的切口可用碘伏消毒2次,用蝶形胶布拉拢,以无菌纱布覆盖即可,拔管最好在上午进行,以便日间观察[18]。

2 饮食护理

重症GBS患者多伴有吞咽障碍,不能自主进食,为满足患者的营养供给及代谢需要,应给予鼻饲。鼻饲前回抽胃管,证实胃管在胃内,鼻饲时,患者应呈半卧位,注入量由少到多,速度应放缓。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吞咽功能恢复后,可以先进食流质或糊状食物,并逐渐增加患者食物的数量及种类[19]。进食时和进食后30 min应抬高床头,以防止反流导致的窒息[20]。吞咽困难者因误咽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比例较高,因此预防误吸尤为重要。预防误吸的方法:①调整食物的性质和每次喂食的量,最适于吞咽的摄食量约为20 ml。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一口食量过多,就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残留导致误咽;过少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所以一般先以一小勺开始,以后酌情加量,且要等前一口吞咽完全后再喂,避免两次食物重复入口的现象。②采用45°的坐姿可以促进残留食物从咽峡部排出,向下排到后咽部和梨状窝,以防止进入气管。同时,进食后要及时做好口腔护理,以防患者将残留食物误吸入气管。一旦发生窒息应立即降低头部,吸出呼吸道内吸入物,并抽吸胃内容物,防止反流。由于误吸易发生于睡眠中,故睡眠时应抬高床头15°~30°,睡前减少进食,以减少误吸。③每日用手指上下按摩甲状腺软骨下方至下颌下方的皮肤,引起下颌的上下运动和舌部前后运动进行吞咽,并指导患者做吞咽训练、咳嗽训练,努力建立排出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④一旦出现呛咳,立即托起患者,使其弯腰低头,下颌靠近胸前,在患者肩胛骨之间连续拍击,促使食物残渣咳出;或站在患者背后,将手臂绕过胸廓下,双手手指交叉,对横膈施加一个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产生的一股气流经过会厌,使阻塞的食物咳出[21]。

3 泌尿护理

GBS患者由于膀胱逼尿肌瘫痪,腹肌瘫痪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易发生尿潴留。膀胱内残留的尿液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培养基,使膀胱的防御机制受损,造成尿路感染。临床上为解除尿潴留,常给予留置导尿,但留置导尿管破坏了膀胱与尿道的无菌状态,细菌沿导尿管周围及内腔进入膀胱形成菌尿,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良好的护理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报道的措施如下: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②妥善固定导尿管,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保持引流通畅;悬垂集尿袋不应高于膀胱水平;③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患者清洁后应消毒;④不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来预防尿路感染;⑤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及尿道口有无渗出物和红肿,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先更换导尿管;⑥单向活瓣集尿袋每周更换1次[22],普通无菌集尿袋每日更换1次;监测尿液pH值,pH>6.8时每2周更换1次导尿管,pH

4 血管并发症护理

由于GBS患者四肢瘫痪、长期卧床、留置静脉针,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被动运动,如足踝的被动运动、足内外翻运动、腓肠肌按摩、外力挤压腓肠肌,以加速下肢血流速度,改善下肢血液循环[23]。

由于循环障碍,患者栓塞部位以下的肢体皮温低,应给予保温并防止烫伤[26]。对血栓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在溶栓、抗凝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调节输液速度。尿激酶用药剂量要准确,不能用酸性液体进行稀释,以免药效下降,且溶解后容易失活,应现用现配。每天监测血常规,定期血气分析、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大便潜血试验和尿常规。护士及陪护需仔细观察患者口腔黏膜、齿龈有无出血,有无黑便和血尿等现象,注射部位有无血肿。静脉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拔针后按压时间要适当延长。尽量避免深部血管穿刺及其他创伤性操作,做好抗凝期间的自我护理指导。注意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由于我们治疗、护理措施得当,本中心2例GBS合并肺栓塞患者无出血并发症,成功溶栓[27]。

5 心理护理

GBS患者由于说话和吞咽困难,四肢无力,使其心情烦躁、恐惧、自卑。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聊天,关心安慰患者,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指导患者采用书面和手势交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8]。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患者认为病情逐渐转为危重,治愈无望,对治疗丧失信心。护士应对患者的恐惧给予充分理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他们说出恐惧的原因,向其解释疾病的发展过程、治疗及预后;尽量避免患者接触预后不良的其他患者,列举恢复良好的病例,从而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机械通气前的心理护理[29],对床旁抢救物品、器械及监护仪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目的向患者解释清楚[30]。有报道显示在心理护理中,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能使患者更好的摆脱心理阴影,战胜自我,迅速康复[31]。

综上所述,由于GBS症状的表现几乎涵盖了各大系统,因此各护理项目相互关联、互相牵制,比如吸痰良好则感染率有所降低,感染率降低则痰液也会减少;康复运动良好则褥疮减少,从而减少感染风险,血管并发症也可能降低。所以对GBS的护理应该提倡互相协作的跨科护理模式。有报道显示,对GBS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32]。甚至有针对本病而制定的一种具体详细的护理计划,并从大量护理实践工作中总结提炼出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33]。只是相关文献并不多,期望有更多这方面的研究以利于临床护理工作。另外中医对本病同样有帮助,已有报道对本病进行中医辨证针灸治疗并取得了满意效果[34]。所以我们可以从西医对本病的认识出发,融会贯通,发挥中医药特色,选择恰当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以造福于患者[35]。

参考文献

[1] 杨艳.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 当代护士, 2010, 18(9): 35.

[2] 吴晋艳. 护理干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出现呼吸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16): 138-139.

[3] 冯吉. 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27): 102.

[4] 韩春丽. 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13): 235-236.

[5] 李晓娜. 格林2巴利综合征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 22(2): 217-218.

[6] 寇毅. 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伴呼吸肌麻痹行机械通气导致气胸患者的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11): 1827-1828.

[7] 商全梅, 商丽, 赵惠香, 等. 肺复张手法联合BiPAP机械通气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发ARDS患儿1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17): 82-83.

[8] 陆燕华. 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伴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护理[J]. 北方药学, 2011, 8(11): 109.

[9] 闾小慧. 格林巴利综合征致呼吸肌护理体会[J]. 河北医学, 2010, 16(1): 110-111.

[10] 何小朋, 朱晶. 1例中西医结合救护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发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 2012, 18(7): 135-136.

[11] 杨秀芬. 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14): 3358-3359.

[12] 韦莺鸯. 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9): 3213.

[13] 李春红, 李傲阳, 刘昕, 等. 格林巴利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护理[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4): 112-113.

[14] 郑慧. 1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致呼吸衰竭的护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0, 27(1): 85, 87.

[15] 王俊萍. 老年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术后护理[J]. 中外医疗, 2010, 29(8): 152.

[16] 禹晓琴. 19例格林2巴利综合征呼吸肌麻痹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11): 1376-1377.

[17] 徐亚鹏, 崔慧. 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的护理[J]. 临床护理, 2011, 9(7): 140-141.

[18] 耿连霞, 王永清, 王伯利, 等.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机治疗的指征及护理[J]. 河北医药, 2009, 31(15): 2011-2012.

[19] 万丽颜.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5): 356-357.

[20] 刘建华. 一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 职业与健康, 2011, 27(5): 593-594.

[21] 王静珊, 苟晓华.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全面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20): 53-55.

[22] 贺彩芳, 吴雪洁, 杨碎丽, 等.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与集尿袋更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4): 412-414.

[23] 田艳芳, 孙丽丽, 李燕, 等. 重症格林2巴利综合征1例护理体会[J].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1, 13(2): 124.

[24] 张静, 宋燕波.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全面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1): 99-100.

[25] 朱小敏, 刘亚红, 程莉莉. 1例复发性老年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10, 25(6): 30-32.

[26] 孙黎飞, 黄懿, 杜延会, 等.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多器官栓塞、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的护理体会[J]. 护理杂志, 2008, 25(23): 65-66.

[27] 亓琴, 毕经芳. 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发肺栓塞2例护理及预防对策[J]. 社区医学杂志, 2010, 8(11): 65-66.

[28] 郭晓莲, 邱荣珍. 特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护理[J]. 福建医药杂志, 2011, 33(1): 172-173.

[29] 高君瑜. 22例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的急救与护理[J]. 全科护理, 2012, 10(16): 1456-1457.

[30] 张雪艳. 格林巴利综合征49例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2(36): 172.

[31] 钟艳芳, 张春英, 卢玉珍.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抗焦虑药物的应用与心理护理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4): 677-678.

[32] 孙肇瑜, 张元华, 张燕. 整体护理程序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9): 855-856.

[33] 陶莉, 赵传胜. 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1(6): 570-572.

[34] 杨莉霞. 4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27): 263-264.

[35] 龙丹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 18(10): 123-124.

(收稿日期:2013-03-19)

上一篇:度小人物之雕爷孟醒:我的目标是当教科书般的商...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