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抽样分析报告

时间:2022-08-03 06:31:47

吉林省白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抽样分析报告

摘要: 基础教育课改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对于引导中学物理教学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引导学生要养成一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学习习惯起着导向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方向性、指导和实用性,因此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备受关注。

Abstract: The goal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all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ealth. The academic examination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graduates play a leading role for guiding physics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 to cultivate and develop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of "from life to physics, from physics to society", and it has certain ideological and direction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academic examination pape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are gotten much concern.

关键词: 学业考试;特点评价;结构评价;教学问题;教学建议

Key words: academic examination;features evaluation;structure evaluation;teaching problems;teaching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176-02

0引言

今年中考物理试题在命题的思路和题目的设置上都体现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核心,以能力立意,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现实材料为情境,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平实;试题没设置任何解题障碍,与往年相比,试题的难度略有降低,充满亲切和交流的语气,体现了一种新型的考试文化。下面是抽调了吉林省白城市各市、县总共750份试卷,对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作以简要分析:

1试卷特点评价

1.1 着眼基础挖掘教材、体现方法关注能力2010年中考物理试卷对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其中试题注重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如:1、2、3、4、7、9、14、21、22等题。同时也注重对教材的进一步挖掘,如第12、13、15、26等题要求学生能根据基础进行实验分析,进行知识拓展与运用。试题在继续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多种能力的考查,坚持有利于考查考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1.2 强调科学分析方法、考查科学基本素养试题在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用能力,大多数试题体现了这一要求,如:压强知识15、19题、热现象21题、摩擦现象14题、简单机械17题、节约能源20题等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常态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在考查过程中,不考查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更倾向于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综合能力。试卷考查了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对科学知识的初步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如:12、13、15、21等题的知识。这些试题重在考查科学素养,需要学生在新的情境中来运用基础知识。试卷给学生的启示是,在新的情景中,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剖析与解决问题,才是科学学习追求的目标。

1.3 重视实验操作过程、培养实验探究精神突出实验探究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不仅关注实验基本操作(如量筒等基本仪器的读数),更重视对实验思想、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获得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考核。科学探究在试卷中分值比重较大,整个试卷的大、小实验、探究题占40%左右。考查的有关实验方面内容较为细致、全面,涉及具体实验操作和考生的实验能力。如:第23、24、26题,考生需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1.4 图文并茂贴近生活、立意新颖方向性强试卷共设五道题,每个题型中都用了直观图片。全卷除了电路、图像、读数示意图、简图以外还有9幅摄像图,共20多幅图片。试题不仅有摄像图、模拟图、卡通等类型图,而且还蕴含着丰富、准确的解题信息;同时,不同类型的图片有不同的解题和答题方法,如有的是识图再现知识,如2、12、14、15等题图,有的是看图解答问题,如17、22、23、25等题图,有的是据图分析应用,如21等题图。

整张试卷试题立意好,取材新颖,内容实用,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体现基础性、趣味性、综合性、导向性,试卷难度保持稳定,重视考生能力的考查,从不同形式中积极捕捉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兴趣。试卷的结构科学、简约、合理,题量适当,给考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相对来说,2010年物理试卷是一张比较成功的试卷,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指导性和方向性。

1.5 体现生活物理新理念、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套试题中有大部分试题与学生周围的生活、生产实际和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从生活中的测量、3G手机的可视对话到生活中的安全用电问题,从深秋的桔子树到浓浓的咖啡香,从绿色环保能源到宾馆房间的调光等,从日常生活中的老花镜到电视上的模仿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物理学与人类社会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试题加强与社会实际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试题从教材、课堂教学、生产生活、新闻报刊等中挖掘考生熟悉的情境素材。能源问题(8题)、生活实际(1、3、9、19题等)、安全用电(4题)、可视手机(7题),这些都成了学生的考题,在创设试题的情境时,关注科技和生活中的物理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考查,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而试题能从不同方向体现物理的新理念。

2试卷结构评价

从试卷结构上看2010年的物理试题内容大体保持和2009年差不多的分值比例,其中八年级占40分、九年级占30分,所占比例分别是57%和43%。其中热学和光学两大专题分别占有11.4%、8.6%的比重,共占20%左右,声学和能源和共占4.3%,从试卷分布情况来看力学和电学两大专题无论是在分值的分布上还是在难点的设置上,无疑都占据着最大的权重。

3试卷结果评价

试卷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数据分析:从抽样及结果看2010年白城市中考物理试卷的平均分是51.28分,优秀率是38%,及格率是72%,其中第三题的优秀率较高59%,第一题和第二题及第四题的及格率较高,分别为85%、84%、82%,区分度较大的是第三题。

下面对各题分别进行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分析:选择题共计6小题,从抽样结果看,其中优秀率及格率最高的是第2题分别为91%、91%,较低的是1、3两题,分别为77%和71%,错题主要集中在1、3两小题上。

1、3题分析:这两题分别是生活实际测量问题和生活中的热现象问题,错误原因是学生对生活实际掌握不好,造成数据、现象混淆。说明可能系统练习不到位或学生学习脱离实际。这就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多加练习,加强记忆,学会举一反三,增强运用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

第二题填空题分析:从抽样结果看,第15、16题,优秀率及格率较低,分别是62%、57%,16题的难度值小,区分度较高,第 15、16小题错误相对集中一些。

15题分析:此题选材来源教材又超出教材进行思路拓展,是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开放性试题,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分析能力差,基础知识不会应用与拓展。这就要求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与实验能力。

16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题,用来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应用及计算的综合能力,第(1)空,是考生对科学计数法不会运用于计算,而导致结果错误。第(2)空,错误的原因是,记忆不扎实,记不清电阻的大小与粗细的关系。这就要求平时教学当中对记忆有难度的知识应进行筛选,用特殊方法有针对性的指导记忆,而且要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第三题计算题分析:从抽样结果看,计算题第三题、优秀率为59%较高,而区分度较高,达到了94%,此题空白占9%左右,错误不集中,原因是学生不理解题意,不会计算公式,平时学习当中计算题较枯燥,提不起兴趣,忽视计算能力的养成。计算题难度不大,丢份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当中,要激发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变不学为主动学,提高课堂实效。

第四题简答题分析:从抽样结果看,此题共三道小题,整题优秀率稍低,而及格率较高,难度、区分度相差不大,成绩很均匀。这类问题要求在平时学习当中注重知识的应用,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

第五题作图实验与探究分析:从抽样结果看,第五题共5小题,及格率、优秀率均较低,前4个小题错误分布不确定,26小题答对率最低,错误较集中,究其原因是平时教学中不注重实验探究的细节之处,针对性的练习可能相对少一些,缺乏运用已有的知识判断、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4教学体现的问题

4.1 基础知识有针对性的地方强调不到位从试卷来看学生真正不会的知识并不多,更多的是基础掌握不准,知识含糊不清。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忽视了基础知识教学,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把精力用在解题上,特别是解决稍难一点的问题上,而忽视了对基本概念、规律的学习。另一方面可能是没有重视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联系,有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概念,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学习,对基础概念理解不到位、不透彻,不会联系实际。

4.2 学习方法指导不到位、能力培养不足试卷体现出解题方法单一,能力欠缺,具体包括审题、应用、分析、计算、语言表达、推理等方面能力和解决问题方法不够。

4.3 缺乏生活实践能力、知识面窄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这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脱离生活实际,不少学生不留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更不能将生活和物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单一,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也说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还未真正有效落实在课堂上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4.4 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标完成不到位,兴趣培养不到位体现在空白题较多,空白达到10%左右,尤其是计算题、探究题体现突出一些,在这些方面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教学建议

5.1 教师应面向全体、对学生及其学习负责教师的基本职责在于教学,优秀教师应能够使每个学生获得其应该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坚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应平等、公正的对待所有学生,对所有的学生负责,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作为教学的基础,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个性、学习动机及学习责任感。这样才才不至于使高分、低分之间的个体差异太悬殊,区分度太大。

5.2 教师应培养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拓开思维的空间物理课堂是以实验探究为目的的自然科学课堂,那种“关上门,期望自己在缺乏实践的寒冬里春暖花开”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要想使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就必须放手给他们,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在探究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它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部分内容和各个环节之中,应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普遍地得以体现。要杜绝上课讲探究、探究不全面、不探究的现象。

5.3 教师应丰富学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尽致的释放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用渊博的学识展示物理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领悟到物理内在的美,主动的去探索、去发现,主动地释放兴趣,达到这一境界,学生的学习动力、探索精神已被激发,而且是无穷无尽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4 教师应善于反思、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提升教师是受过教育的楷模,有耐力、诚实、公平、文化多样性是学生的榜样。有必备的智力能力、推理能力、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好教师应时刻批判性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扩展自己的专业智能,深化知识,摒弃对教学有影响的做法,提高判断能力。把反思后,新的发现、思想、理论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吸引学生支持自己的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构建新理念下的新的优质课堂模式。

上一篇:浅谈优化设计与工程造价投资控制 下一篇:中药材病害的发生特点及生态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