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2-08-03 05:43:23

论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问题及措施

【摘要】 医院低值易耗品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是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的重点,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医院低值易耗品的定义及特点,提出了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概述如何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

【关键词】 医院 低值易耗品 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在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大型设备上得以体现,在低值易耗品中也广泛应用,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提高医院低值易耗品利用率是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升医院自身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医院低值易耗品的定义及特点

医院低值易耗品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经过多次重复地参加医疗、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而不改变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单位价值在规定的限额以下,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或达不到固定资产的标准,但又不属于材料范围的用具设备。

医院低值易耗品种类繁多,按部门分类可分为医用低值易耗品和行政用低值易耗品两大类。按种类可分为医疗器械、办公用品、棉织品及其他工具等,具体包括血压计、容器器皿、手术器材、仪表、仪器、桌椅、计算器、被服等。医院低值易耗品主要有以下特点:单位价值低、种类繁多、易消耗、分布广、不易管理。

医院低值易耗品涉及医院的临床、医技、医辅、行政及后勤管理等部门,与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资产管理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环节不规范

医院低值易耗品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在药品和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都比较规范,但在低值易耗品采购方面,很多医院在采购之前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且对一些单位价值较高的低值易耗品也没有进行招标采购、没有购前询价等,采购过程较随意,使得供应商鱼龙混杂,造成所采购的低值易耗品材质良莠不齐,盲目采购等,加大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成本。

2、医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医院低值易耗品在使用管理上存在着随意性。使用科室无专门管理人员,只是派人负责兼管,没有及时做好低值易耗品的增加、维修、更换、调配、报废等记录;各科室无具体管理人员,也没有定期对低值易耗品进行全面清查盘点,一旦出现问题时,无人负责,责权划分不明确,使各科室的低值易耗品游离于监控之外,形成账、物管理工作脱节,造成资源流失与浪费,使医院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3、医院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益不高

医院管理部门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考核机制,侧重于考核医院的各项经济指标,往往不会对使用科室的资产管理情况及使用效益进行考评,造成使用科室在管理上不够重视;在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没有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与指导、没有定期做好维护与保养工作,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又因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地提高,仪器、设备淘汰更新的速度更快,如果在早期不提高低值易耗品的使用率,就会无形中增加医疗服务成本,造成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益下降。

4、医院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制度不规范

大部分医院一般没有对低值易耗品实行“定额管理、以旧换新”的管理制度。使用科室在领用前,没有对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消耗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它的特点、耐用性及使用量,只是盲目的领用,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科室内存量过多,还会使低值易耗品的利用率不高,甚者会出现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

5、医院低值易耗品的报废手续不完善

大部分使用科室通常没有及时对已损坏的、在技术性能上落后的、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在市场上丧失迎合力的、已达使用期限无法继续使用的和长期闲置的低值易耗品,上报归口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报废手续,造成财务科与使用科室之间的工作环节脱节,形成财务数量总账与使用科室的实物相差甚远。又因缺乏协调,使低值易耗品的信息未能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使各归口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准确信息,造成家底不清,资产管理难度加大。

三、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由于低值易耗品的单位价值低,多数医院忽视对其的管理,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从而加大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成本,所以从管理的角度上看,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工作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来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

1、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管理

医院应建立健全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管理制度,由使用科室提出采购申请,交各归口管理部门进行可行性分析,报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采购。对一般经常使用且价值较低的低值易耗品,实行院内统一批量采购;对个别单位价值较高的低值易耗品,实行单位统一招标的方式采购,而在招标采购的过程中,应由申请科室、主管院长、各归口管理部门、设备维修组、财务科、审计、纪检等部门参加,各司其责,层层把关,从管理机制上防范购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正之风,确保整个招标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做到货比三家,严格把好入门关,采购价格低、质量优的低值易耗品。通过招标采购,可以大大地降低采购成本,从源头上节约资金,降低消耗成本,有效地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2、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制度

医院对低值易耗品应实行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明确到个人的管理责任制。医院低值易耗品分别由财务科、医学装备管理科、总务科、信息科负责监督与管理。财务科设置数量总账,各归口管理部门设置数量明细账,使用科室设置备查账。各归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使用科室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管,按照分级管理要求,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使用科室的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并指定科内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兼管科内低值易耗品,负责登记低值易耗品备查账,及时做好增加、维修、更换、调配、报废等记录。年末财务科都会组织各归口管理部门、科内负责人及兼管人员对低值易耗品进行全面清查盘点,清查时,对于发现短缺的低值易耗品应及时记录,查明原因,并按医院管理制度,提出处理意见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而确保了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使低值易耗品得以监控,有效地防止低值易耗品的损失和浪费,从而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低值易耗品利用率。

3、提高医院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越发展,医院低值易耗品占医院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好低值易耗品,是提高医院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率和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医院各管理部门应重视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并将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率列入各科室的考核指标,定期对其进行考评。要提高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率,就应从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开始,各归口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与考核各科室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使之有能力担负起自己的职责,积极主动地做好日常低值易耗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以延长低值易耗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率,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4、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管理制度,对使用科室实行“定额管理、以旧换新”的管理办法进行领用。使用科室应对易损耗或使用频率较高的低值易耗品进行统计,报归口管理部门进行调研分析,考察它的特点、耐用性,并按日常的使用量,合理地制定使用科室的领用额。使用科室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要确保低值易耗品安全、完整的存放及合理、科学、有效的使用;还要在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限里,合理安排好领用新的低值易耗品,确保低值易耗品在使用中耗尽或报废清理时,能够及时有新的低值易耗品进行替换,这样有效地防范低值易耗品在医疗服务中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和不良的影响。使用科室还应对于领用金额较大的低值易耗品,采用“以旧换新”的方式进行更换与领用,使医院的低值易耗品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5、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的报废手续

医院应建立健全低值易耗品的报废管理制度,对使用科室采取“以旧换新”的管理办法进行购置与领用。医院可根据不同种类的低值易耗品,设置不同的使用期限,对于在使用过程中已损坏的低值易耗品,能够维修的,应尽量维修;对于无法维修或维修成本过高的、或在技术性能上落后的、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在市场上丧失迎合力的、已达使用期限无法继续使用的和长期闲置的低值易耗品,应及时上报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技术性能鉴定,并编制报废清单加署同意处理意见,然后上报主管院长审批后,办理相应的注销手续,最后由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科统一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防范国有资产的损失及流失,从而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四、结语

医院低值易耗品在医疗服务中同样也是医院的重要资产之一,根据以上几点来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既能提高医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水平、使用效益、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又能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因此医院应发挥好低值易耗品应有的作用,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也要不断地对低值易耗品管理进行探究、总结经验和开拓创新,使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加强起来,这对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静:加强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提高使用效益[J].中国医疗前沿,2009(1).

[2] 肖昱华:结合新《医院财务制度》 加强医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7).

[3] 章小林:论医院低值易耗品管理[J].中国外资,2012(3).

上一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才能 下一篇: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旅游网站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