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话语与译者》中部分翻译的探讨

时间:2022-08-03 05:20:38

关于《话语与译者》中部分翻译的探讨

摘 要: 对译本的探讨有助于推动翻译实践的进步。本文以中译本《话语与译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一些死译、错译等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话语与译者》 死译 错译

一、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是语际间翻译的规范性制约条件,是检验、衡量和评价翻译质量、价值和功能的标尺,同时也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准则(傅晓玲等,2004:27)。翻译标准影响较大的有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奈达的“动态对等”,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说等。翻译标准随着翻译实践的产生而出现,并且随着翻译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发展。究竟如何理解和把握翻译的标准,这是一个国内外翻译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二、关于《话语与译者》中翻译的讨论

在阅读《话语与译者》中译本时,笔者选取了一些部分,在此提出一家之言。译无定本,本文也仅仅是在百家争鸣中提出自己的意见罢了。

例一:

原文:We are grateful to the following for permission to reproduce the following textual copyright material.(Acknowledgements)

译文:对以下允许我们复制以下具有版权的语篇资料的单位,我们充满感激之情。(鸣谢)

评析:重复运用“以下”使译文表达生硬且易引起歧义。定语“允许我们复制以下具有版权的语篇资料的”过长而不易理解。

改译:以下单位授权我们引用属其版权的语篇资料,在此深表感激。

例二:

原文:In all probability,consumers of translated expository texts (e.g. an analytic exposition of how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ks)would expect maximum fidelity to structure. Rarely,however,would a consumer of a translated editorial,for example,make such demands; the consumer of such texts would be more interested in following the drift of the argument being put forward than in finding out how rhetorical conventions work in the source language. (P187)

译文:极有可能的情况是,经过翻译的说明文(如关于国际货币基金运作方式的分析性说明文)的读者也许会希望对结构具有最大限度的忠实。然而,譬如说一篇经过翻译的社论的读者如果有这种要求,那是十分罕见的,社论语篇的读者会更感兴趣于追寻所提出的论辩的发展思路,而不是感兴趣于寻找各种修辞规范在源语中的工作方式。(P290)

评析:“经过翻译的说明文的读者”和“经过翻译的社论的读者”定语过长,表达不地道。“那是十分罕见的”置后,翻译腔过浓。而中文写作中,一般会通过连词连接相对应的语义,并把需强调的部分放在后半句,译文“会更感兴趣于……,而不是感兴趣于……”的结构,会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后半句,忽视本该强调的部分,有失初衷。

改译:倘若译文是说明文(如分析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运作方式的说明文),读者很可能会要求译文尽量再现原文结构。但是,如果是社论的话,译文读者几乎不会有这样的要求。与发掘修辞规范在源语中的作用相比,社论文的读者更倾向于跟随文章的论述层层深入。

例三:

原文:Instead of prescribing abstract rules for translator behavior,it seems preferable to begin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differences in the basic orientation of the translator. (P16)

译文:没有必要给译者的行为规定抽象的规则,相反,在开始时顾及存在于译者的基本倾向方面的诸种差异,这似乎更加可取。(P23)

评析:转折词“相反”所连接并不构成绝对意义上的对立,作者仅仅想列举两种做法,而不是比较同一事物的两极。“基本倾向”一词也用得不准确,作者在下文中讨论的是译者到底是author-centered translating 还是reader-centered translating?这是一个策略或立场问题,并不是一个似乎可以动摇的倾向。

改译:较之为翻译工作制定抽象的统一标准,在评判时将译者的基本立场的差别考虑在内更为可取。

例四:

原文:The “literal” versus “free”controversy has been more or less a constant in translation studies,no matter how far back one goes. (P5)

译文:不论人们往后追溯多远,在翻译研究中“直译”与“意译”的论争多多少少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P6)

评析:译者将“no matter how far back one goes”译为 “往后追溯”,却忽视了在中文里“追溯”指的是在回顾某个时间点之前的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故而应该是往前追溯。“多多少少”和“经久不衰”两个四字词语的连用略显冗长拖沓。

改译:从古至今,关于“直译”与“意译”的论辩一直围绕着翻译研究。

例五:

原文:Should content be faithfully rendered at all costs,and form only if the translation of content allows? As with other issues,the translator is here faced with what amounts to a conflict of interests.(P8)

译文:内容是否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忠实的传译?是否只有在内容的翻译允许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形式?如同面临其他有争议的问题一样,译者在此所面临的是孰重孰轻之间的冲突。(P11)

评析:在表述形式上,主动比被动更具有表现力,可在本文第一句中,却用了两次被动表达,将主动句就可以清晰表达的内容变成了“得到忠实的传译”,意为“被忠实地被翻译”,表达力度被削弱。而“冲突”在这里的运用也不是非常贴切。

改译:译者是否应该尽全力忠实地传译信息?对于译文形式的考虑是否永远都应置于内容之后?此时,译者也面临了孰重孰轻之间的抉择。

例六:

原文:The term “style” seems to have become a kind of umbrella heading,under which are lumped together all kinds of textual/ contextual variables.Analysis is needed of the separate components of “style”,in this sense of the term.(P9)

译文:“风格”这一术语似乎已成为像一把雨伞般的论题,在这一论题下,所有类型的语篇/语境方面的可变因素均堆砌在一起。从术语“风格”的这个意义上来讲,对“风格”的各种不同组成部分,需要作出分析。(P13)

评析:译者将“a kind of umbrella heading” 译为“像一把雨伞般的论题”,仅注意到了“umbrella”的“雨伞”一意,却忽视了它还可以表示“something that encompasses or covers many different elements or groups”。

改译:“风格”似乎已成为一个总命题,其下囊括了众多语篇/语境的变量。如此看来,我们有必要对风格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

三、结论

翻译时惟有将译文用读者可以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否则,翻译的社会效益就得不到体现。而过度的直译也会引译者走入死译的胡同,既无法再现作者的文笔,亦无法在译语读者中引发共鸣。

参考文献:

[1]Basil Hatim&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Basil Hatim&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中文版王文斌翻译,话语与译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5.

[3]池昌海.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4]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傅晓玲,尚媛媛,曾春莲.英汉互译高级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6]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钱乃荣.现代汉语(修订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论洪亮吉对杜注字词的匡正(二) 下一篇:刍议系统视野下的大学异地分校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