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抒写颁奖词》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03 05:16:31

《用“心”抒写颁奖词》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说明】

1.教学缘起:在不久前测试的一张高考模拟卷上出现了一道仿写题,该题提供了“巴金”颁奖词以及柳宗元的简介,让学生给柳宗元写一则颁奖词。学生创作的颁奖词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少有好的作品。可我觉得这道题目设计精巧,新颖独特,吸引力强。既能够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有利于促使学生关注各种文质兼美的颁奖词,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同优秀人物的心灵进行碰撞,陶冶自己的情操,升华自己的人格。于是我就上了这样一堂指导学生创作颁奖词的训练课。

2.教学理念:①以学定教,按需施教。学生答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产生了指导学生写颁奖词的意图与想法。从学生的学情与内心的需求出发,无疑是符合教学的基本原则的。②自悟自主的学习理念。写作颁奖词之前,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这并不是简单地看看读读颁奖词就能够达成的,必定有一个自悟的过程,需要由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而后在践行中体验积累创作颁奖词的规律与经验。同时,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3.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三读三悟三写”,引导学生把握颁奖词的特点及创作的基本方法,进而体验创作的乐趣,提高写作颁奖词的水平。

2.在引导学生赏读、创作颁奖词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心灵同优秀人物的心灵进行碰撞,陶冶自己的情操,升华自己的人格。

【说明】

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明晰地体现了目标的三维性,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颁奖词的创作是写作训练的一个新的亮点。它考量的是学生的鉴赏评价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联系的是情感的热度和思想的深度。希望学习的过程如同撑篙泛舟,荡漾摇曳,在快乐中把握颁奖词的情趣与理趣,体验创作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真情融注,情操陶冶,心灵净化。

【过程与方法】

一、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任长霞”的相关材料并思考中央电视台为其创作的颁奖词是怎样的。

2.教师将学生考卷上较好的作品与范文佳作制成幻灯片。

【说明】课前阅读任长霞的相关资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选择学生完全原生态的考场作品三则,可以强化训练的典型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

(一)导入

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启动以来,至今已进行了7次。每次颁奖典礼都深深地震撼人心、荡涤心胸,让数以万计的观众泪流满面。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是因为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人格,让我们由衷地敬佩,让我们肃然起敬。这些精神、品质和人格被浓缩定格在优美的颁奖词中,而这些颁奖词情真意切、文采斐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颁奖词,去体味颁奖词的精美,感受创作颁奖词的快乐。

[课件展示・幻灯片1]课前播放2008年“感动中国”的开场视频及音乐。(3分钟)

【说明】这样的导入首先用“唤醒”的方式告知学生优美的颁奖词一直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与青睐,有利于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将学生求知的心引入欣赏颁奖词的氛围中去,为教学的推进蓄势。

(二)对比品读,触摸颁奖词的模样

1.阅读学生的作品,谈谈你对这几则颁奖词的印象。

2.阅读范例佳作,说说这些颁奖词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

讨论交流以下环节:①学生的作品与佳作的距离在哪些方面?②范例的哪一点你最欣赏?和同桌交流。③明确范例,的亮点之处。

[课件展示・幻灯片2]学生的三则颁奖词以及一则范例,先后以红绿颜色呈现。

【说明】这是学生课堂上第一次与颁奖词进行接触。在自我作品与范文的对比中,强化了学生对精彩的颁奖词模样的认识,这种认识虽然是感性的,但学生内心的碰撞却是激烈的、深刻的。

(三)以经典颁奖词为橹,摇开学生心中的涟漪

1.赏析任长霞颁奖词,把握基本特点。

(1)请学生根据下发的材料说说任长霞是怎样的一个人。

(2)赏析任长霞颁奖词。

交流讨论以下环节:①你觉得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你认为自己读出了感情吗?②这段颁奖词除了饱含深情、以情动心之外,还有哪些特点呢?试从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角度作具体的分析。③创作者将自己的视角定位在哪里?

(3)教师结合学生的相关发言归纳颁奖词的特点。

[课件展示・幻灯片3]先呈现下列环节:(1)根据下发的材料,说说在你看来任长霞是怎样的一个人?(2)再播放任长霞颁奖词的朗诵视频。(1分钟)(3)呈现②③的问题。④呈现总结颁奖词的特点:内容上概括精练、要点突出,语言上整散结合、修辞巧妙,表达上叙描议抒、综合运用,情感上饱含深情、动人心弦。

【说明】这是学生课堂上第二次与颁奖词进行接触。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品读经典颁奖词的过程中充分把握颁奖词的基本特点,认识到颁奖词是由一条牵引着“事件”到“情感”再到“表达”最后升华到“思想蕴藉”的长线编织而成的。这可以引导学生在内心对颁奖词的基本定位有更清楚的理解。

2.赏析华益慰颁奖词,分析创作过程。

(1)读颁奖词,说说其特点与创作视角。

(2)根据颁奖词的特点,每位学生用最简洁的词语来谈谈创作颁奖词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教师点评,方法归纳:熟悉材料――筛选提炼――捕捉亮点――组织语言。这是写作颁奖词的一般过程,仅仅是从技术操作的层面而言的,其实要想真正写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颁奖词,还必须有对所写人物的由衷的崇敬之情,方能笔下有情,妙笔生花。

(3)你认为是什么力量让万千百姓对华益慰动了真情的?

[课件展示・幻灯片4]先后呈现:(1)华益慰颁奖词。(2)熟悉材料――筛选提炼――捕捉亮点――组织语言――融入真心

【说明】第三次与经典接触,从对比评析到合作赏析再到感知创作过程,是这节课学生学习能力培植的台阶,只有每一步都步态准确地走过了,才会对颁奖词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体会创作颁奖词的抓手――“短”的篇章、“多”的维度、“真”的情感、“深”的思想。

(四)撑一支长篙,漫溯于颁奖词的灿烂星河

1.创作交流,初步体验。

教师语:丛飞献出了金钱、事业、健康乃至生命,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真正的忘我者,把爱传递给了别人,不计较别人的回馈。下面请大家为丛飞写一段颁奖词。特别要注意融入你的真情,提升思想的高度。

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①学生写辞。②学生进行交流点评。③赏读央视颁奖词。④教师范文。

教师范文:你留给这个社会的是一个大写的人字,书写的方式是那动人的歌唱,义演与支助相随,爱心与奉献相伴。你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呵护那贫瘠土地上的花朵,你是那座连接大山和城市的桥梁。你是那个虔诚照亮孩子心底的月亮。因为你点燃了孩子们重飞的希望。

[课件展示・幻灯片5]学生创作的同时呈现丛飞的图片;投影学生的作品并交流;展示丛飞颁奖词。

【说明】写作的训练,口说舌耕还不是决定性的环节。前面的环节主要是从赏析品读经典颁奖词出发,推演出其创作的规律性的要求,这是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得要践行,在实际写作中,在生生交流、师生对话中,在与经典的对比中,体会颁奖词的创作规律与特点,方能实践出真知,实践明心智。

2.课后作业,强化体验。

请认真完成(自主选择其一),写到练笔本上。

①“2007年中国骄傲”评选活动已经结束,获奖名单已经揭晓,陈淑秀便是其中的一位获奖者。颁奖晚会即将举行,根据相关资料,为其写一则颁奖词。(120字左右)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刘和珍君的形象令人难忘。假如她当选为20世纪中国最为伟大的女性,请根据所学课文的相关知识,为刘和珍君写一段颁奖词。(120字左右)

③五十年桃李芬芳,半世纪铸就辉煌。为了纪念萧山六中五十周年校庆,假设学校评选出了十佳校友,楼文胜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学校现面向全体学生征集颁奖词,请根据相关资料,为其写一则颁奖词。(120字左右)。

【说明】这样的作业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有利于进一步聚焦目标、定向优化;而采用自助餐式的形式,创设了具体的情景,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这样的作业可以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体现了作业的层次性和创造性。

(五)结束寄语

在音乐声中教师寄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颁奖词,体验了创作颁奖词的乐趣。当颁奖词逐渐成为春天的盛会时,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耐心细致地品读文质精美的颁奖词,尝试着创作一些颁奖词。这样,可以在与优秀人物的对话中净化我们的品格、沉淀我们的思想。

[课件展示・幻灯片6]播放2008年“感动中国”的结束音乐。(2分钟)

【说明】整节课在音乐声中开始、在音乐声中结束,回环相扣,结构紧凑。教师的深情寄语加上音乐的烘托渲染,可以更强烈地激起学生心头的阵阵涟漪,激发他们对颁奖词的喜爱之情,对人物的崇敬之意。

【教学感悟】

1.这节课主要是围绕“三读三悟三写”的教学环节来进行的,循序渐进,相辅相成,从初步创作中发现问题,在赏读经典中归纳特点,在品评对比中寻求不足,在范例引导中明确旨向。整个训练立足于品读,着力于体悟,落实于创作。从实际创作到理论把握,再用自己得出的理论去自觉地指导习作实践,这应该是一条写作训练的有效途径。

2.把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学生意识突出。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学习、自我评价和自我创作的时间,将新知识整合到学生的智能结构中,根本的方式不是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自悟和自我实践以及在比较中生生、师生间的交流与碰撞,充分遵循“以学为主”、“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原则。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介入,教师恰当的点拨生成了课堂众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精彩片段。

3.心中有真情,笔下方能生花。同品质源于心灵一样,语言也是如此。真正精彩的语言往往是从心底流泻的文字,自然而贴切,真诚而又有感染力。当真切的感受涌向笔端,写出的文字也自然饱含着真情,闪动着智慧的火花,灵动又鲜活。从课后学生的写作状况来看,很多颁奖词真的很精彩,都是有感而发,处处含真情,句句显心意。人文与工具和谐统一时,就是语文课堂的精彩时。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第六中学。

上一篇:点燃阅读的智慧 下一篇:“学”字立骨,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