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型”创业网络凝聚子群分析

时间:2022-08-03 11:30:06

“生存型”创业网络凝聚子群分析

摘 要:笔者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某农贸市场中“生存型”创业整体网络案例为基础,从业务网络、咨询网络和实物支持网络3种支持型网络形式进行凝聚子群分析。研究表明:“生存型”创业网络密度较小,网络稳定性较差;各整体网络的子群中,创业主体表现出较强的同质性,其中咨询网络和业务网络以专业和业务认同为基础,实物支持网络以亲属或朋友这类强连带认同为基础。

关键词:“生存型”创业; 整体网络; 凝聚子群; 社会网络分析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YBB068);湖南省城市经济研究基地资助。

作者简介:孙倩(1977-),女,湖南沅江人,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南城市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评价理论、社会网络研究;汤勇(1978-),男,湖南南县人,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南城市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与社会网络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5-0102-05 收稿日期:2011-09-21

引言

“生存型”创业概念来自于全球创业观察报告GEM。针对创业中的风险特征和创业动机,该机构将创业区分为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那些对工作不满、甚至找不到工作而被迫从事的创业活动被称之为生存型创业。姜彦福(2002)运用TEA指数对我国境内的创业活动进行分析,得出96%的创业活动没有创造新市场,属于生存型创业。

根据此定义,传统意义上的个体型创业基本上归属于这一范畴。与之有类似关联的研究是针对农民工创业、城市失业个体创业等将创业作为生存收入来源的创业研究。相当数量的研究从2类视角探讨“生存型”创业:一类集中在宏观视角,主要是探讨“生存型”创业形成的原因、政策条件、创业基本环境(姜彦福,2002;程艳,2011;吴勇 等,2010);另一类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生存性”创业的机制,如创业的机会能力、创业的社会资本(黄洁 等,2011)。2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生存型”创业的宏观和微观机制,但这些研究将个体从其面临的社会情境中抽离出来,可能造成人为的研究割裂。对于这类创业中的一些现象,如具有集聚特征的“生存型”创业群体的结构特点、“生存型”创业中的族群势力、创业群体间作用机制等,因其嫁接了微观与宏观的问题,需要从中观层面予以解释。为此,笔者以某农贸市场中的“生存型”创业主体形成的整体网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解释其机理。

一、“生存型”创业的网络视角

通过网络关系,创业者可以从不同的合作者那里获取信息、资金、产品、服务及市场进入资格等资源,因此网络关系构成对资源获取的类型及程度有显著影响(Jack,2005)。

长期以来,我国“生存型”创业是在缺少完整商业制度的背景下形成的,在操作上更多地借助于非正式制度来获取社会支持。汪三贵等(2010)将“生存型”创业中的关系体现为正规关系网络(如信用社社员和合作社会员)和非正规关系网络(私人关系网),体现了社会支持:各种制度性支持和非制度性支持。

在创业网络研究中,创业者间的关系分为2类:一类是创业者和亲属或朋友之间形成的持久的、联系频繁的、感情亲密的关系,即强连带;另一类是创业者和所认识的熟人之间形成的偶然的关系,即弱连带(黄洁 等,2011)。

综合以上研究,相关学者给出了“生存型”创业中网络存在及网络特征的相关论证,为将创业研究提升到网络层面提供了理论基础。笔者在此基础上,以某农贸市场“生存型”创业整体网络为研究对象,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将整体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对学者们的相关观点进行验证,并着重从中观角度研究“生存型”创业网络的结构问题。

二、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

笔者选取某地级市农贸市场QN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之所以选择某地级市,是因为该市下辖数个农业大县,具备较强的承载“生存型”创业的文化和基本能力,加之该市与大多数创业者来源地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创业者的其他乡土社会关系对研究的影响,使研究的整体网络具备较好的独立情境。之所以选择农贸市场是因为农贸市场存在较强的创业集聚,有利于整体网络边界的确定。另外,从经营性质看,农贸市场入驻的创业形式集中于个体经营,符合我国“生存型”创业的主要形式(姜彦福 等,2002)。市场内“生存型”创业的比重较大,创业者不论是来源地还是创业类型都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便于进行“生存型”创业的整体网络研究。鉴于以上原因,该案例能较好地代表“生存型”创业网络的特征,从而确保研究的针对性。

该市场为本市最大的民营市场,市场建筑面积18600多平方米,拥有摊位1020个,是城区最大的蔬菜、虾类、肉类、熟食批发市场,并经营与农贸相关的五金、服装、家居用品等产品,年交易额达7亿元。由于市场处在城区繁华的地段,服务半径较大、人口多,成了市民采购农副产品的集中地。市场采用承包经营,承包者代表业主管理和经营市场,并向所有者交纳承包金。承包者直接向外市场招租信息,引进创业者。

(二)具体分析过程

1.整体网络的边界选择

根据笔者所提出的“生存型”创业条件,提炼出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1)创业主体从事该行业2年以上,无其他职业提供收入来源,创业收入主要是为生存服务;(2)创业主体为农村户口,且在本市没有固定住房,这样的选择能减少一些游离群体的扰动,使整个群体具备相似的背景,从而可以更清晰地考察背景对创业网络选择的作用;(3)经营规模较小,年营业额低于15万元,且为本人经营,这样做能保证创业主体较少地采用“风险型”决策。另外,整个农贸市场规模较大,为使整体网络有效,本研究基于农贸市场空间布置特点进行选择,以市场第一栋第一层为整个网络空间边界。该层的经营范围包括蔬菜、服装销售和五金产品,各类经营摊位共计225个,排除掉不符合“生存型”创业的经营户140家,符合“生存型”创业条件的经营户共计85家。

上一篇:发现新南非 下一篇:鄂尔多斯筹钱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