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当过“财神爷”

时间:2022-08-03 09:24:06

那个大年之夜,冰雪遍地。半夜时分,响起了零落的鞭炮声。我心里有事,早早地就醒了。有饺子过年,没有饺子也要过年。父亲起来了,点燃了油灯,给祖先的牌位烧香烧纸。趁着这个机会,我拎起一个预先就准备好了的瓦罐,溜出了家门。

冬妹已经在我家的大门外等候我。她冷得直打哆嗦,话都颤了。她说:“咱们到东村去,东村比咱们村子富,还没人认识咱们。”

我们怕冷,治冷的最好的法子就是奔跑。我们奔跑在冰天雪地里,地上的积雪在我们脚下吱吱咯咯地响着。跑到东村头上,身上已经出了汗。我们喘息了片刻。她问我:“词儿记住了没有?”

我们奔着光明去。哪家光明就说明哪家正在煮饺子。其实,闭着眼我也知道哪家在煮饺子。煮饺子的气味在寒冷的深夜里,是那样的强烈和深入人心。记得我们初发利市那户人家有一个高大的门楼,养着一条叫声粗壮的大狗。叫花子与狗是死对头,但我们不是叫花子,我们是给人带来幸福和财富的财神爷。在我们家乡,叫花子有一个最荣耀的时候,就是在大年夜里。

我提着瓦罐,拉着冬妹的手,站在大门口外。煮饺子的香气汹涌而出。为了饺子,我高声地朗诵起来:财神爷,站门前,看着你家过大年。过大年,真正好,你家招财又进宝。快开门,快开门,开门搬回聚宝盆。送水饺,送水饺,金子银子往家跑……没等我把冬妹编出的词儿念完,大门就豁朗地开了。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小男孩,端着碗饺子送了出来。他一手端着碗,一手还举着一个红灯笼。当我伸过瓦罐去接饺子时,我们互相看清了。他惊诧地叫嚷起来:“嘿呀,原来是你呀,原来你就是财神爷呀!”他把饺子扣到我的瓦罐里,笑着跑回家去。我听到他在院子里很响地喊叫着:“爸爸,财神爷是我的同学。”

冬妹推了我一把,说:“好,发了利市了,该另跑个门了。”我说:“我不要了,我想回家。”她问:“为什么?”“这村子里有我的同学。”“管他呢!”“还有我的老师。”“那怕什么?”“碰上了丢人。”“古来要饭不丢人。我没上学,我不怕丢人。你提着罐子,看我要。”

冬妹虽没上学但绝对比我聪明。她口齿伶俐,越唱词儿越花哨,引来一群大人小孩跟在我们后边听。

一个男人说:“国要败了,出妖怪了。公鸡下蛋,母鸡打鸣。连财神爷都成了女的啦。”

过了春节我上学去,碰到了大个子张老师,他悄悄地问我:“大年夜里是你装财神爷吗?”

“是……俺家穷……吃不上过年饺子……”

“你唱得很好,那个小姑娘唱得更好。词儿是你们自己编的吗?”

我点点头。

老师说:“自古英才出寒门,努力吧!”

(摘自《莫言散文》)

【赏析】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一种清新、质朴、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童年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童年的莫言,饱受艰苦生活的折磨(这种折磨,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有心理上的),但生活给予他的又绝不仅仅是折磨和苦痛,更有磨砺和催生。本文中,作者在大年夜与小伙伴去邻村乞讨饺子这样一个原本令人心酸的故事,作者却将它叙述得充满情趣。除此之外,文中另外几个人物(无论是细致描绘的冬妹,还是简笔勾勒的同学和老师)身上展现出的人性美也让读者觉得十分温馨。冬妹的聪明伶俐和对“我”的劝慰,同学的大方和爱心,尤其是张老师那句发自内心的慰勉,都让人从当时寒冷的背景中体悟出一种暖意。王淦生

上一篇:一技一文一评:对话拓展法 下一篇:A Comparison of Eating Problems among 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