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现代管理模式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8-03 08:36:31

图书馆现代管理模式的若干思考

[摘要] 传统的图书馆承担着文献的收集、整理、挖掘和提供等任务,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为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以文献信息为对象的图书馆已经转变成以网络为基础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图书馆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特别是在人员素质、资源开发利用和自身管理机制方面。因此,传统图书馆需要在自身的管理运营上突破旧有模式,建立现代管理模式,发展数字图书馆和个性化图书馆,加大人才引进和机制创新的力度,树立新的人本思想,注重知识的挖掘和利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现代管理模式 图书馆 机制创新

1 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是时展的标志。网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和因特网的出现及迅速扩张,使得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能力迅速提高,成几何级数增长的数字信息使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数量成泛滥之势。在信息领域,海量信息非但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信息干扰,造成信息误导,影响科学研究和生产,甚至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信息泛滥带来的“用不完又不够用”的矛盾现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要解决这种矛盾,使信息成为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用的资源,关键就在于对海量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文献信息来源,在文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网络时代,这一优势应该得到加强和拓展,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改革和管理,是发挥图书馆信息管理和利用优势的重要措施。

2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及特征

2.1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

现代图书馆是应图书馆发展的需求产生的,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外就开始着手建设现代图书馆,提出图书馆建设与时展相协调,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了建设现代图书馆,最初国内是在北京、上海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开始现代化建设,接着在各省公共图书馆,然后是各高校图书馆都开始现代化建设,将现代化管理模式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使图书馆运用现代管理模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2.2 现代图书馆的特征

随着网络的快捷发展,以文献信息为对象的图书馆已经转变成以网络为基础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其主要任务不再是只占有文献信息资源,而是动态开发和链接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帮助读者搜索、分析和利用信息。因此,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馆藏资源多样化。无论是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还是虚拟图书馆,目的都是想建立一个能为读者以最先进的方式提供文献信息和服务的资源库。现代图书馆引进了逻辑的、动态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文献信息系统,在图书馆中建成了虚拟的文献信息环境,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动态进行组织,不再是单纯的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读者服务管理自动化。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与其他图书馆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程序控制下的自动化管理。不仅能为读者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使读者从多种角度了解馆藏文献情况,而且还能通过网络实现文献信息的,使读者通过公共检索实现利用网络检索馆藏文献信息、读者信息的查询以及图书馆提供的续借等服务等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检索需求,极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 图书馆现代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经济运作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数字信息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面对市场经济,图书馆表现出很多的不适应和无所适从,未能解决数字信息的复杂多样性,图书馆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以致不能满足不同读者的特殊需要。

第二,随着知识和信息的升值,图书馆在知识加工、传递、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服务方式老化,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等不能满足现代图书馆的需要,有很多图书馆不能提供特色服务。

第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范围逐渐变大,读者需求也呈多样化趋势,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往往需要图书馆对馆藏资源进行整合才能满足,这就需要图书馆之间相互连接,整合为一个整体为读者服务。

第四,全球化经济趋势使得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融合,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服务手段、科学管理模式抢占我国信息市场,对国内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较大冲击,国内各级图书馆在服务中未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品牌,特色服务。

第五,馆员素质对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产生深刻影响。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是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使管理系统总体功能不断优化,保持一种最佳效果状态。从国内目前图书馆的情况来看,其在管理机制上,尚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开发、积极性调动和创造性激发上,但是,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者的现代化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图书馆管理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与渊博的知识,这不仅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4 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措施

4.1 实行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实现图书馆现代管理思想的升华

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实现必须以恰当而先进的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为前提,并以信息技术框架为基础。网络是知识信息存在的主要平台,是实施知识管理与服务的环境基础,图书馆要想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实施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服务,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采用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在知识管理中,要以培养知识型馆员为核心制定一系列具体可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人员聘任、职业培训、奖惩激励等制度,引入柔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变馆员的服务理念,深层次地激发馆员内心深处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使其自觉挖掘潜能,提高业务能力,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是构建知识库,创造有效率的工作环境。在对知识信息进行有序化、系统化整合,追踪知识创新过程中,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根据知识信息利用者的需要,图书馆应利用最新的信息加工、传播手段,对知识信息进行逻辑编辑,建立知识评价机制,不断对知识信息去粗取精,建立动态有效的知识库体系,使知识信息能够全方位被社会利用,被人们共享。

4.2 建立数字图书馆,实现图书馆特色化服务

数字图书馆是将大量的文献信息以规范的数字方式存储于计算机中,并将信息的存储、管理、检索、和产权保护等综合技术集成在一起,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特色化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因此,图书馆除必须加快进行联机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电子资源检索服务,馆际互借服务等数字化建设外,还必须引进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并组织精干力量, 对馆藏图书进行回溯建库,加快馆藏书目数据库、期刊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等特色化馆藏资源的建设。

图书馆特色化建设必须遵循因馆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资源共享原则、双效益原则、系统性原则、用户至上原则。从管理体制、经济来源、地区特征、服务对象和公众生活需要等不同侧面对特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特色建设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更新管理观念,制定特色政策,坚持特色化与现代化两手发展的特色化建设策略,并从建立一个特色馆藏体系,加强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开展特色信息服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革新管理手段,加强图书馆特色人才建设等方面明确地指出具体的建设方法和途径。

4.3 人才引进与培养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是融合了图情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管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为有力的支撑。专业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对现有的技术人员可通过有计划的馆内培训,定期举办一些学术研讨、经验交流的会议、活动、业务培训、聘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集中授课等方式,从而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来稳定和留住专业人才,合理地引进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也是必要的。

4.4 建立创新机制

图书馆要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建立创新机制,如人才第一机制和知识主管机制、多元服务机制、知识开发研究机制、知识共享、交流和应用机制等。当新观念和新机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时,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创新将成为可能。

4.5 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知识共享

学习型组织可以增强馆员对图书馆的心理归属感,从而推动图书馆和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知识共享就是组织内的全部知识得到充分全面的利用,以提高知识的再生产与创新能力。另外,重组组织机构,简化业务分工,合并优化功能重叠部门,新增或加强信息咨询、数据库建设、电子阅览、系统运行等新型业务,实现知识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也是图书馆员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组织保障。这种开放性的组织结构,更有利于馆员组建学习型团队组织,满足组织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需求。

4.6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观念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图书馆员扮演的是知识导航员、信息顾问的角色,图书馆必须重视馆员的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不断提高馆员的科技知识水平、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并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开发馆员的智慧和潜能,将其头脑中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劳动生产率。

4.7 重视隐性知识的挖掘

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创建一种隐性知识与现有业务规范、工作规则和管理制度等显性知识产生互动的平台。要使隐性知识能表达出来,并能转化为机构所共享的知识,就必须通过建立一套对隐性知识量化的方法,如培训次数、培训员工的人数及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条数等,促进隐性知识交流。

参考文献:

[1] 周华娇. 浅谈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J]. 科技创业月刊, 2005,(8): 143-144.

[2] 覃凤兰.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 情报杂志, 2007, (5): 118-120.

[3] 梁克可.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 情报资料工作, 2006, (3): 89-92.

[4] 马学伟. 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运用[J]. 图书馆论坛, 2006, (5): 158-160.

[5] 蔡曙光. 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新时期图书馆社会职能发挥的必由之路[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5): 46-50.

上一篇:浅析班组长在团队执行力中的作用 下一篇: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短期展览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