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8-03 08:02:28

“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以辽东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实践、创新和职业能力培养三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专业建设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实际,提出了“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近四年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要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有必要建立新型的“学历+技能”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职业化取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21世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

Abstra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specialty of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in Eastern Liaodong University,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s discussed. For the status quo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ree aspects of practice, innovation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are analyze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undergraduate and technician"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mand for nearly four years'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new type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degree add skills" and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combination" to cultivate specialized personnel with high quality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develop the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specialty in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21st century.

关键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技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undergraduate and technician;innovation;personnel training mode

0 引言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现代制造技术正迅速取代传统制造技术,现代制造业正朝着数控化、智能化、绿色化、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化培养,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迅速适应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为一体的机械工业的发展,是当前机械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 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薄弱,工程训练欠缺。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教育脱离工程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弱,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不能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较快地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毕业后往往需要在企业工作3-4年才能胜任工作,不能在企业中较快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课题都需要将机和电的知识结合起来,机电一体化知识已应用到行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上必须改变原有的机电脱离现象。

1.2 创新教育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生产一线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比较弱,创新教育还停留在第二甚至第三课堂上,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基本上还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展现其应有的实效,与“转型”发展要求和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1.3 职业能力培养

虽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本专业教育方面已取得快速发展,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还处于试验阶段。目前,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等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为培养特色人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必须使学生尽早接受职业技能训练,尽早接触就业岗位,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生产实际,这就需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将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列入培养方案之中。

1.4 校企合作

虽然“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转型发展必须逾越的台阶,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基本停留在形式上,尽管学生的实习实训“有声有色”,可多数都为“走马观花”,很难收到实效。所以,要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必须与企业开展具有实质内容的校企合作,共同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 研究与改革内容

2.1 改革总体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从本专业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等几方面入手,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研究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实现机制,促成“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有机结合。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的高低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质量。要实现职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几年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双师型”培训,并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青年教师的“双师型”培训或挂职锻炼已经成为本专业的常态性工作,这些都为“本科+技师”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科学定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将“中级工”职业能力纳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前提条件。优化整合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立了拥有“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职业教育平台”和“技能教育平台”五大教育平台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平台”和“技能教育平台”中,课程设置特色明显。在“技能教育平台”中,除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外,将“中级工”培训设置到实践教学中,同时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这些都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提供了时间保障。

2.4 实践能力培养

在科学合理地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的同时,适时调整实验、实训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训)题目,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设计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例如,本专业电子技术课程原来计划64学时,其中包括十四学时实验,一周实训,在计划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为10学时实验,两周实训,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机会。为了保证实验、实训效果,实验室实行全面开放,随时为学生提供综合设计所需的设备或元器件。实训时间的增加和空间的扩大,为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级工”培训中,聘请具有高级技师或技师岗位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培训,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操作时间,并通过小作品展示自己的操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工种的操作技能竞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并组织观摩学习,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和操作水平。

除此之外,创新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近四年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从资金、场所等方面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和宣传。

2.5 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学院专业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实行全天开放,并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验室和实验器材的投入,从2012年起,学校相继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200余万,在不断改善专业实验室条件的同时,学校投入近500万元,购置了相当数量的数控车、数控铣等设备,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以及“中级工”等职业技能训练提供了物质保障。

2.6 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为了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本着“互利双赢”的基本原则,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几年来,分别在省内外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20余家,以“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公司”和“骞海集团”为代表的校外实训基地,正在与本专业开展“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够尽快接触行业对专业知识和能力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3 改革成果

三年多来,随着“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建立了特色明显的“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相对完善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管理机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11级)“中级工”通过率达100%,并有多名学生期待毕业前通过“高级工”资格考评;创新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累计三年共获得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赛“二等奖”1个,省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7个,并获数十项校内奖项;学校投入700万左右改扩了建专业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与“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4 结语

希望通过“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转型”发展为动力,坚持职业化取向,紧紧依托“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23-25.

[2]孙伟宏,朱劲松.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32):82-83.

[3]邢艳辉,翟利红.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0-61.

[4]胡显章,曹莉.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