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误区刍议

时间:2022-08-03 07:37:28

班级文化建设误区刍议

当前,随着“企业文化”、“医院文化”、“建筑文化”等概念的相继提出,在学校也流行着一种“班级文化”的概念。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这种文化育人的方式管理班级,去体现更多的“软”约束和人文关怀。它是一种柔化的管理,具有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利用了文化这种隐形的资源和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更有效地完成教育目的。笔者最近发现很多学校都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打造特色班级文化,这的确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但部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走入了误区。

一 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有些班主任在不了解班级特点、发现班级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急于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例如,起班名,提出班级口号、班级精神、班训、班魂,制作班徽、班旗,写班歌,起草班级简介、班级公约等。这个方案中的内容有一些是同学们参与制定的,有一些是在网上找的。最后,方案制定好了,还把它贴在教室里,让同学们去看、去学习。殊不知这个方案也许并不符合班级情况,所以它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缺乏内涵的班级文化,并不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也就不能对班级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班主任不应急于制订方案,提出其中的内容,而应该根据班级情况,在有一定班级文化积淀的情况下量身定做符合本班的方案。

二 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教室的布置

有些班主任会热火朝天地进行教室的布置,这样的教室就像一个展厅,墙面、黑板、横梁,甚至天花板都贴满了标语、名言警句、同学们的照片、书法和艺术作品。但教室毕竟是学习的场所,布置得太复杂肯定会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反而会起反作用。另外,布置过于花哨的教室环境首先会浪费同学们的学习时间和造成不必要的开销,而且会给下一个班级布置教室带来很多麻烦,例如墙上撕不下来的透明胶、双面胶等,清理起来非常麻烦。其实,教室布置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部,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过于形式化。

三 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一定要“与众不同”

我们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个性化,但是有些班主任认为班级文化一定要“与众不同”:1班教室是这样布置的,我们就要设计和他们不一样的;2班的班级口号是这样的,我们就要喊出和他们不一样的,甚至比他们更有气势的;3班制定了一个班级公约,我们一定要制定比他们更有个性的……班和班之间有竞争是正常的,但是每个班非要绞尽脑汁打造所谓的“特色”文化、不雷同的文化就没必要了。打造特色班级文化,首先要班级文化是适合这个班的,符合这个班的内涵和特色的,只要我们从本班实际出发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就是特色班级文化,而并不是非要与众不同才叫特色。如果刻意追求个性和特色,只会让班级文化“四不像”,虽然和哪个班都不一样,但是并不实用。

四 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会立竿见影

有些班主任兴致勃勃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布置教室、开展活动等等,当这些工作都完成以后,便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大功告成,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班级文化带来的成果了。这样的班主任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长期性的了解,殊不知这仅仅是工作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享受成果更是异想天开。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打造班级文化是一项长远而系统的工程,一个班有几十个同学,他们的文化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文化的功效也不是几天就能看到的。所以,班主任要尊重教育规律,耐心地经营班级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方能看到班级文化的重大教育成果。

总之,文化育人是当前教育的新理念,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只要我们讲究方式方法,科学的、努力地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并能用一颗恒心去坚持做这一项工作,一定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班主任工作也会越来越精彩!

上一篇:“主动沟通”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下一篇:全身反应法与幼儿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