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施工管理

时间:2022-08-03 06:06:41

装修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施工管理

摘要:文章论述了装修工程室内污染的来源及预防控制的施工管理措施,希望对同类工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室内装修 污染 控制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1. 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装修要求越来越高,装修后的环境,在给人们提供方便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其室内的空气带来一定污染,影响了人们健康。对此,为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国家近年相继出台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对装修工程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本文根据施工中的一些经验对施工阶段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及施工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2. 装修工程室内装修污染控制与施工管理

2.1 对施工图纸的审查

在图纸会审前施工方除对图纸进行常规审查之外,还应考虑其对室内环境因素的影晌,主要关注:1施工设计文件是否体现建筑工程的环境污染控制;2是否采用了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和装修材料;3对室内环境有危害的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部位、数量;4建筑物的通风设计是否合理等。并针对存在问题在图纸会审时提出施工方的观点,力求在图纸会审中减小、消除室内环境污染因素,这是装修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2.2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对建筑材料的采购、使用加强管理

(1)从建筑材料选择、采购开始控制。采购前应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建材品质有一定了解,熟悉常用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成分和控制指标,并根据有关规范及设计对材料的要求正确地选择与应用环保、节能的材料。明确材料需检验和试验项目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标准和手段。然后根据图纸、材料清单做好材料采购计划,从公司材料合格分供方名单中选用长期合作且信誉度高的供应商,同时要求供应商对装修工程中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材料,除提品出厂合格证书外还要提供有关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等有关的质量证明文件。

(2)安排专人如采购员、资料员等负责对材料检测报告等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加强现场对材料检测报告的检查,着重对材料出厂检测报告的时间有效性、检测方法、检测项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等各方面进行检查,保证资料的齐全有效。当厂家(或经销商) 不能提供检测报告或业主等部门对检测报告的数据有疑问时,必须将材料送有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如检测结果不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时,则该批次的材料不能用于本工程。而材料进场时,由现场根据采购计划清单对材料的生产厂家、品牌、外观、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并按一定的比例开箱抽查避免出现货不对板的现象。同时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对进场的材料进行见证送检或由质检部门安排进行抽检,确保所用材料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是装修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有效措施之一。

2.3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1)对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环境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规范,使施工过程各环节的管理人员准确、全面地掌握环境因素识别方法,了解、熟悉装修材料各种有害物质限量,对有效控制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是关健的一步。例如:2001年国家明令禁止在民用建筑室内使用107胶,但许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此不了解,至今仍然使用107胶作室内腻子胶粘剂。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要求施工管理人员清楚:现阶段何种建筑材料禁止使用,何种建筑材料限制使用。

(2)加强对现场管理及工人的技术交底工作,要求工人严格按设计图纸、相关规范及现场已安排的施工工序、选用的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同时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方案,经业主及原设计单位同意后执行。根据环境污染控制的有关规范结合公司三位一体中的环境管理体系,在室内装修施工时应对以下问题加以注意,减小施工过程对室内外环境的影响:1不应使用苯、甲苯、二甲苯和汽油进行除油和清除旧油漆作业;2在切割和钻孔作业时采取淋水等措施减小粉尘的产生,并对施工区域进行适当的隔离围蔽以减小粉尘、污染物的向外扩散;3合理安排通风换气,避免施工区域污染物质的长期积累;4涂料、溶剂等挥发性建材使用后及时适当地封闭储存,对余料残液回收后集中存放统一处理;5施工产生的余泥垃圾要及时归堆入袋后外运。6施工现场增设有毒有害废弃物回收场地与设施实行分类管理并做好标识定期由专人集中回收。

(3)根据工程的特点、性质、环境要求及所使用的材料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并选用合适的施工工艺,是有效防止或减小室内环境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在装修施工中对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影响较大的施工工艺有:1在木地板铺装或墙身木饰面施工时,均在其底面或背面安装底板是传统的施工工艺,问题是由此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情况相当普遍,原因主要是木地板或墙身木饰面板的底板,所采用人造板材中含有的甲醛无法进行封闭和通风处理。此外,由于木底板属于隐蔽工程对饰面影响不大,很多情况下施工人员对此不予重视而从经济角度出发,采用普通甚至较为低档的人造板材,使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更为严重;2在进行墙面涂饰或墙纸基层施工时,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墙面基层须涂刷界面剂,以防止墙面脱皮或出现裂缝,也属于隐蔽工程,对饰面质量、效果影响不大,故某些施工人员采用较为低档的清漆对基层进行处理的工艺,且在涂刷时为方便施工,加入大量稀释剂更加重室内的环境污染,由于被封闭在腻子和墙漆内,造成污染物排放缓慢,持久。

(4)装修工程在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间以检验装修效果、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样板间完成后应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预先对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进行监控,避免发生大面积装修工程完工后,由于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而无法竣工验收的情况。

2.4 做好有关隐蔽工程验收及施工记录

竣工后工程实体已被装饰面层掩盖,隐蔽工程的质量情况只能通过施工资料的核查来检验,因此须做好各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为工程提供验收依据。确保工程各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完整正确并有可追溯性,与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有关的装饰装修工程隐蔽工程项目如下:

(1)抹灰工程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的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2)轻质隔墙工程骨架隔墙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填充材料设置情况

(3)吊顶内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填充材料的设置;

(4)门窗工程预埋件和锚固件的防腐、填嵌及密封处理;

(5)饰面板、砖、工程预埋件,或后置埋件的防腐处理,连接节点防水层、石材面板防碱背涂处理;

(6)地面工程的各基层、垫层、找平层、隔离层、防水层、填充层、地龙骨、材料品种、规格、铺设厚度、方式坡度、标高、表面情况、密封处理、粘结情况等;

(7)砌筑隔墙工程墙体压筋防锈处理、数量等;

(8)外墙饰面工程后置埋件、连接节点、防水层及防腐处理等的隐蔽情况;

(9)幕墙框架及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幕墙的防火、保温、防潮材料的设置情况。

3. 加强与业主、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装修阶段,因使用功能等各方面的调整,业主会提出变更设计的要求。但为满足使用要求,往往忽略变更对室内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为此,对加重或易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必须及时做好与业主及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争取得到业主及设计单位的理解认可,而采用相对合理的变更方案,尽量避免变更对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4. 做好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整理工作

目前,随着对室内环境的越来越重视,国内许多地方相继出台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管理规定,要求施工企业做好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相关资料的收集及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规范别强调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因此必须做好相应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确保施工资料的完整正确并有可追溯性。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产品,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遮风挡雨、避暑防寒,取而代之的是追求舒适的室内环境,清新的空气。所以,为用户提供“无害、环保、绿色”的建筑工程产品,是当前装修、施工企业的目标和责任。通过建立、完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可以比以前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宋广生. 装饰装修污染监测与控制,2008,

上一篇: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与管理 下一篇:谈风景园林施工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