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说明文阅读技巧

时间:2022-08-03 05:04:39

例谈说明文阅读技巧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阅读试题,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的说明类文章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且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能抓住要点,能掌握介绍的科学知识、生活常识;二是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还要求阅读科技文时,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所以在2006年中考中,课外文《神秘的运动常数》就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山东潍坊市和江苏泰州市的考卷中。下面,笔者针对《神秘的运动常数》中的考点,就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讲解一下。

一、选文回放

神秘的运动常数

罗声/编译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试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或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振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体形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振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是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作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时,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的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作最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深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将为时不远。

(选自《青年文摘》2006年第1期)

二、试题展示

(一)(山东潍坊市)

12.第⑤段中加点的“不仅仅”、“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3.文章举蜂鸟、海豚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14.生物的“运动常数”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用途?

15.随着人类对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仿生学在改进工程技术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结合日常获取的信息再举一个仿生学的例子。

(二)(江苏泰州市)

17.读完全文,说说“神秘的运动常数”指的是什么?这一发现对科学研究有何意义?

18.说说第⑤、⑥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科学道理?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蜂鸟和海豚这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20.科学家们发现“神秘的运动常数”的过程,对我们进行科学探究有哪些启示?

三、考点分析

两市的命题者都设置了4个题目,题型稳健大方,难度相当,都从关注文本信息到开放性理解。具体来说:

1.都考查了掌握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但方式不同。如潍坊市的12题,泰州市的18题。

2.都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但侧重点不同。如潍坊市的13题要求考生回答所举例子在本文中的作用,而泰州市的19题第二问要求从理论上回答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3.都考查了对文本信息的提炼。如潍坊市的14题,泰州市的17题和19题的第一问。

4.最后一题都是开放性题目,但开放度不同。如潍坊市的15题答案只能是课外的内容,而泰州市的20题仍然要在原文中找答案。

四、阅读技巧

1.带着文本知识泛读:考生要初步掌握文章内容,首先是带着文本知识泛读,在泛读的基础上明确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的特征,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一般情况下,考场中的选文都是按照“提出概念――解说原理(用途、性质、功能)――展望前景”的结构组织材料的。按照这种思路阅读,抓住文中的重要句、结构句或主旨句,稍加思辨,就能把握文章脉搏,确立文章主旨。

2.带着考点略读:因时间所限,考生在泛读后应迅速浏览考题,带着考点,有目的地再次略读,而大部分试题是很容易的,此时应边读边做答案比较明显的试题(基本考点见下表)。

3.带着难点研读:考生认为的难题常常是对作者所说的“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理解不够或者太陌生。面对这类试题,首先要沉着冷静,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和要求,找出原文中与之相关的语句,筛选出有效的内容,比较辨别后再进行答案要点组合。请考生记住: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联系原文,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

4.带着探究性问题精读:中考试题中,一般都安排一道对原文知识拓展延伸的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是对原文主旨的升华,目的是考查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要求是“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因此,只要考生读懂原文,理解题意,表述正确,这类试题还是比较简单的。

五、参考答案

(一)12.“不仅仅”说明不是唯一,而“几乎”说明不是全部,都是虚指,而非确指;如果去掉,则与事实不符,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13.说明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这两类不同动物的运动过程中都存在着这个神秘的常数。14.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其曾经具有的运动速度;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15.示例:①模拟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改善计算机的性能;②模仿昆虫的视觉器官,制造电子眼等。

(二)17.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在0.2~0.4之间。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用于研究外星可能存在的游水生物和飞行生物;帮助军方研制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18.“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很可能”,表示可能性大,但不完全肯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19.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因为这两个事例分别代表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或分别代表体形小和体形大的动物)。这样使得出的结论具有代表性,增强说服力。20.大胆质疑、大量观察、大量试验等。

(作者地址:四川南江县下两中学)

上一篇:作习题时三“注意” 下一篇:知情知味苏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