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时间:2022-08-03 04:53:57

强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摘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文章主要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作出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来源于事物运动变化在其大脑中的映像,事物运动变化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化学实验,具体形象的展示了化学知识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的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继而认识物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及其能力的目的。

但是,应该指出,现在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实行了几年,但是由于仍然面临高考的升学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上仍然不重视实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高中化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的条件等。如在观察“原电池实验”时,要提示注意:①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②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③把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④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⑤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并接上电流表,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了么?通过对上述现象的观察,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实的验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①正确的使用仪器:如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酸碱中和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冷凝管进水方向,和蒸汽方向相反,从下口进,上口出等②规范的实验操作:如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即注意“一斜,二送,三直立”: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装入试管中时,应该先把试管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口以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试管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即注意“一横,二放,三慢滑”等。③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内容。④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注意环保、实验安全等。另外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每次实验结束后,都要空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对于课本上的实验,能够让学生做的,要亲自让学生动手去做,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实践,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例如:学游泳,教练给你讲的再好,到水里以后,怎样摆胳膊、摆腿,怎样保持平衡,怎样换气等等,如果自己不下水练习,不下水实践,永远也学不会游泳。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原来的实验教学模式,老师尽量少做实验,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做,通过他们的实际操作,老师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讲“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时,通过观察红色喷泉的演示实验后,使学生认识到氨跟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在氨水中存在以下动态平衡:NH3+H2O?NH3・H2O?NH4++OH-运用上式的动态平衡规律,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氨水跟液氨有何区别?②氨水是电解质吗?为什么?③氨水应该如何保存?为什么?④如何鉴别某一气体是否为氨气?⑤在浓氨水中加入固体氧化钙能制取氨气么?

通过实验,跟踪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大胆联想,继而得到了相应的结论,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习氨气气体实验室制法的研究时,充分利用新教材,从学习氧气实验室制法开始,向学生提出三点学习要求:①掌握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②了解实验仪器、装置,并学会正确操作方法;③掌握气体的检验方法。侧重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利用氨气的性质(NH3+H2O?NH3・H2O?NH4++OH-)和回忆O2实验室制法,并以此指导对氨气实验室制法的研讨。在探究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原理时,设计了三个分组小实验:①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反应;②浓氨水加热;③浓氨水中加氧化钙,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行观察、制得了氨气。这样学生通过对前续知识的思考,以及后续学习过程的探索,学生对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理论上分析和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得出的结论。在氨气的实验装置的探究上,引导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局限于自己所用的仪器和装置,让学生讨论、交流,看看还可以采用什么装置,都有什么优缺点。通过这样分析后,学生的大脑变得更为灵活,思维空间变得更为开阔,使学生既学习了课本知识但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培养是多种多样的,但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坚持不懈地参照上述办法去多引导、多启发、多培养、多实践、多训练,那么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定会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石效忠.再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8):124.

[2]代春环.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教学实践,2011(7):76.

[3]张宗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7):2-3.

[4]欧明铭,彭玉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中),2011(7):58.

上一篇:关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考试改革的探索 下一篇:桥梁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