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03 04:06:58

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2012年间入院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的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127例,并根据其治疗资料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55例),其中实验组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对照组选用两性霉素B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27例(37.50%)、好转21例(29.17%),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分别为12例(21.82%)、9例(16.36%),总有效率为61.82%。结论:伊曲康唑对于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和较小的副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伊曲康唑;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419-02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或影响造血系统办法血液异常改变,以为贫血、出血、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由于近几十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化学、无力、生物、污染因素都能导致血液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真菌感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血液病的诊疗中,尤其是大剂量化疗和接受非亲缘性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现代医学对血液病的治疗多应用激素、化疗,但副作用大,病人治愈率低、容易复发[2]。本文就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伴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其中的影响因素做探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09年~2012年间入院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的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患者127例。其中男70例,女57例,年龄7~86岁,中位年龄为49岁。所有病例均经过《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确诊[1],其中红细胞疾病47例,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色病、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白细胞疾病72例,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出血和血栓性疾病8例,包括: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根据其治疗资料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龄、病史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参与比较。

1.2治疗方法 伊曲康唑(生产批号:X20010392,西安杨森公司生产),给药方案:起始2d,早晚各给药一次、每次200mg、静脉滴注,第3d起,每日给药一次、每次200mg、静脉滴注。针对患者的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医师决定给予其伊曲康唑胶囊或口服液治疗。在使用伊曲康唑治疗期间,患者之前使用的抗真菌药物要停用,并且保证未使用与原有药物不同的抗生素。两性霉素B(批准文号H20070816,武汉远成共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给药方案为静脉滴注,起始剂量4mg,逐渐增加至0.5~1mg/kg,具体剂量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而定。

1.3疗效判定:(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并作血常规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真菌镜检和培养实验。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常规指标正常、血细胞形态均正常、真菌镜检和培养实验均呈阴性。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常规指标正常、血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真菌镜检偶见变性芽孢或菌丝、真菌培养呈阴性。显效:临床症状有改善、血常规指标趋于正常、血细胞形态部分正常、真菌镜检和培养实验均呈阳性。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血常规指标不正常、血细胞形态均不正常、真菌镜检和培养实验均呈阳性。其中总有效为治愈+好转+显效。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均应用t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常常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真菌感染,其多发部位主要在肺部,其次在呼吸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念珠菌和曲霉菌[3]。IFI的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只是有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多发小脓肿、脉络膜视网膜炎、鹅口疮、非典型的肺部侵润、原因不明的肝功障碍和不明原因的神志障碍等),病原体的检出需要一定的时间,诊断不及时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伊曲康唑所拥有的理想的广谱抗菌活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更为合适的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伊曲康唑是一种亲脂性三氮唑类光谱抗菌药,其作用机制是高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细胞的细胞色素酶,依赖酶的活性,刀子真菌细胞膜损伤、从而使真菌细胞死亡;另一方面其能够抑制细胞膜色素P450氧化酶介导的麦角甾醇的合成,因此其与其他药物合用时会产生相互作用,因此治疗时或者停用其他药物或者调整剂量。两性霉素B是多烯类抗真菌剂,抗真菌谱包括除土曲霉菌及放线菌属外的多数致病真菌,其对真菌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临床其不良反应多见且严重。静滴过程中或静滴后数小时发生寒战、高热、严重头痛、恶心和呕吐,有时并可出现血压下降、眩晕等;几乎所有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中可出现红、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也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由于其具有严重的肝肾毒性,在临床上应用该药物时常需要权衡利弊。伊曲康唑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疲劳、尿血,其最重要的不良反应是肝毒性,表现为转氨酶或者胆红素的升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用量和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伊曲康唑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要慎用,在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的时候应终止治疗,对于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者有该病病史的患者慎用。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相对于两性霉素B较少并且症状轻,耐受药物的患者年龄范围广,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应用前途,

上一篇:DSA下血管栓塞对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浅析当前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