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抽象概括 优化思维品质

时间:2022-08-03 12:40:11

注重抽象概括 优化思维品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设计“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说明进行小学数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和加强抽象概括过程的教学,强化对学生抽象概括的引导,不仅使之深刻理解和正确掌握数学概念与原理的结果,而且要有意识地渗透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真切体验数学问题,经历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抽象概括过程,提升他们的思维品格,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技巧上,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注意培养。

1.运用问题法,培养概括的逻辑性。

概念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和顺序。给数学概念下定义,通常用“属加种差”的方法。一般是先找到它邻近的属,再找到其特有的种差。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可出现若干个四边形让学生分类。当学生按照具有平行线的组数分为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等三类后,教师设计这样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这样的图形有几条边?是几边形?(2)它们都是对边怎样的四边形?(3)有几组对边分别平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这些结论综合起来,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概括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如下: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种差 + 属 = 被定义对象

教学中,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把四边形(属)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种差)连接起来,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准确地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师的提问起到对概括逻辑思维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顺势连接种差和属,自然而然地下定义,概括出数学概念。

2.运用合并法,培养概括的层次性。

在小学数学中,常常有些概念、原理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因素概括而成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逐一叙述,次第揭示,然后再引导学生将其统整、合并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概括、简洁表达的定义或法则结语。例如,教学“多位数笔算进位加法”时,结合加法竖式,先引导学生逐题渐次概括为: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百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让学生顺势类推,补说其后的进位情况,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然地生成体验,自发进行思维统整合并的层次提升——让学生自己用一句话概括为“(不管)哪一位上满十,(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这样教学,教师明白地提出要求,引导学生适时地整合各个具体数位,合并一种表达、提升的概括层次。教师的引导要求既有利于学生“各个击破”,分解性地理解意义,又方便于学生的语言“总而统之”地实现总叙述。实质上,这样起到指引学生学会把握运用概括思维“由繁而简”“从多聚一”的定向,体验其中追求简约和有层次的合并,实现整合概括的思维追求,进而学会如何去实施概括,提升概括性程度。

3.运用反例法,培养概括的严密性。

许多数学概念和结语都是有条件限制的,离开了一定的前提条件,概念或定律、法则等结语就不成立。然而,小学生由于自我概括概念、法则、定律等结语时,往往匆匆地粗略涉及,忽略有关条件,说出诸如“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等错误判断。这既是不正确的,又是不奇怪的正常现象,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稚嫩性的综合表现。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反例,从而提醒学生在概括时加上必要的限制条件,比如交由学生自己在小组合作或全班的讨论评价中自行解决。“说说看,你同意他的这个说法吗”“有什么问题没有”或者“谁还有其他意见”等,教师类似的引导点拨,使学生求异、发散思维的火苗越燃越旺。

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找出反例,对原结语加以否定,再补充相应的条件,最终概括出正确的结论。如教学“平行线”时,在有学生提出两条不相交的线就是平行线时,教师让表示怀疑的学生就近指着讲台上两条异面直线不相交、不平行的实例,说明“在同一平面内”的条件不可缺少。及时补充这个必要条件,能有效提高学生概括思维的严密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坚决地摒弃和杜绝“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坚持让学生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获得深切的体验。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采取问题法、合并法、反例法等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组织学生充分展开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类推、归纳和演绎、抽象和概括、具体化和概括化等数学思维活动,发展和培养他们概括思维的逻辑性、层次性、严密性等。当然,在方法和目标之间并非存在确定不变的一一对应关系,也不存在先后的次序,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往往是笼统、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这里只是强调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对于概括思维等品质的培养有明确的意识追求。

(责编 杜 华)

上一篇:学生为何听懂数学课却不会做题? 下一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