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乌托邦

时间:2022-08-03 12:22:17

【摘 要】《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桃花源记》塑造了一个当时文人理想的家园,描写了屋舍、良田、阡陌等场所,以及那里人们的生活景象,创建了一个“具体”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乐而安宁的乡村空间,显示出作者的桃花源理想。本文运用空间诗学的理论,探究作者想象背后所隐匿的思想主题。

【关键词】《桃花源记》;空间想象;隐匿主题

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塑造出温暖人心灵的、令人难以忘却的特殊空间,大观园、梁山泊、花果山,一个个想象的文学空间本身就拥有无限的魅力,让人神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是一个充满奇特精神想象力的空间,成为了当代文人梦想的国度。因此唐宋以来,以“桃花源”为题作诗作画的,不乏其人,如王维描绘说那是一个神仙境界:“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闻成仙遂不还”。(王维《桃源行》)《桃花源记》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

一、理想空间——世外桃源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武陵渔人的视角带我们走进晋太元年间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1]。这里环境优美、远离尘世、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说它是人间仙境,一点也不为过。

首先,桃花源环境非常优美。武陵渔人顺溪而行,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此一句,便让读者觉得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美不胜收。进入桃花源内更是优美怡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俨然”一词便可以看出这里宁静详和,也预示着桃花源内没有贫富差别,没有封建等级,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和谐的田园风光图。作者通过简单的事物描写,土地、屋舍、良田、桑竹,经过简单的组合,便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真实、质朴自然而又让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其次,桃花源内人们的生活也是快乐祥和的。即使外界烽火四起,政治舞台变化无常,这里却仍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之声随处可闻。老人与儿童“怡然自乐”,随处都洋溢着一派祥和的景象。正如儒家所宣传的大同社会:“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礼记·礼运篇》)。

再次,桃花源里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陶渊明受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2]影响,是一个“无君论”者,桃花源内“虽有父子无君臣”(王安石《桃源行》)。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于耕种,桃花源里到处桑竹成林,庄稼遍野。他们自给自足,不用担心如狼似虎的徭役,没有昏庸的君主和残酷的暴政,他们的平和、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最后,桃花源里虽然美如仙境,却又到处充满“人味”,这里民风真淳、与世无争。这里的人们都古道热肠,一见到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邻居们也纷纷过来探望,并“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热情的款待这位外来的客人。在这个小小的村落,世间的狡诈阴谋都消失殆尽,人们都过着平静的生活。并且他们乐于过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告诉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现实空间——人间炼狱

显然,《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是作者想象的一个理想洞天,和现实社会是迥然不同的。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前后,战乱不断,政治黑暗。北边的少数民族仍不时地相互混战,与此同时东晋统治集团内部也相互倾轧,明争暗斗此起彼伏。史书中曾记载当时的景象:“官以贿迁,政刑缪乱,又崇信浮屠之学,用度奢侈,下不堪命。” [3]

现实的世界兵连祸结,饿殍遍野,人们苦不堪言。刘裕王朝极端腐败,残酷的剥削、压榨人民,强征暴敛。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地。人们生活在这里就像生活在炼狱一样。纵观天下之大,却没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一片净土。

不仅社会景象如此,现实中的社会风尚也令人叹息。桃花源内的人热情的招待渔人,对他们的由来也和盘托出,毫不隐瞒。在渔人离开时只有“不足为外人道”一个小小的请求。可是渔人却背信弃义,“处处志之”,还“诣太守,说如此。”渔人完全将自己的承诺抛诸脑后,只一味想着邀功,想着名利。渔人虽只是现实众多人的一个,但世间人大都“雷同毁异,物恶其上”(陶渊明《感世不遇》),已经逐渐堕落,到处尔虞我诈,背信弃义,丧失了道德礼法,有的只是名利和虚伪。

三、人间仙境——折射真实世界

文本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被创造出来的,文学空间是想象出来的,作者讲述虚幻的时空,只为折射真实的世界。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并不是某种与意识形态和政治保持着遥远的距离的科学对象。相反的,它永远是政治性的策略性的” [4]。也就是说,空间是被各种政治元素渗透,必彰显意识形态。很显然,“世外桃源”也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纠缠的结果。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塑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仙境又寓意为何?其隐匿主题又是什么?首先,作者塑造一个“世外桃源”是为了折射真实世界,是愤世之作,表现现实社会的污浊。作者通过构造出理想的“乌托邦”来彻头彻尾的否定污秽的现实世界。“至云‘无论魏晋’乃寓意于刘裕,托之于秦,借以为喻耳。”(宋洪迈《容斋三笔》)。东晋王朝带给人民无尽的祸患、动乱,加之天灾,广大劳动人民便陷入“夏日常饱饥,寒夜无被眠”的绝境。而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民逐渐麻木,丢弃了信义,遗失了道德。因此,作者构建与现实完全不同的理想社会,只为更深刻的认识现实。

陶渊明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出这样一个乌托邦,也是为了表现对理想世界的幻灭的惆怅。在文中,本应在太守遣人往,不复得路之处完结,他却看似画蛇添足的再写南阳刘子骥的追寻,无论是位高权重的人还是德高望重的人都苦寻无果,其意在于表达在这样的乱世中,这样的世外桃源就如空中楼阁,只是空想,也显示了自己在这样的乱世中难觅知音。

世外桃源的塑造亦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寄寓。陶渊明年少时本有“大济苍生”之志,他有“不慕名利”、“忘怀得失”(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胸怀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宏大的抱负。然而,现实总不遂人愿,怎奈出身于早已败落的寒门,加之性格耿直,清正廉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因而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为了实现其志向,却又不得不混迹官场,再加之贫苦的生活,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备受煎熬。愈是想实现抱负,现实愈是让他失望,几度悔恨之后,他便下定决心,与官场永诀,躬耕僻野。因此,他便描绘出心中的那一方净土:环境优美迷人,生活安宁平和,民风淳朴自然,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桃花源是作者苦闷的释放,心灵的寄托。

在《桃花源记》中,我们只看到一个舒适美丽的人间仙境,而忽视了另一个缺席的现实空间。作者虚构出一个想象中的世外桃源,经过讲述一段虚构的故事,让虚构的美来折射黑暗的世界。他于浑浊的世界中另僻一片天地,来寄寓自己的理想。而桃花源里的一切,不仅是作者对新的社会制度的呼唤,也是作者的心灵呼唤。

【参考文献】

[1]葛兆光.从出世间到人世间[A].文学史(第3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5.

[2]逯钦力.汉魏六朝文学论集[C].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285.

[3]房玄龄.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A].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生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魏晋南北朝人神恋小说分离悲剧归类 下一篇:池莉小说接受的当代启示和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