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厚,谢谢;可我需要时间

时间:2022-08-02 09:57:59

很厚,谢谢;可我需要时间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正在由“不充分竞争”向“充分竞争”发展。对报人而言,要求我们把读者假想为“精明的算计者”,而不是相反。精明的算计,就是比上海女人更挑剔,比北京土著更自我,比广州白领更游移,比最花心的男人更喜新厌旧。

有时候,我们的思路,恰恰相反:读者被我们假想成了“憨厚的掏钱者”。读者很有耐心,会很认真地蘸着唾沫(虽然很不卫生)一页一页地翻开,找到自己想看的那一页,手拿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读者还很憨厚,发现报纸差错,会自言自语:“哦?报纸想必不会错的,大概是我眼花了吧?”读者还很慷慨,看到一个场面火爆的策划、一个令人心动的广告,就会饶有兴致,摸起电话:“喂,那啥,给我订2000块钱的货……”

按道理讲,山东的读者还算厚道,报人傻就傻点吧,反正读者比咱还傻,能混下去。大城市就未必了,北京、上海、广州,报社林立,傻读者越来越少,日子也就越走越难过了。

没错,“憨厚的掏钱者”,应当是我们第一位的“目标读者”。谁让他爱傻乎乎掏钱呢!可这类读者越来越少,少到凤毛麟角,我们的路,又该往何处去?

前两天,偶然看到了一份京城的报纸,看得我压抑。压抑,并不是因为我傻或者不傻;关键是它太厚了。这么厚,八九十个版,仔细看下去,最起码得一天,拿在手里就让人烦躁不安;翻半天,自己想看的内容也不知在哪里。报纸厚,很好,谢谢。去年废报8毛钱一斤,后来降了。但也能卖不少钱。只是,单纯的厚,无疑还是把读者看成了“憨厚的掏钱者”。不知道别人怎样,我看到厚报,尤其是超过80版甚至100版的,是有心理负担的。80版,相当于32开书的二三百页。这当然能充分显示报纸是廉价商品。

说这是浪费资源似乎太高调,先不说它;我更大的担心是时间上的浪费、精力上的浪费。翻阅之前,我首先会有这样的顾虑:这么厚的报纸里面,很可能有我需要的内容,但我能不能及时找到它?如果不是有针对性地浏览,而是简单“扫描”一下,它会占用我多长时间?会不会让我本已芜杂的大脑堆积更多无用的东西?我的注意力,有多少必要浪费在无休止的翻阅上面?

还有一个问题:报纸,今天必须看完;今天不看,明天作废。时间紧,报纸厚,这更是一种矛盾。如果第二天才有时间,报纸便如鸡肋一般了。

问题的核心,在于读者的信息需求与厚报的信息芜杂之间的矛盾。――他很想知道他想知道的;但他担心,他得不到他想知道的。

作为报人,应该把观念扭转过来,把对读者的假想,从“憨厚的掏钱者”转变为“精明的算计者”。

假想?是的,这个词很有趣。它生动地表现了报人的工作状态:我们的报纸,是办给“假想”的读者看的。在报纸出版之前,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张报纸是给谁看的,这篇稿子哪些读者爱看、哪些读者不爱看。只有假想,凭经验假想。即便报纸出版之后,由于平台缺失,多数报人也只能通过有限的触角了解他人对报纸的反馈;而对报纸的评价,又掌握在少数“有话语权的人”手中。他们能否代表读者?恐怕谁都没法代表读者,只有发行量是一个客观表达。

这是很无奈的事情。除非报纸完全实现网络化出版,否则,“凭经验办报”就无法根除。没办法,只要是报纸,就无法100%和读者面对面。

靠经验,靠人的共性。编辑也是人,是人就有共性,就有共同的好恶。多数情况下,这是对的。但毫无疑问,这种先天的“性善论”,在根子上,依然把读者认定为“憨厚的掏钱者”。读者还是有点傻的,憨厚,不聪明,乡土观念重,不会移情别恋。从“80后”读者开始,这种情形已经开始转变;到“90后”,改变已经很明显;“00后”如何,还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必然是“个人化信息”泛滥的一代。

凭经验办报,有很多弊端。比如,几乎所有的编辑都认为,涉及教育、养老、失业保险、劳动保障的内容,是“重头戏”,读者关注,要发头条。可很多时候,我都怀疑自己的选择:如此晦涩艰深的养老保险计算方法、政策条文,读者能看下去吗?即便和他密切相关,他不得不看,可是,他看得懂吗?就跟无数个复杂的房贷计算方法一样,在银行工作人员面前,我很弱智,任由他们摆布,我只关心银行月度扣款一栏里的数字。

读者很精明,但不勤奋,很懒,懒得扫上一眼。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上一篇:法院该如何对待“负面舆论炒作” 下一篇:编辑歌 第10期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