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业主委员会法律责任问题的探究

时间:2022-08-02 09:51:23

对业主委员会法律责任问题的探究

摘 要: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在维护业主合法权益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物业的发展与业主维权意识的提升,业主委员会中出现的纠纷也屡见不鲜,这就涉及到了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问题。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明确。

关键词:业主委员会;法律责任;明确

业主委员会作为一种新鲜事物是伴随着中国的住房改革步伐而发展起来的,随着商品住房的不断推广,民众对于住宅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公房意识”逐渐被“私房意识”所取代,“业主”一词也逐渐被广大民众所接受,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社区管理问题的关注,业主委员会便应运而生。新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业主委员会同样如此。业主委员会是为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有效管理社区相关事务而产生的,但如今,业主委员会与房地产公司的法律纠纷,与物业管理公司的法律纠纷,甚至与广大业主之间的法律纠纷愈加增多,这使我们不得不对于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一、业主委员会法律责任问题的现状

业主委员会是由业主选举产生的,代表广大的业主对小区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业主委员会往往因为法律责任问题与广大业主产生纠纷。如: 业主委员会安排一个施工队在小区楼道贴地砖,改换楼梯的扶手及对小区路面进行整修的作业。那么业主便有权提出以下疑问:1、业主委员会的工程资金预算表是否要先在业主大会进行公布? 2、如果未公布预算表直接开工,这种行为是否违法?预算表在工程的哪个时段公布算不违法? 3。发给所有业主的有关是否同意施工的询问函是否合法?诸如此类的问题将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问题暴露无疑。一方面,业主希望业主委员会能够在法律的框架内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效管理小区事务;另一方面,业主委员会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其法律职责往往不明,同时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的业主委员会侵害业主合法权利的事件让业主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法律职责等产生了疑问。这不仅不利于业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极大束缚了业主委员会合法合理履行管理社区事务的职能。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不明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急需国家、政府、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二、业主委员会法律责任不明的原因

造成业主委员会法律责任不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需要指出的是业主委员会在立法层面存在着较大的缺失。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缺失是造成业主委员会法律责任不明问题的主要原因。《物权法》虽明确了业主委员会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但是在涉及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定位问题上则采取了回避态度,这使得该法在涉及业主委员会的司法实践中指导意义较弱。之后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依然没能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与诉讼主体资格。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业主委员会难以真正明确自己的责任。

三、明确业主委员会法律责任的措施

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既有利于业主委员会正常履行其职能,又有利于切实保障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这就急切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其一,立法机构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具体来说主要是明确业主委员会为非法人组织,明确业主委员会对业主主要承担的侵权责任,对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承担的违约责任。完善有关业主委员会对业主侵权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完善业主委员会对外违约行为相关的法律规定等。其二、业主委员会成员在履行业主委员会的相关职能时必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为业主委员会的成员提供合理的物质保障是激励其切实合法履行职责的支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立法,在尊重当地实际情况下,给予相关成员一定的津贴补助。其三,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立法实现法律监督,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广大业主对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发挥业主大会的监督作用,这样双管齐下,实现立法和业主的共同监督。第四,发挥出业主的监督作用,业主是业主委员会中最好的监督人员,我国《物权法》以及《物业管理条例》中,都肯定了业主的监督权。在下一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将侵害业主利益的行为扼杀在萌芽中。

城镇化和住宅改革的推进使得广大民众实现了住房的自有化,居民自治意识不断加强,业主委员会这一新事物应运而生。但是,由于我国立法的缺失,使得业主委员会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影响了业主委员会正常履行职能,并导致了现实管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这便急需国家完善相关 的法律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以便其能够更好的参与民事活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从而保障社区自治的有效管理与社区稳定。

参考文献:

[1] 谭玲.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物权法》关于业主自治机构法律地位之解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2] 卢海燕.业主委员会制度的缘起、现实困境与制度选择[J].城市问题.2007(02).

[3] 陈玉珍.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主体资格问题辨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4] 孙荣,范志雯.社区共治:合作主义视野下业主委员会的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7(12).

上一篇:论新时代的陕北秧歌 下一篇:自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