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08-02 09:21:3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本文与广大同行分享了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理论;实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的?这就要求教师加强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科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还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2、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他从数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数学现实”、“数学化”、“再创造”等数学教学原则。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而且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把例题生活化,让学生易懂易学。通过设计与生活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的获得不是一个传授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而来的。也就是说,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即学习者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学就应该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从理论上讲,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儿童的认知发生和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知识的建构是一种心理与环境协同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联系生活实际,以生活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有效措施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过程生活化

“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布置一个简易商品店,标上“一只书包20元,一只文具盒6元5角,一块橡皮5角,一支铅笔1元五角角,一个削笔器7元3角”。再把学生分组轮流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进行现场的商品买卖。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兴趣高涨。在学生对钱数有了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再追问:“老师给你20元钱,谁能告诉老师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商品?”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为教师出谋划策。这就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3、作业设计生活化

教师可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数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只有不断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三、结语

有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就可以大胆放手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生活化展开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结合所要学的新知,让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过程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提炼数学素材,将它服务于教学新知,提高教学效果。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一些实际应用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