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模式”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22-08-02 08:21:48

“盘山模式”是怎样炼成的

编者按: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加大农业“一县一业”培育力度,全省“一县一业”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特色突出、增效明显、潜力巨大,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近日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中国河蟹产业第一县”称号的盘山县,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成功范例。享誉全国的“盘山模式”,目前已成为了广大农民眼中“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致富捷径。

在盘山有这样一个传说,唐王李世民征东时遇大河拦路,无数河蟹驮着他的军马渡河,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盘山河蟹数量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河蟹产业富农家

来到被誉为“天下第一河蟹市场”的盘山县胡家镇河蟹市场。尽管中秋、国庆已过,春节未至,但市场附近依然停着很多大大小小的车辆,除了一些挂着本地牌照的车辆外,还有许多外地车辆。

据说,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交易集散地,有经纪人3500余人,每年接纳全国各地客商10万多人次,河蟹年交易量4万吨,年交易额24亿元。此外,盘山县还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河蟹加工出口基地,河蟹年加工量上万吨,河蟹年出口量达2000吨,年增加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年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额均居全国领先。

在市场里,记者见到了“河蟹大王”孙秀玲,她正忙着为顾客分拣着河蟹,称重、装箱。与孙秀玲一样,市场上的每一家河蟹门市的生意都不错。孙秀玲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可近20多年的养蟹生涯却让她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她从1993年开始搞河蟹养殖与销售,现在每年的收入能达到二三百万元。孙秀玲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这儿河蟹卖得非常好,特别是那个品牌包装系列,全是回头客!旺季每天都能卖上万斤,24小时不休息。淡季每天也能卖千八百斤。”

如今,河蟹养殖已经成为盘山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记者就当地情况采访了盘山县副县长王玉丰。

王玉丰介绍说,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的带动,2010年盘山县河蟹养殖规模达到80万亩,占全省的48%,全国的6.5%;河蟹产量3万吨,占全省的60%,占全国的6%;实现产值20.5亿元,占全省的70%,全国的10%,河蟹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5%。

“盘山模式”是这样炼成的

“盘山模式”让众多农民发家致富,而这种发展模式究竟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盘山县海洋渔业局局长张士凯介绍说,“盘山模式”是一种“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三收”的高效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具体地说,水稻种植采用大垄双行、边行加密、测土施肥、生物防虫害等技术方法,实现了水稻种植“一行不少、一穴不缺”,使养蟹稻田光照充足、病害减少,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既保证了水稻产量,又生产出优质稻米;河蟹养殖采用早暂养、早投饵、早入养殖田,河蟹既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加大田间工程、稀放精养、测水调控、生态防病等技术措施,不仅提高了河蟹养殖规格,还保证了河蟹质量安全。稻田埝埂上再种上大豆,稻、蟹、豆三位一体,并存共生,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这种创新模式是在稻田养蟹的基础上形成的。

1990年,稻田养蟹在盘山县取得初试成功,解决了水库、沟渠、坑塘可利用水面不足的问题,扩大了河蟹养殖面积,形成了“大养蟹”的局面。2005年,盘山县实施了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在上海海洋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河蟹产业技术课题研究。通过反复对比试验与示范,多次数据测算,不断地总结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结合模式,完善稻蟹种养关键技术,终于成功地打造出了“大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的稻蟹种养新技术,被农业部称作“盘山模式”。

2010年9月,“盘山模式”再次通过了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验收。专家们认为:“盘山模式”从单一种稻到稻蟹综合种养,实现了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的有机结合,种粮的土地效益不低,而且粮食还增产、优质,是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食品安全型产业,这种模式可充分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县已建立了稻蟹标准化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园区15个,示范面积10万亩。通过统一苗种、统一养殖技术、统一供销渠道,规范管理,订单生产,合作化经营,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2007年,盘山河蟹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同年,盘山县被国家质检总局指定为“辽宁地区输台螃蟹基地”;2009年,盘山县被农业部授予部级河蟹标准化示范县,“旭海”牌河蟹和“胡家”牌河蟹分别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中国十大名蟹”和“金奖”,胡家镇、甜水乡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评为中国河蟹之乡;2011年,盘锦旭海河蟹有限公司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全国优质河蟹苗种生产基地;同年,盘山县又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中国河蟹产业第一县”称号……

目标锁定“中国河蟹产业第一强县”

近年来,盘山县不断强化名牌与品牌意识,不断加快产品认定认证步伐,加强出口水产品原产地认证,大力培植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推动河蟹产品品牌化、品牌产品超市化、超市产品绿色化发展。盘山县从2008年开始绕阳河等水系进行河蟹增殖放流,不仅提高了河蟹的品质,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效应。

2011年,盘山县成为辽宁省“一县一业”河蟹产业示范县。副县长王玉丰表示,“十二五”期间,盘山县要继续加大稻蟹种养技术开发与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为此,他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辽河蟹良种选育工程。建立10万亩辽河蟹原良种繁育和大规格蟹种培育基地,满足北方地区河蟹养殖对大规格优质蟹种的需求;二是扩大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同时开发大水面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示范和推广“苇田养蟹”、“水库养蟹”、“沟渠养蟹”,开展“接力式”养殖;三是完善稻蟹种养科技平台建设。通过“研发中心”建设,力争在全国示范和推广北方稻蟹种养新技术,带动种养农户增收;四是全力打造“蟹田大米”和“盘锦河蟹”品牌。充分利用优越的水域资源,利用稻蟹种养新技术“盘山模式”这一技术优势,联合河蟹和米业生产龙头企业,生产蟹田有机大米、优质大米、优质大蟹。瞄准大米和河蟹的中高档市场,实施品牌战略,打造“蟹田大米”和“盘锦河蟹”品牌,将蟹田生产出的优质有机大米和河蟹直接供应超市,不仅大大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更有效提高了稻蟹种养技术的经济地位。

王玉丰强调,盘山县要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河蟹养殖规模超百万亩,大蟹产量5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河蟹产业实现全县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5000元。同时实现全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面积200万亩,辐射带动全国1000万亩,打造中国河蟹产业第一强县。

上一篇:2012国内麦市展望 下一篇:美国葡萄酒布局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