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

时间:2022-08-02 05:00:04

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为了轻装前进,曾经那些对历史的敬畏、对传统的坚守、大人物的谦卑和小人物的安详,都被我们扔出了行囊。

对一个从看烟花到放烟花、从吃年夜饭到做年夜饭、从拿压岁钱到给压岁钱的奔三奔四成年人而言,过年,不过是按部就班罢了。但这个新年,我终于再次有了热烈的盼望:时速80上二环!

这是我在北京过的第一个春节。作为拥有北京居民户口,身份证号码却不是“110”开头的外地裔京籍,我很好奇:当外乡人随春运暂时“消失”,北京会是什么样子?

在闹钟声中醒来,窗外晴朗,昨晚呛人的鞭炮硝烟已被风吹散。下楼开车,发现车上厚厚的尘土,无可奈何的是,周边的洗车店都是外地人经营,他们要到元宵后才会回来――北京清净了,但似乎也并不那么适合人类居住。

直奔二环路。下了西直门立交桥,习惯性地踩了刹车,旋即松开――前方的二环路,如同午夜时分,空荡荡。身边的车飞驰而过,粗略看看,基本都是北京牌照,和年前满街外地牌照的状况大不相同。心愿达成,时速80公里奔驰在二环路上。身为北京土著的先生遥望着德胜门城楼,很是感慨:“突然觉得小时候的北京又回来了。”

在“根正苗红”的北京人眼里,真正的北京应该是这样的:住槐花飘香胡同或整齐的机关大院,上学骑车从东直门“飙”到西直门只用20分钟,公车售票员那一口混混吞吞的京片子没人会听不懂,周末去北海划船,假期去龙潭湖游乐园……眼下这座两千万人口的城市,已不再是北京,而是“首都”。年前,一个北京孩子在微博上发帖:“再熬一个礼拜,我就能从首都回老家北京过年了,想着心里都美!”顿时引发了一片热烈的共鸣。――这些北京孩子明明未远游,为什么,也失去了故乡?

北京,真的是因为外地人的大量涌入,才变得不是北京了么?

在“空城”北京,最热闹的所在必然是庙会。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先生不情愿地陪我去,出门前就下了论断“你一定会失望的。”

果真。摩肩接踵的人群洋溢着老北京的闲适,挤满公园的摊位却没有古老的年的味道:一家拉洋片儿的,一家卖兔儿爷的,湮没在一片卖手机贴膜、毛绒玩具的摊位之中,寂寞寥落。没有吹糖人,没有捏面人,红火的小吃摊位的茶汤,喝得让人直皱眉。

从庙会挤出来,想去朋友推荐的瓷器店逛逛,和老板娘喝喝茶,买把入眼的茶壶。快到鼓楼一拍脑门,想起不必去了――因为钟鼓楼地区即将开建高档文化艺术区,许多老房子面临拆迁,小瓷器店在年前关张歇业了。是的,在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都能被拆毁的急速跃进的时代,一个小小的瓷器店又能如何呢?

“你小时候的北京,回不来了。”我对先生说,和他一样,有些悲哀。

那些逝去的悠然自得从容不迫的北京,并不葬身于那些操着各式各样方言,在这个城市的写字间和小旮兄为自己的小梦想努力,同样用纳税的方式为这个城市增加GDP的小人物的手中。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为了轻装前进,曾经那些对历史的敬畏、对传统的坚守、大人物的谦卑和小人物的安详,都被我们扔出了行囊。

破五那晚,先生的中学同学来我家聚会。一群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其中的很多人已定居海外或者正谋求移民。春节,他们也和“北漂”一样,选择回家过年,短暂团聚之后,再次告别故乡。能理解他们的背井离乡,就能理解“北漂们”的背井离乡。

或许正因为回不去,才造就了这个词――故乡。

上一篇:80后过年:我们的烦恼事 下一篇:“卫星父母”随儿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