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时间:2022-08-02 03:54:26

关于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摘 要】《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型时期。对独立学院来说,学生就业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生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笔者通过对独立学院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通过专业实践、分流培养、创业教育等途径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工作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011-02

独立学院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我国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的颁布与实施,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型时期,因此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独立学院发展的落脚点,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工作要适应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需要,着眼于促进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强化。

一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为起点,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夯实扩充知识和锻炼提升能力为重点,以课程学习、课外学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为手段,以四年总目标为引导,以定期检查、交流评比和表彰嘉奖为助力,使每个学生达到两个目标: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个人的四年成才目标。

二 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能力的原则

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生源质量越来越高,学生学习基础与思想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设计与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就业工作应尽快适应服务对象特点的新变化,始终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成才过程。

1.要更加密切地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中心

作为与教学管理工作并重的学生就业工作,在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具体措施等方面都紧密围绕学院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这个中心,理顺关系、摆正位置、互动配合、发挥助力,形成特点鲜明、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

2.要更加突出地彰显“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在学生就业的全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的引导与管理,正确处理尊重个性与建立规范、加强管理与培养自觉、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等辩证关系。

3.要更加努力地创建学生就业工作个性特色

学生就业工作要立足于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努力把学生就业工作与教学这个中心结合起来,把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扶持具有专业性的学习型、能力型课外社团,探索生动活泼具有专业特点的就业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使学生就业工作充满活力。

4.要更加切实地注重实效

面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新时期和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如何使学生就业工作更加注重实效,这是需要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问题。要立足于实际,认真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做法、新经验,倡导认真踏实、细致深入的工作作风,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化。

三 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分析与把握专业及学生的特点,这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第一,独立学院专业多为传统专业或较为普及的专业,因此学生面临较大的竞争,这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独立学院学生在考研和考公务员方面需求较为普遍迫切;第三,独立学院学生独立创业方面难度较大。针对以上特点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1.强化专业实践,第一、第二课堂结合,提升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安排虽然集中在第四学年,但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却要前置,要贯穿大学四年。针对专业特点,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在假期和实习期间充分利用好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大大缩短就业适应周期,同时也增强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实践证明,成功就业者自身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与积极参加专业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培育专业性学生社团,在专业实训和赛事活动中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知识加能力型人才,在“能力提升”环节上下工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组织及学生社团活动,以提升专业能力、自学能力、策划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现代办公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等。学生专业社团是学生第一课堂的延伸,引导学生社团的活动由学生独立策划、实施、总结,指导教师给予专业方向把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得到所学知识的应用机会和能力提升机会。

第三,开设就业课程,强化职场素养。从我们掌握的信息中了解到,以往面对毕业班的教育,学生大多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因此,在专业选修课中分流针对准备就业的学生专门安排相关就业课程,在实践课程方面组织毕业生开展模拟面试、简历制作、讲课竞赛等技能大赛。

2.为考研、考公务员提供服务,提升竞争力

第一,对考研同学提供分流辅导。首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考虑到考研和就业,在三年级时进行选修课分流培养;其次,青年教师参与到考研专业辅导中,根据不同专业报考方向组织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交流最近的学习经验,取长补短,查缺补漏。考研过程是一个对学生身心磨砺的过程,在临近考研的前三个月,大多数同学表现出焦躁不安,出现考前恐惧症,要以宿舍为单位,组织考研同学谈心、交流,互相激励,坚持到底。

第二,为报考公务员的学生提供重点辅导。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竞争尤为激烈,针对此种情况,为报考公务员的同学提供笔试知识和面试技巧辅导,组织已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进行现身说法,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3.引导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

在目前就业工作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形成和认可“创业也是就业的观念”,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召开动员会、报告会,举办创业大讲堂、案例大讨论等途径,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宣传自主创业的先进事迹,宣传自主创业等新的就业观念,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创业本领。

以上三点是针对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具体特点而采取的具体做法,要做好就业工作,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要拓展就业信息渠道,二要关心帮助就业困难的学生就业,而这两点具有普遍意义。

首先,广泛利用网络收集就业信息。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诸如就业网站完成政策法规的学习、求职简历、需求信息查询和网上招聘等程序,可有效解决贫困大学生信息渠道不畅、传统就业费用偏高等问题。这些网站往往具有地域特色,根据不同岗位和专业需求,选择更符合毕业生实际情况的招聘单位,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在毕业生离校期间利用QQ空间、QQ群、飞信、人人网、博客等网络通讯设备及时筛选并就业信息,为毕业生随时查阅招聘信息提供方便。学生毕业离校后,如有用人单位招聘,应义不容辞地为已毕业的学生提供信息。

其次,要关心就业困难的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就业的难点,指导学生写自荐书、进行网络用户名注册和收集适合的工作岗位。

就业工作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活的全过程,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工作有其特殊性,应在竞争中实现差异化、品牌化,为社会提供专业实践性更强的毕业生,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切实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楼锡锦.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劣势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2]伍力.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展[J].教书育人,2006(5)

[3]李勇.做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当代大学生,2009(3)

[4]何立新、李怀.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上一篇:浅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 下一篇:微博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