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结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摘除术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8-02 03:21:56

电子结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摘除术的护理体会

【摘要】总结215例电子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的护理经验,首先肠道清洁要彻底,以充分暴露息肉,术中医护巧妙协作有效摘除息肉,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避免和及早发现并发症。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

【关键词】 结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护理

结肠息肉是结肠常见的病变,结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均应切除,尤其腺瘤肉更是如此[1]。结肠镜检查是发现结肠息肉的最佳方法,也是治疗结肠息肉的最佳手段。该治疗的操作过程,除医生的操作技巧外,护士在术中的配合和术前术后的护理也直接影响息肉摘除术的效果。我科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电子结肠镜下对215例患者行结肠息肉摘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15例,其中男136例,女79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5407岁。下腹痛134例,腹泻32例,粘液样大便13例,便血12例,便秘、腹泻交替12例,纳差、消瘦5例,大便变细4例,体检发现3例。息肉直径05~30 cm。息肉单发者79例,多发者136例,最多达 18枚。病理学报告:炎肉83例,增生肉72例,腺瘤肉56例,结肠腺上皮内肿瘤4例。

12治疗方法设备采用富士EC250型电子结肠镜、ERBEICC200高频电发生器,HX20UI系圈套器、抓钳,HXSQRI钛夹,MAJ254尼龙绳圈套器和活检钳。术前查看第一次结肠镜检查结果及病理学报告,根据结肠息肉形状、大小及蒂的长短粗细,采取不同的摘除方法。广基小息肉用活检钳摘除;有蒂息肉用圈套器套住蒂部电切,蒂较粗大者在蒂近端加用尼龙绳圈套器以减少及防止出血。息肉摘除后出血,用肽夹夹住出血部位。观察无出血后,收留摘下息肉再次病理检查。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大多数患者对结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不甚了解,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耐心地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准备、术中的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摘除术的过程有所了解,消除恐惧感,积极配合治疗。

212肠道准备术前1 d进流质饮食,手术当天禁食, 早上08:00时服硫酸镁50 g加开水200 ml后,继续饮水2000 ml或磷酸钠盐口服液45 ml加水750 ml,腹泻10次左右,大便呈清水样示肠道清洁充分,下午行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

213仪器准备检查电子结肠镜性能、图像、色彩等是否正常,高频电发生器,各种导线的连接是否正常,圈套器开闭是否通畅、有无损坏,钛夹、抓钳、活检钳、尼龙绳圈套器等设备是否齐全。

214术中协作结肠镜检查到回盲部后,退镜观察至息肉部位,根据息肉位置配合医患调整好患者,充分暴露息肉。医生根据息肉形状、大小及蒂的长短粗细,设定电切、电凝指数及是否混合电流。由护士打开圈套器,套好息肉,将息肉提起,悬在肠腔中与周围肠壁无接触,避免息肉贴近肠壁造成肠粘膜的灼伤[2]。术中要特别注意收拢圈套器的技巧,过猛过紧尚未通电即将息肉直接切割会导致出血,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尤其老年人及心肺功能不全的者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

215术后护理术后主要观察是否有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对于直径小于1 cm的息肉,可门诊观察3 h,无腹痛、出血等,可回家休息3 d,进食半流质2 d。对于息肉较大的患者要住院观察3~7 d,进食半流质2~3 d,1周内避免粗纤维食物。观察患者脉搏、血压,有无腹痛、血便等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小结

结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深受患者的欢迎。从本组的结果来看,圈套息肉的操作过程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护理是成功的基础。充分的肠道准备和避免发生并发症是结肠息肉摘术护理的重点,而肠出血是最可能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刘福建,林源,韦爱昌,等电子结大肠镜下高频电摘除大肠息肉术的应用.广西医学,2001,23(1):20.

[2]张轶群,姚礼庆,徐美东,等结直肠大息肉的内镜下治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1):6062.

上一篇:影响住院患者睡眠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探讨李 下一篇:浅析稀土资源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