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四城一瞥

时间:2022-08-02 02:13:20

青藏高原四城一瞥

导读:出国容易进藏难。其意不言而喻,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空气中的含氧量仅是平原地带的65%不到,这令很多游客,甚至是自诩“发烧驴友”者望而却步。然而到这种地方,不仅身体素质要过关,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思维水平等方面最好也达到相应的高度。

行万里,破万卷,书万言,是我终身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

前些年,因职业需要、亲友相邀、考察赴会等多项条件的促成,我的足迹遍及国门内外——迄今我已去过25个国家,而全国34个行政区(包括港澳台),除了青、藏、黔三地,我皆已涉足。

为了却走遍神州大地的夙愿,今年五月初我从重庆出发,驱车在黔北的大山里转了一圈,下半年伊始,我又踏上了去青藏的列车……

西宁

我此次出行的目的地虽是,但沿路停靠的第一站是青海西宁。严格地说,西宁对我的吸引力,一点也不亚于拉萨,因为那儿不仅有青海湖,有塔尔寺,有日月山等天下名胜,还有一个人们不太感兴趣,也不太知晓的,但却令我无限向往的景点——金银滩。

70年前,金银滩草原上诞生了一代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50年前,金银滩草原上诞生了一座原子城,两者虽然反差强烈,但却都是永久的历史痕迹。世人皆知,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但研制出这第一颗原子弹(包括第一颗氢弹),却不在罗布泊,而是在金银滩草原深处一个全封闭场所里,当时它对外正式名称是“国营211工厂”,厂址距西宁市大约不到100公里。今天,这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半个世纪前,“国营211工厂”却是中国大陆最神秘、最机密、最隐秘的一方天地。原子城的6号展馆名“化剑为犁”,我在里面参观时突发臆想:如果全世界所有的核武器研制基地都“化剑为犁”,那么,寰宇之内也许就没有一个失学或辍学的学龄儿童了。

先秦时期,青海境内散居着羌戎各部,羌东戎西,所以从地理的位置上看,西宁应为羌地。当年汉武帝为截断羌人与匈奴之间的联系,曾派大将霍去病进兵河湟,筑军事据点西平亭,后又设临羌县,并移民实边。如按这历史年表算,那西宁应有两千年以上的建城史了。现在西宁是青藏高原上第一大城市,常住居民230万,而青海省总共才560万人口。青海省的面积是73万平方公里,有两个日本那么大,我觉得如果往那儿移民两千万,建10个两百万人口的城市,从地域面积上看,应该是小菜一碟。当然,这是空想,或是胡思乱想而已。

我到西宁先是呆了两天,从拉萨回来又停留了一天,三天中一共乘了六回出租车,出于职业习惯,每次我都要和司机聊上几句。我从六位师傅口中得到的一个最大、也是令我最惊诧的信息是:十年中,西宁的出租车,无论是起步价还是里程价,竟是“岿然不动”!

惊诧之余还有点疑惑:这个城市出租车行业的经济账是怎么平衡的呢?

拉萨

我到达这座“离天堂最近的城市”后,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出国容易进藏难。其意不言而喻,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空气中的含氧量仅是平原地带的65%不到,这令很多游客,甚至是自诩“发烧驴友”者望而却步。

但这是误读,或者说是杞人忧天。

在半个月中,我曾见到因高原反应而被送到医院吸氧者,还看到因高原反应而驻足拉萨畏缩不前者,甚至还碰到因熬不过高原反应而立马返回者,但这类游客毕竟寥寥无几,至于上述“第三者”,我猜连万分之一也不到,因为的旅游,可用日益红火来形容,如果高原反应真的那么恐怖,那还有几个人敢涉险境?我用一组简单数据便可击破这类恐怖传言:1980年,进藏游客仅为3525人次;2004年,进藏游客突破百万人次大关(其间用时25年);自青藏铁路开通后,仅过去5年,进藏游客总数便突破千万大关——2012年,进藏游客总数为105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6.47亿。

目前,旅游业是无可争议的第一支柱产业。

拉萨建城的历史已有1300多年,在现有的近60万居民中,87%是藏族人。但在我所住宿过的三座宾馆旁,90%以上的店铺都是内地进藏的汉人所开,其中有河南人、有浙江人、还有湖北人和陕西人等,但最多的却是四川人,特别是点心铺和小餐馆,绝大部分为四川人和重庆人所经营。据悉,央视曾有过调查,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幸福之城),拉萨列榜首;休闲时间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休闲之城),拉萨位列第五,而且拉萨市已连续6年被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栏目评为“中国幸福城市”。另据2012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公共服务蓝皮书》称,一项覆盖全国38个城市、散发超过25,000份问卷的调查显示,拉萨市市民的安全感最高,所以拉萨还是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这是否可理解为众多内地人来“阳光之城”开店谋生的依据之一?

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对这些个调查数据心存一丝疑惑。

的很多事物令我很感兴趣,但首当其冲的是一个人,准确地说是一个生于330年前的古人,他叫仓央嘉措,是六世达赖喇嘛,此公乃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我大学毕业那一年(1983年,正好也是仓央嘉措诞辰300周年),拜读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当时对这位六世达赖喇嘛的诗才,钦佩得五体投地。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请读一下这诗句,多潇洒,多浪漫,多豪气,多率真,窃以为不输魏晋风范。现在仓央嘉措的情歌很火,还被人谱了曲引吭高歌,有一回我在电视中看到有人在唱《在那东山上》。

如果真要说一下拉萨这座城市,恐万言难以叙尽,因为光是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其历史便不胜繁复,所以在此就不赘言了。

林芝与日喀则

林芝不是个城市,冠有林芝名号的行政机构有三级:镇、县、行署。而且林芝地区的中心也不是林芝镇,而是八一镇,因为林芝地委、行政公署等党政机构都在八一镇上,所以八一镇才是林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八一镇最初是我们上海人给撑起来的——1966年,纺织工业部决定,上海毛麻公司维纶粗疏毛纺织厂搬迁至林芝八一镇,包括近千名员工、全部设备以及后勤服务等,这属于当年大规模“支援三线建设”决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林芝毛纺厂就是一个小社会,职工住宅楼、幼儿园、小卖部、俱乐部、大会堂,甚至还有菜园子等,一应俱全。现在的八一镇已发展成一个3万多人口的小城市,但在上海的厂子迁来之前,所谓的八一镇上只有两座小寺庙和几十户人家,大约也就是百十来号人而已。

遗憾的是,因时间限制,我没能前往该厂去拜会一下老乡,要不,肯定会有很多话题内容的。

林芝在吐蕃时期称工布,是当时藏人眼中不开化的蛮荒之地,据说只有逃难者和被流放者才前往居住。但现在林芝地区被誉为是“的江南”,因为它地处雅鲁藏布江的下游,平均海拔不到3000米,最低处仅900米,气候湿润,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农耕和居住条件。林芝还是的“氧吧”,很多进藏的游客一到林芝,高原反应顿时消失,我周围的同行者基本如此。

但多数到的游客,对旅行社安排游览的林芝两大主要景点,也是自费景点的价格颇多微词:雅鲁藏布大峡谷,每人680元;南伊沟,每人580元。我不一一枚举游客的不满情绪了,仅录下两位游客的话为证:

甲(河南游客):从我们开封到北京三日游才800元不到……

乙(上海游客):从我们上海到黄山三日游才500元出头一点……

接着,满车游客众口一词:路过不去,生怕错过!这就是我们被忽悠的原因!

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具有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当然是首府拉萨,另一个即日喀则。日喀则算得上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古城,因为该市的建制距今已有千年左右的历史了。我以前对日喀则的了解只有三个方面:1.后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历代班禅的驻锡地;3.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扎什伦布寺。到了那儿又长一见识,在十七世纪初藏巴汗统治时期,日喀则还是整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地位高于拉萨。

但日喀则吸引我的不是扎什伦布寺,而是另外两个地方:一是卡诺拉冰川,二是江孜古城。

前年我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旅行时,很想赴斯瓦尔巴群岛去一睹北极冰川的壮丽美景。后因当地人告知,那儿的冰川因地球变暖而日趋一日地“退化”,恐不能让你零距离接触了,我只好作罢。据说卡诺拉冰川也正遭遇到和挪威冰川一样的厄运,过去冰川一直延伸到307国道旁,过路者随手即可抚摸,但现在这冰川已退缩到半山腰了。此外,卡诺拉冰川还“享受”过一次“艺术行为”的破坏:在拍摄电影《红河谷》时,为再现雪崩的镜头,摄制组竟用炸药爆破冰川。我不知这爆破是否使冰川后退了两米,或者更多?

在日喀则尚未繁华前,江孜是后藏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清朝曾在这里屯兵五百戍边。我去日喀则那天,正好是江孜人民抗英110周年的纪念日。据说江孜保卫战打了两月有余,这令我很惊讶,也很感慨。因为,据我有限的历史知识所了解,当时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英国人的枪炮已达可速射的水准,而藏人武装基本上还处于冷兵器时代,即使拥有的几支火绳枪,从装一发子弹开始,到引燃发射,最熟练的兵士也得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但藏人能以如此劣等的武器装备坚守城堡长达两月,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一言以蔽之:可歌可泣!

令我痛心疾首的是,因部分同车游客的无知和固执,卡诺拉冰川和江孜古城我都没去成,羊卓雍湖也只是站在山顶眺望,令人稍感不爽。我因此而暗下决心,假如我有机会再进藏,坚决不跟旅行团了,到这种地方,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思维水平如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难免会让人留下太多的遗憾。

25年前,我读马建的小说《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掩卷之余心存一愿,此生非去走一遭不可!

可惜在整整四分之一世纪的光阴里,我一直为各种琐事缠身,故延宕至几近花甲方才如愿以偿,这未免让我有点戚戚然。因为,“白头搔更短”毕竟有别于“恰同学少年”,无论是在精力、体力,乃至意志力上,前后两者皆相去甚远。但不管怎么说,我总算是在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和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留下了我的足迹。而令我最为自傲的是,我在这两个最高处,竟是一点“高反”症状也没有,犹如闲庭信步!

我曾在网上看到(也曾亲耳听到)很多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就是!我不太明了这话缘由何在,也不太理解其中门道,或许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上一篇:挑战与转型中前行的世界城市 下一篇:大都市职住分离的演化机理与改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