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话探究

时间:2022-08-02 11:52:52

探究,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但一直以来,似乎一提及探究,总有人便不由自主地将其与课堂对接,并把它规范成“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交流总结”等一套刻板的程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窃以为,课堂未必是探究的最佳渠道,而课外探究才是。虽然学生可从课堂中获得一些探究的基本知识,但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课内探究多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因此,笔者主张把探究的触角更多地延展至课外,引入真实而丰富的现实生活,且应倡导模糊探究。

模糊探究,即虽有目标,但并不刻意地遵循一套一成不变的程序,在探究过程的环节上可随时跳脱、增减、时间上自由、空间上灵活的一种探究形式。它以兴趣为驱动力,以生活为背景;它是“无为”式的、非功利化的探究。笔者以为,这种渗入自由气息的探究比课堂上刻板的模式化探究更具优势。

一、学生参与更主动

课外的模糊探究,可能是学生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拨而意犹未尽的后续研究,亦可能是兴趣使然的、自发的摸索。无论哪种情形,都是在兴趣驱使下的活动,因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会更强。

比如“做酸奶”一课。诚然,这样的活动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只能放到课后。我在执教的前一天晚上做了酸奶,第二天带到课堂上让部分学生现场品尝,在此基础上,我讲解了酸奶加工的过程和要领。学生听得相当专心,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下一节课时,我了解发现,近90%的学生做了酸奶,但当中有近20%的学生没有成功。失败亦是资源!我请酸奶制作成功的学生讲讲制作的过程,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分析他们失败的可能原因。通过讨论,大家得出了以下几种可能导致酸奶制作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使用了含其他成分的饮料类牛奶作为原材料,而非纯鲜奶;二是用于接种的是芦荟等风味的酸饮料;三是纯鲜奶加热后没有冷却到适宜的温度。

我启发学生控制实验条件做对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无须刻意遵循某种规范,而是采取类似‘一事一议’式的、灵活的探究策略,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通过探究,学生再次制作酸奶,均告成功!

二、时空更自由

教材中诸多探究活动,因课堂时间短暂、教室空间狭小、地域局限等因素导致无法在课内实施,所以,必须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比如“太阳钟”一课,要求学生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制作简易的太阳钟。很显然,教室内没有足够的阳光、充足的空地,因此,教师把这样的活动安排于某个周末的课外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室外空旷的场地、充裕的阳光以及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条件使得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制作太阳钟的经历让孩子们很愉悦,但之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假如想借助自己的太阳钟知道时间,那怎样才能做得到呢?于是,教师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用卡纸等材料制作陀螺型日晷仪或水平型日晷仪的方法,从而实现“地面”到“卡纸”“固定”到“活动”的转变。日晷仪制作成功后,我们又思考:这样的卡纸日晷一年四季都能使用吗?都能准确读出时间吗?等等。这些问题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更深层次。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来看,由行为把握的地面实物“太阳钟”,到表象把握的卡纸“太阳钟”,再到头脑中符号把握的四季“太阳种”的轮廓的描绘,这样螺旋上升的思考、循序渐进的实践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但这只有在时空相对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得以充分实施。

三、器材更丰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开展探究活动,器材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学校的器材往往只是在课堂上昙花一现,课后则入室进橱、束之高阁。鉴于此,学生开展课外探究必须向生活要器材。好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器材,尽管这些器材可能没有实验室仪器“专业”,但学生往往只要稍加改造,即可实现殊途同归之效。

比如学生在做酸奶的过程中,要将接过菌种的牛奶进行保温,那么就少不了保温装备。通过讨论,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1)利用泡沫保温盒。把装生日蛋糕的盒子洗干净,把奶锅放进盒中,然后用废旧衣物或废旧报纸等填满四周的空隙,盖上盖子,于是一个不错的保温盒便做成了;(2)利用保温壶。现在的旅游保温壶一般口阔肚大,选取合适大小的容器,让牛奶进行保温发酵,效果也很不错;(3)利用保温被窝。因为人体正常温度为37摄氏度左右,于是有学生想到利用被窝进行保温。只要做好防护措施,牛奶就不会洒出来,这倒也不失为一种绿色环保而又节能的方法……

总之,生活中的种种亲身实践与尝试,都可以理解为一种模糊的程序探究活动,尽管它并不像课堂上的探究活动那样中规中矩,具有鲜明的模式、清晰的步骤,但这种原生态的模糊探究,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有益的。笔者并不反对课堂中的“精致化”“格式化”的探究,但笔者认为,应格外关注、大力宏扬这种课外的模糊探究,更希望努力实现两者的交汇融合、优势互补,让课堂成为课外探究的萌芽,课外成为课堂学习的延展,将更多探究的触角伸及生活的四面八方,使生活成为学生探究的最广阔的舞台。

(责编 钟伟芳)

上一篇:“我像谁”教学设计与反思 下一篇:谈促进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