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体系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02 11:48:32

构筑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体系的实践研究

[摘要] 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确立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为实践服务、区域经济服务、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综合素质的养成,将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分阶段融入到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实训当中,为社会培养技能全面、素质过硬的高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职业技能

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学生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个教学系统,它本身是教学体系的一部分,是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关照下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为实践服务、服务区域经济、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在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要体现对“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的贯彻:着重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结构,使学生能适应广东省乃至泛珠三角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障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体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学习能力,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及心理素质,使学生通过动手获得实际经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和阐述。

一、确立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因此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所在的学院已将实践教学在整个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比例扩大为55%,充分体现了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为能力服务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

1.以就业为导向的岗位群的调研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要求所培养的高职高专人才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为深度了解珠三角及整个广东省对商务英语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和岗位群以及其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课题组对此通过以下的形式做了相关的调研。首先,我们对2005届~2008届的毕业生企业就业及岗位分布情况进行了问卷或走访形式的跟踪调查,并建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校友会”,随时更新反馈信息;其次,聘请了珠海市进出口商会,以及一些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行业协会的代表担任委员,成立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一线专家意见,收集有关信息;第三,组成专业调查小组,多次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专业调查;最后,派遣人员走访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的同专业院系,调查学习。

通过上述一系列调查发现,课题组所在的学院的两校区――广州和珠海是连接粤港澳与珠三角的纽带,遍布各种规模的涉外机构和企业。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提高了国内商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大批操作性和服务性较强的金融、保险、服务等涉外工作岗位也将吸纳更多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和2010年将在广州举办的“亚运会”将会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为珠三角地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较为广阔。下列岗位群被认为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外销人员、报关人员、货运人员、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涉外文秘。

2.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定位

针对毕业生所面向的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分析其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通过科学的归类分析发现,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熟悉国际贸易知识与业务,具备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同时,必须重视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除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创新意识、竞争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身心素质、吃苦精神、合作精神,以及事业心、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和教育。使毕业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

人才市场是高职教育的指南针。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对原有的实践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人文素质;商务运作能力+职业素质;创新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心理素质。注重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

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以职业逻辑建立的知识结构要求学习者采用完全不同于学科理论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是主张以职业主题为轴心,用职业来吸纳并整合学习内容,以实践为先导和主线,以‘在做中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学习。在实践中,知识与工作任务紧密联系,因而学生能够理解它的价值,并能有效的结合情景发现和解决问题。

1.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实践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规格对英语方面的要求为: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是指较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语言能力,各单项教学要求应接近或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的要求;“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是指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商务活动中能用英语比较熟练地进行交际。只有掌握扎实的语言技能,才能使高职高专的学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在涉外商务工作中有更稳、更快的发展空间。

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英语语言主干实践课程,在课堂上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并结合利用多媒体、语音室及语言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图片、音像、动画等直观教学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故事情景、生活情景中,有些学课程实践活动采用分组讨论、游戏、比赛等互动方式营造外语气氛,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除此之外,在各项语言能力进行单项训练的同时,为加强和巩固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设置了‘语言技能综合训练’这一特色实训课程。在课堂外,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如博客、QQ空间)及时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在课外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学生通过社团及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CCS英语之角、“GOODEN BAY”英文报刊等补充了课堂实践的不足,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

在语言能力实践的同时要时刻体现人文素质的养成。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职教育是以技术为主的教育,但这并不否定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展到今天,科学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受到了质疑,忽视人文价值取向的科学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倾向。所以,必须借助于人文教育,如军训、两课及第二课堂活动都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品德,通过人文教育使大学生真正认识科学的价值、创造的意义。这次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学生自发的组织捐款、献血,并为罹难同胞进行烛光悼念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对灾民的人文关怀。

2.商务运作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实践

熟练的商务运作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求职的优势和立足点。从人才市场的调研情况来看,多数外贸企业不重学历重证书,从业人员如:跟单、报关、货运、报检、外销等要持证上岗。因此商务实践课程的设置要注重与主要商务职业资格证的联系,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

在实践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等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并行,教师指导和学生独立策划与运作并行,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并行,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并行。在课堂教学方面,讨论式、模拟式、案例式、问题式等教学法综合利用使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加强;组织模拟实践,如在商务英语谈判课程教学中,课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公司经营方式进行活动;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对节假日的大型卖场参观,做市场调查,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商务原则变得具象化,较深奥的商务原理变得直观,从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利用商务单证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和商务综合能力实训室为学生营造仿真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践实训时间内,作好走进社会前的专业实战演习。在课外,邀请相关的行业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讲座,围绕专题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研讨。给学生专题讲授外贸跟单、商务单证等考证,讲授单证与跟单工作的具体要求及其业务流程,讲授现代企业职业素质要求,使学生对就业岗位有比较明确的认知;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分享企业工作经验,交流跟单工作的体会;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职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开展商务技能大赛、电子制单竞赛、迷你广交会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发现自身价值、找到学习动力、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一线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高职人才除了要完成岗位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参与现场组织管理工作。这也就要求了高职毕业生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有团队合作、责任心、沟通能力等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驱动力等。

3.创新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实践

创新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是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在商务英语第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当中,在学生已具备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商务运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创造性的运用,自如的应付来自外界变化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个性。在实践教学形式上通过假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初步体验未来的实际工作环境;以一年春秋两季的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在这个中国第一展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进行实践锻炼,实行工学交替。通过直接与外商交流,学生在专业技能和语言沟通方面都得到了综合提高,特别是对现场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锻炼了学生的应急反应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半年的毕业实习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实际进行创新,完成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任务。

虽然在前两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中,已着重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但考虑到他们初入社会,知识经验积累还不足,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认识和实际缺乏稳定的意识倾向。为此,要相应的通过心理咨询开展适应性教育,帮助学生调整社会交往中的心态,提高对自我的认知,树立自信;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想、能力、机遇之间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择业的竞争压力。

总之,在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更要强调贯穿实践教学始终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高职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内容,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广阔空间突破统一、刻板的培养模式,从而发掘学生的专长,使创造型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2]任秋会等:用高职教育理念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3]吴林根.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6

[4]王蓉梅: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5

[5]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学习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6]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上一篇:对经济史研究方法的再认识 下一篇:建设个性化商业步行街的意义与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