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时间:2022-08-02 08:19:23

谈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摘 要】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很多年了,回首几年来的教学经历,我深刻意识到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方法;学习

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很多年了,回首几年来的教学经历,我深刻意识到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

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字词基础和水平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深深得体会到要想提高字词水平就要养成两种习惯:一、把工具书当作老师,勤翻工具书;二、多向生活学习。

1 拥有工具书 ,勤翻工具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高字词水平必须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我规定每个学生应配备《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文翻译书》等工具书,养成不懂就查的好习惯。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以及文言文重点词语的含义,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准确性,还使学生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读书时,遇到生字新词定要查词典,还要把其整理到“字词专用本”上,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去翻词典,翻积累。真是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逐渐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往对字典枯燥乏味的旧印象基本被扭转过来,特别是学习成果的逐渐显现,使他们真正从心理上开始接受。

2 多向生活学习

语文学习并不是死啃书本,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提倡学生应向各行各业认真学习,多参与。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总有同学反映不知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做阅读题时找不到方向不知如何下手,同学们的困惑恰恰是我们教学重的重点,在阅读教学和能力培养中,我始终坚持这样的教学流程即先预习解决字词障碍,疏通文意,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上分组讨论交流质疑,解决问题。第三,课后总结写出报告及心得体会。在这样的阅读学习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篇文章有行文的重点,一篇课文有训练的重点,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依据学习的重点而质疑问难。这样既能锻炼思维又能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一篇文章,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的目的却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有的问题学生通过读书,能自行解决,对于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一般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小范围的讨论,学生往往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提出“怪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稳妥地处理,不能打击其质疑的积极性,熄灭其“灵感”的火花。

积累、模仿、探索、创新,铺就了作文成功之路。积累是作文成功之路的基石。因此说,作文,从积累开始。

1 积累素材,使作文言之有物。

首先,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花鸟虫鱼、自然风光、人际关系、社会风貌等,还有你面对自然、生活、人生的感悟,你在审美和创新上的思想火花,所有这些,都是入文的材料。以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理解、提炼生活,何愁写作时无米可炊?积累生活的最好办法是写日记。叶圣陶先生说:“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自己种种要写的,这才可以使自己写作越来越强。”因此,我们除了让学生每学期写八篇作文外,还规定每人每周至少写两篇日记。记录生活的点滴,并且我注意指导他们既要有事又要有感,抓住细微感触,才能体察到生活的真谛,才能在作文中言之有物,感情充沛。

其次是从阅读中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能开阔眼界、充实思想、丰富学识。书本知识可以逐步化为自己笔下的写作材料。许多作家作品旁征博引,知识面广,肆恣,就得益于他们丰厚的学识积累。我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散文或短篇小说,并随时做好读书笔记,将读书中领悟道的人生体验,人生道理及时整理下来,假期则要求读一些长篇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文学书籍,还要求读一些关于科技方面的刊物,像《自然与科学》、《十万个为什么》。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开学后,我没有急于学习新课文,而是拿出一定的时间给同学们,让他们广泛交流假期读的书籍,从而使大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学期下来,每位同学都有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

2 积累语言,使作文言之有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无奈的是词语的匮乏,难以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采取每天解决“两个一”的办法,即每天先了解“一”个词的意思,然后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至今,学生的“词语集锦”一栏中已收入了600多个词语,日益增多的词汇量使学生尝到了甜头,每天的“两个一”也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好习惯。

有了丰富的词汇,仅仅解决了作文过程中一小部分问题。

要想使文章妙笔生花,还应当多摘抄妙语佳句,精彩片段,并做到熟读成诵,看书不能走马观花地翻一遍了事,于是我把那些精彩的段落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把它们深深地记在心里。每读完一篇好文章,我都要求学生把作者的成功之处和自己的感想记在读书笔记上。时间一长,这些句子就不由自主地在学生笔下流淌和升华。有位学生写到:“当我因考试失败而意志消沉时,拿破仑的话‘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败屡战’,又重新点燃了我心中那簇将息的火苗;当我学习懈怠时,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又使我重新拿起了笔;当我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时,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又让我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3 积累构思技巧,使作文言之有序。

构思创新,但须先入格。课本中有许多构思方面的知识值得借鉴。就局部而言,有开头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点题的方法等,就整篇文章而言,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上一篇:音乐课上的“伙伴”教学法初探 下一篇: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