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之夜》创作自叙

时间:2022-08-02 07:31:47

《狂欢之夜》创作自叙

2006年年初,我接受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委约,为国交及中央乐团成立50周年庆典音乐会创作了一部管弦乐序曲《狂欢之夜》。该作品是这场音乐会唯一的一部委约作品,于7月22日在北京音乐厅首演。

这部作品从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开始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快板使用了同一个材料,即云南民族音乐中的《阿细跳月》,而中间部分的材料,则是京剧曲牌《万年欢》。其整体结构类似一个带“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作品的和声运用是比较新颖的,完全摆脱了大小调功能体系和民族和声调式体系的音响。其和声基础来自于一个六全音音列,其中还混入了五声音列的因素,这就使得该作品的声音在某些方面与法国印象派作品相似(顺便说一句,作为作曲家和教师,我对法国印象派作品的研究颇有心得,有关于此,当另有专文论述)。虽然和声有相似之处,也确实有所借鉴,但作品本身的人文背景依然清晰地显示出其内在的中国风格。说到复调技术,作品第一段的中间部分,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小赋格曲,大提琴的快弓演奏出赋格主题,然后,以大六度音程依次在中提琴,第二小提琴和第一小提琴出现,与此同时,赋格对题也以此顺序出现在主题下方。赋格曲的呈示部被弦乐组的滑音打断,其后在木管组演奏出一个由该主题构成的、八件木管的“紧接模仿”――这是一个吵吵嚷嚷又不失幽默的风趣的片段。就我个人而言,这部作品最具有特点的,是它的配器。音色的运用其实最能显示出作品的时代气息。我个人认为,传统管弦乐配器法的基础,是所谓的“混合音色”,这是与传统功能和声有密切关系的管弦乐队写作方式。而近现代则逐渐演变为以“音色对比”为基础的管弦乐队配器方式(强调一点:这纯属个人心得,未经学术认证),虽然两种方式在不同的时代的创作中互有渗透,但我们确实能够从不同时代的作品中清楚地感受到这种演变。这部作品的配器基础,正是所谓的“音色对比”。技术细节勿庸赘述,听觉的结果,确实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五光十色”的感觉。

作品完成之时,恰逢著名作曲家陈怡作为首位国家特聘的“长江学者”来院讲学,她在看过作品之后,称其中的某个片段的写作(例如中间段落弦乐队以不同音色齐奏“万年欢”)属于典范性的,称作曲家非常富有管弦乐队写作经验,也对乐谱中的某些记谱问题给予了相当中肯、相当细致的建议。国交常任指挥家李心草先生对作品精准的理解和把握令人叹服,国交全体演奏家对作品的适应能力和表达能力当属一流。

上一篇:我写《边寨素描》 下一篇:陈哲刮起“土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