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教学因素,创设适宜教学情境

时间:2022-08-02 07:11:00

利用课堂教学因素,创设适宜教学情境

摘 要: 情感是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效开展的思想基础和保障。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看、评议情境,进行问题解决的模拟表演过程,从而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把握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性教学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初中生学习情感的有效激发,有助于有效教学活动的深入推进。作者结合情境性教学策略要求,就如何实施情境性教学推进教学活动进程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情境性策略 教学情境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具有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在情感和心灵世界。初中生作为处在人生发展特殊时期的学习群体,内在学习情感上表现出积极性、能动性等特点,认识发展上表现为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等特点。同时,初中生对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矛盾性的教学情境或氛围,充满能动、积极的学习欲望和探知情感。教育学指出,情境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看、评议情境,进行问题解决的模拟表演过程,从而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把握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情境性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能够对学习主体能动情感的有效激发,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学效能的显著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情境性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借助于丰富的课堂教学因素,对教学因素进行有效“加工”,设置贴近教材实际,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实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对教学情境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面我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教研体会,就利用课堂教学因素,实施情境性教学,推进教学活动进程,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抓住数学应用特性,设置生动性教学情境

数学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学科,生活性,是数学学科的根本特性之一,现实生活中,都能够找寻到数学知识的“影子”。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对现实生活、贴近自身实际的学习内容或问题案例,充满亲切感和能动性。因此,在情境性教学策略的运用中,教师要始终抓住数学学科生活应用性特征,遵循初中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特点,设置出生活性、趣味性、操作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适宜教学氛围中,实现学习能动特性和探知潜能的有效激发。

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中,教师抓住现实生活中应用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典型事例,向学生展示“如图所示的折线ABC为某人从甲地向乙地打长途电话需付的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问通话7分钟需付的电话费为多少?”生活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性,从而在积极情感驱使下,能动地参与学习探知活动。

二、利用初中生好奇心理,设置问题性教学情境

好奇,是学生能动探究实践、主动思考分析的生动表现。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问题案例的解答活动。同时,问题教学已成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品质培树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情境性教学策略运用中,教师应注重问题案例的质疑特性,发挥问题案例的概括特性,将学生好奇心充分“点燃”,根据教学内容要义和重难点,设置问题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知解析问题性教学情境中,学习能力和素养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激发初中生好奇质疑的学习心理,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内容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对全等三角形定义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现在老师有一问题,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全等三角形呢?”此时,学生群体结合所学内容,有的给出肯定的答案,有的持否定的观点。此时,教师“借势”引导学生进入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新知教学中。这样,学生在问题性的教学情境下,探知欲望更加强烈,为有效教学活动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激发初中生质疑特性,设置矛盾性教学情境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未知事物或已知问题,充满“疑惑”之心,是学生质疑能力、反思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初中数学教师要抓住初中生质疑、疑惑的内心理特点,在情境性教学策略使用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要义,设置具有矛盾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点燃”探析激情,增强反思意识,从而实现反思辨析能力的有效锻炼。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学生质疑的特性,有意识地设置“从正方形的铁皮上截去2cm宽的一个长方形,余下的面积是15cm2,则原来的正方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问题案例的解题过程。学生在分析探知解题过程中,产生了“该问题解答时缺少了前提条件,就得出结论”疑惑,此时,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就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剖析解题活动,从而为教学活动效能的提高打下基础。

总之,情境性教学策略的运用,为激发初中生学习情感提供了条件。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紧扣学生、紧贴课堂,设置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教学情境,让初中生在各种不同教学情境中,实施有效学习活动,提高教与学活动效能。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苏科版.

[2]王敏.创设问题情境,提升教学实效性.

[3]孟索娅.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与教学有效性研究.

上一篇:新课改视野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析 下一篇:如何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