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关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模式及幼林的抚育

时间:2022-08-02 07:09:08

庄浪县关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模式及幼林的抚育

庄浪县位于六盘山西麓的关山脚下,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地处东经105°46′15″~106°23′,北纬35°03′23″~35°28′26″,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1405~2857m之间。县内年平均气温8.1℃,年均降水量480左右,1月份平均温度-5.5℃,年极端最低温度-23℃,≥10℃的有效积温2600~3200℃,年均日照时数2179小时,无霜期160d。县内的总人口43.2万人,其中90%人口的饮水是由近十多年来建成的“人饮工程”提供的,而水源就处在关山的20000hm2天然林区。但随着近年来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等多种原因,森林资源逐年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流泥沙逐渐增多。因此,保护好关山的水源涵养林和林区的植被是关系到40多万人饮用水的大事。为此,我们主要通过大力开展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法,恢复森林植被,增强关山区的蓄水保土功能。

一、关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模式

1.模式适宜条件

模式适宜的区域位于六盘山西麓的关山区。区域山地平缓,海拔1860~2805m,平均坡度25°~30°,最大冻土层1.52m。土壤以山地灰褐土为主。植被为草原地带,落叶阔叶次生林,主要有油松、落叶松、侧柏、山杨、椴木、白桦、刺槐、旱柳、麻栎、沙棘、蔷薇、沙蒿、梭梭等。干旱、寒冷时关山区造林绿化的最主要限制因素。

2.技术思路

本区域林牧、林农矛盾比较突出。因此采用先造后封的办法。在平缓地段营造针阔混交林,而在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地段营造乔灌草混交林。在整地过程中尽量保留天然阔叶林树种和灌木,在不需要人工措施就能复壮的区域,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方式进行。

3.主要技术措施

(1)加强现有的植被管护,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在有天然下种和萌蘖更新能力的疏林地、采伐迹地、灌木林地采取封育的方式,恢复天然植被。可用水泥桩固定铁丝网的办法设立围栏等设施,严禁人畜危害。

(2)造林

1)整地。除山地陡坡、水蚀和风蚀严重的地带采取穴状整地外,其它地段一律采取带状整地。整地的时间一般为造林前一年的秋季或雨季进行。

2)树种选择。选择喜光、耐干旱、抗旱的华北落叶松、油松、云杉等为主栽品种,配置耐寒、抗旱、耐瘠薄、根系萌生能力强的栎、桦、山杏、沙棘等为伴生树种。其配置的比例为针叶树50%、阔叶树20%、灌木30%。阴坡应加大针叶树的比例,阳坡应加大灌木的比例。

3)造林方法。主要采取植苗造林,辅以播种造林和插条造林。造林以春季为主,在下雨的季节也可进行。造林密度为2×2m、3×3m。

4)抚育管理。在造林后的雨季进行松土除草,一般连续进行3年,对当年成活率差的地块应在秋季及时补植、补造。造林结束后,要加强病、虫、鼠害的防治,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

4.模式成效评价

本模式已在六盘山区域的次生林缘区广泛地应用推广。由于技术简单明了,易为群众掌握,很有推广价值。目前不仅显示出较高的生态效益,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水库淤积的缓解和人畜饮水的保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保护了年产值近百万元的蕨菜资源及药材、植物种、野生动物资源等,为本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贡献。

二、幼林的抚育与管护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说明了造林后抚育和管护的重要性。因此,要使栽植的树木活得多、长得快、长得好,及早地成林成材并达到预期的造林目的,必须对林木实行精心地管护。

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幼林抚育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松土、除草、排灌、施肥等。

(1)松土除草。一般情况下,松土除草要进行到幼林全面郁闭为止,大约需3~5年。在1年内松土除草的次数,要根据幼树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当地具体条件而定。造林当年就要松土除草,通常第1、2年2~3次,第3、4年1~2次,以后再根据草灌及林木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要松土除草。松土除草的时间为春夏两季,即是幼树的生长季节,也是草灌茂盛、危害最大的时期。雨后天晴或烈日下及时地除草,效果较好;秋季除草,应在草灌结籽以前,以减少来年草灌的滋生。

(2)排灌与施肥。排灌与施肥是直接改善林地土壤水肥状况,促进林木丰产的积极措施。灌水一般采取较为粗放的漫灌法。灌水后,应及时地覆土和松土,防治土壤板结,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灌水效果。对于雨水过多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林内要修好排水沟,雨季及时检查,及时排除渍水。林地的施肥以长效肥料为主。用材林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

2.幼林管理

幼林管理是通过直接对幼林进行人为控制,以改善它们的生长条件,从而保证人工林的稳定性,包括平茬、除蘖、抹芽、修枝等。

(1)平茬。平茬就是截去幼树的地上部分,使其重新萌生新枝条,培养成优良树干的一种抚育措施。平茬时,要贴紧地面,不要留桩,工具要锋利,切口要平滑。平茬后,最好覆土,防止茬口冻伤及水分的损失。平茬的时间一般在早春进行。

(2)除蘖。杨树、刺槐、泡桐等造林后(或截干造林时),常会从干的基部长出很多萌蘖条。这些萌蘖条既影响主干的生长,又消耗了大量的养分。因此,在造林后的前几年内,应尽早选留一个生长健壮、干形停通直圆满的主干,将其余的萌蘖条去掉。除去以后,都要培土,以抑制萌条的再发生。

(3)抹芽。具体的做法是:当幼树的树干萌发嫩芽尚未木质化时,将树干离地面一半的嫩芽抹掉。抹芽可防止养分散失,有利于幼树往高生长;同时还可避免幼树过早修枝,既省工又可改善树干的质量,培育无节良材。

(4)修枝。对于分枝多或直干性差的树种,如刺槐、泡桐、苦楝等必须做到及时的适当修枝。修枝的树龄以造林后2~3年为宜;强度在幼林郁闭前后约为全树高度的1/3~1/2,随着树龄的增长,修枝强度可达2/3。修枝的时间一般为晚秋和早春。

3.幼树管护

幼树管护是造林后为保证造林成活成林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包括封山育林,防火,防治病、虫、鼠害,防治寒害,日灼等。

(1)封山育林。在造林后2~3年内幼树的平均高度达到1.5m以前应对新造的幼林进行封山管护。其主要内容是防止人畜的各种破坏活动,如放牧、打柴、割草等。另外,建立健全护林组织,严格执行护林制度。

(2)预防火灾。建立健全防火组织,订立各种防火制度,严格控制火源,在林区的最高点架设望台,加强巡逻。另外,在造林时应营造阔叶混交林或针叶混交林,并开好防火线和营造防火林带。

(3)防治病、虫、鼠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积极消灭的方针,采取各种预防保护措施。如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管理,改善幼树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卫生状况;人工繁殖放养益虫;人工培养喷洒菌类等生物防治;悬挂杀虫灯、粘虫板、诱虫带、性诱剂、糖醋液等机械防治;药剂和人工捕杀为辅等综合防治方法。

(4)防治寒害、日灼等危害。为防止冬春寒风吹袭,造成苗木失水过多,引起叶、芽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应在秋末冬初进行埋土防寒。对容易造成日灼危害的树种,除注意树种的合理搭配外,还应避免在盛夏高温季节进行除草松土等。

上一篇:增加养羊效益提高绵羊繁殖能力的13种方法 下一篇:水稻高产攻关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