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培养浅探

时间:2022-08-02 06:47:58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培养浅探

摘要: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理解题目,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引导他们拟定方案,培养推演的习惯;引导他们执行方案,培养书写的好习惯;引导他们及时回顾,培养他们反思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解题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教学,而对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却有所忽视。测试中发现不少学生的扣分之处往往并不是知识与方法的问题,而是由一些不良的解题习惯所致.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呢?现以波利亚解题表的步骤为标准将此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题目,培养审题习惯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理解题目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题目都没有理解就进入解题过程,所有解题的努力都将是白费的,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前,一定要引导他们重视对题目的阅读和理解,要力求充分地把握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和未知以及求解对象等信息。理解题目具体包括:认真读题与思考、联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已知条件、欲解决的问题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注意挖掘已知条件、图形等中的隐含条件;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等方式发表个人的想法,多设计提问,如:“已知中最关键的是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你联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等.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与示范。教师的引导与示范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但切不可越俎代庖,将本该由学生完成的任务和环节代替包办,应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读题、钻研、探索,逐步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二、拟定方案,培养推演习惯

解题其实就相当于社会生活中解决一件事情。在实际生活中,要解决一个事情,总要对这件事情作充分的调研分析,然后据实作出一个解决的方案。这个方案不一定要书写在纸面上,更多时候在心里。办事者在办事前心里总有一个预案,这就是他的方案。解决数学问题也是一样的,在审题之后根据题目条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推理、演算是解题的重要一环,这一步决定着下一步方案是否能顺利实施、问题是否能够成功解决。不少学生在解题时看到会做的题目便沉不住气,急于求成,恨不得一步登天,结果推理、演算出现差错;或者推理、演算步骤的跳跃性过大。有些学生重视计算而轻视证明,认为只要算对就行,实际上推理、论证部分往往是题目的重中之重,不仅应重视结果,更要重视探索此结果所经历的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体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感受。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就具体的题目,强调推理、证明与计算必须步步有据,该写的步骤一定要写出。

三、执行方案,培养书写习惯

书写是解题得以呈现的关键一步,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相应的规范化解答,格式规范,解题过程条理要清晰、严谨、完整。规范化的解题书写既是一种习惯,又是一种基本能力和学习态度,应从平时抓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板书规范、书写工整;在批改学生作业时,要严格要求,发现不规范之处及时指出并要求其及时改正,以防止重复出现。只要能坚持,一定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化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学生将来也很有意义。一个青年人,有良好的规范书写习惯,也往往会有严谨的作事风格,在步入社会时往往能赢得更多的赞赏和尊重,为其未来的人生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小学数学教师都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规范书写习惯。

四、及时回顾,培养反思习惯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诚然,新知识并非无本之木,无基之屋。常常温习旧知识的人,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会比较容易。而且旧知识中往往又蕴含着新知识,温习到一定时候,还可以不自觉地发掘新知识。如此一来,还可以培养起学术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数学学科的学习尤其如此,特别要注意回顾。

回顾是数学解题后容易忽视却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对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法与过程的反思能够提高做题的效率。不少学生在题目解完之后就万事大吉,不愿再花点时间对做过的题目加以回顾,误认为题目做得越多越好,而忽略做题的质量与效果。实际上,对题目的反思,不仅仅是简单的回顾或检验,而是引导学生由问题的结构特点,通过对解题思路、解题途径的反思,提炼解题方法,解释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思想与规律,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解体之后的反思环节,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方面的思考以及重视提醒学生多做错题目的原因分析。

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助之成功,而坏习惯则致之失败。良好的解题习惯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内容、方法与意义等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运用。当然,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习惯,贵在坚持,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学生应注意坚持操作。只有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1] [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忠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J].甘肃教育,2003,(3):39.

[3] 陈录章.浅议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5,(6):44-45.

[4] 张丽霞.剖析错解原因,培养良好解题习惯[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2006,(7-8):42-43.

上一篇:教学情景创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一篇: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