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02 04:26:54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因素,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企业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创造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安全环境,为旅客和货主提供客便其行、货畅其流的运输安全环境。铁路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1.1铁路安全生产是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路运输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既在于铁路客货位移产品的适销对路,又在于客货位移的安全高效。这样一来,才能形成和展示铁路的核心竞争力。

1.2铁路安全生产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

铁路作为第三产业,是直接为旅客和货主的运输需求服务的。在这种服务中,铁路职工必须体现出对旅客和货主的人性化服务。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旨,突出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注重人文关怀,处处体现尊重旅客货主,为旅客货主提供优质的服务,并通过铁路自身的作为,为旅客和货主创造团结、和谐、友善的安全环境。

1.3铁路安全生产是铁路职工作为的集中体现

铁路作为联动性极强的企业群体和诸多工种群体,能否协调融合、能否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的质量,也直接反映出铁路职工的整体作为。在这样的情况下,铁路运输企业要为旅客货主创造安全的位移环境,必须依靠运输设备的安全可靠,必须依靠全体职工的责任心和作为。应该说,在全路200多万运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铁路运输实现了“确保安全、满足重点、平稳有序、良好服务”的目标。这既得到社会公众的良好赞誉,又显著的提升着我国铁路的核心竞争力。但铁路运输尚未完全做到安全可控。除了设备故障频出之外,还有因职工技术不精、责任心不强而形成的行车事故。据近几年的统计,全路因职工违章违纪造成重大行车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4%,2012年全路由于职工违章违纪造成的险性事故占事故总数的48%。说明现场作业中违章违纪问题十分突出。要消和减少违章违纪事故的发生,就要认真分析、研究与违章违纪的直接和间接的因素,就要以科学的态度,注意在实践上进行调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以防范和克服。

2铁路运输安全因素分析

2.1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

行车工作中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对安全生产有足够重视,充分认识运输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在安全的基础上做好运输生产。在运输组织中,以安全生产为主,安全是保障行车工作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安全的规章制度是提高运输效率的有力保证;若万一事故发生,则应该积极吸取经验教训,从自身工作中找出不安全因素,彻底研究事故的根源,以防范事故的再次发生。

2.2指挥技术方面的原因

行车组织技术是做好运输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清楚了解列车运行的全过程以及规章制度,自觉的按规章制度组织运输,及时准确的处理问题,减少各种违章违纪现象的发生;平时加强锻炼处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学习及总结经验,特别要加强对特殊情况的处理经验。

2.3安全管理方面的原因

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思想教育,技术训练和生产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在安全生产组织方面,加强监督检查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在职工技术教育中不但注重业务学习,更应加强安全教育,训练对判断、处理各种有关行车的问题的能力;建立健全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运输方案及事故预案。

2.4其他方面的原因

除了上述安全因素以外,铁路运输安全因素还包括设备因素、规章制度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社会治安和路内外协作等不利因素。铁路行车设备要经常检查维修,发现有故障时,必须停止使用,并且要有完善的养护、维修的规章制度。

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策略的建议

3.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3.1.1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重点在于抓好政治理论教育和强化安全教育。通过政治理论教育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把爱党爱国爱岗之心倾注在本职工作上勤奋敬业,做安全生产的好工人,严格按标准化作业,从而强化安全管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通过安全教育使职工明确安全的地位和作用,认清安全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声誉。

3.1.2规范作业标准

根据岗位规范要求对不同的岗位职工进行全面培训,培养职工技术素质和安全素质,使之掌握有关安全操作要求和基本技能。同时,为了适应岗位的需要应对职工进行有关技术、业务和安全方面的适应性培训,主要包括安全关健培训、标准化培训以及紧急应变能力培训等。

3.1.3强化激励机制

通过对安全生产中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造成先进光荣的气氛,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职工为安全生产做贡献的热情。

3.2加强行车规章制度管理

铁路行车规章制度是铁路运输企业为了安全、高效地完成其运输生产任务,用来约束其生产经营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加强行车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2.1科学合理制定规章制度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设备性能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详细测算,充分论证,科学制定行车规章制度,使之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行车规章制度必须作到科学制定,贯彻畅通,规范管理,落实到位。

3.2.2规范行车规章制度管理措施

行车规章制度通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双签认制来颁布实施,从而有效地规范了各类行车规章的管理,达到规范管理,有序可控,责任落实,程序清晰,内容全面,真正使行车规章制度成为安全生产的依据和行为准则。

3.2.3建立规章制度管理考核办法

管理部门应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从归口管理、档案化管理、行车规章制度的有效性、行车规章制度的配备以及行车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进行考评,对不满足要求的必须纳入考核并及时给予调整。

3.3加强行车设备管理

铁路运输设备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物资基础,其技术状态和质量状态直接影响到生产安全,质量良好的设备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设备隐患是对安全的最大威胁。提高设备管理质量主要在于做好以下三点:

3.3.1正确合理的使用设备

合理使用设备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错误的设备使用方法能可能加剧了设备的损伤,更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3.3.2设备的养护维修

设备的养护维修包括日常和定期保养维修两种。日常养护就是观察设备运转情况,经常润油擦拭,适时检查测试,及时调整,消除隐患,减少磨损和损坏,保证正常运行;定期保养维修可以预防设备问题的发生,有效地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3.3.3引进安全生产需要的先进设备,特别是安全监控装置

为职工保障行车安全,提供监测、检查、诊断等科学依据,促使职工快速、准确、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把职工的安全素质提高到科学创新的基础上来。

3.4建立完善的局、段、班三级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逐级负责制,坚持分层次管理,使每一级的干部、每一个岗位的职工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主要表现在:

3.4.1各铁路局、站段和班组要在准确掌握有关行车设备、作业程序、岗位性质的基础上,反复调查研究各项作业规定,编制出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

3.4.2结合铁路特点,以安全为根本、效率为前提、效益为目的,根据设备变化、现场实际和观念更新,及时修改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3.4.3将所有规章制度办法按类别、工种、过程分解到各岗位,将关键的规章制度纳入各工种岗位作业标准的每一项作业程序中。

3.4.4各级管理干部按照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技术要求的规定,对职工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把规章、标准落实到班组,安全才能真正稳定。

参考文献:

[1]崔玉贞.徐沛铁路运输安全的实践与探索[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3):39-41.

[2]吕春娟.加强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途径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6):51-52.

上一篇:铁路路基填料分类深化研究 下一篇: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