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02 02:07:09

蓝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根据试验研究与应用,总结了山东省沂蒙山区蓝莓(Blueberry)引种栽培成果,介绍了蓝莓园地选择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与授粉品种配置、整地与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

【关键字】蓝莓;优质;丰产;栽培

蓝莓(Blueberry)为杜鹃花科乌饭树属(Vaccinium)多年生落叶灌木果树。果实为蓝紫色小浆果,甜酸香爽,风味独特,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蓝莓果的花青素含量居果蔬之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癌等保健功效,是近几年在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第三代水果,也是国际粮农组织确定的五大健康食品之一。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2005年开始引种试栽蓝莓,目前,全市蓝莓栽培面积已达400hm2,并摸索、积累了一套蓝莓高产优质裁培管理技术与经验,实现了栽后第二年见果,第四年进入盛果期。三年生都克蓝莓,666.7m2产量1119kg,四年生666.7m2产量1591kg。

1.园地选择与土壤改良

蓝莓是嫌钙植物[3],建园要选择土层深厚、有浇水条件的酸性土壤,要求坡度在25o以下,土壤pH值4.0~4.5,土壤游离Ga2CO3

2.品种选择与授粉品种配置

按照适地适树原理,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生产条件的优良品种。经过近年来的筛选、驯化,在沂蒙山区,以北高灌的都克、日出、北陆、蓝丰、喜来等5个品种表现优良,可大力推广发展。

异花授粉能有效提高蓝莓产量和质量。据调查,异花授粉可使高丛蓝莓的坐果率从67%提高至82%,兔眼蓝莓从18%提高至47%,因此建园时要合理配置授粉品种。蓝莓种值园内,一般要配置2个以上品种相互授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为(2~3)∶1,即主栽品种2~3行,授粉品种1行。

3.整地与定植

根据近几年的试验探索,蓝莓以1.5m×2m或lm×3m的株行距栽植为宜。栽植前,全面深翻60~80cm,施足底肥,666.7m2施腐熟农家肥10m3、磷肥60~80kg;栽植时,选择2~3a生根系完整、枝干粗壮的大苗,挖40cm×40cm的坑穴,每株施泥炭2kg。苗木栽植后浇水踏实。

4.土肥水管理

4.1土壤管理

蓝莓的根系纤细,没有根毛,分布较浅,因此对土肥水要求严格。土壤疏松湿润、透气性好是蓝莓正常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果园宜采用树盘覆草的方法,保墒除草。实践证明,树盘覆草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缓冲土壤温湿度的骤变,保护根系,同时有利于使土壤pH维持在偏酸水平,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减少缺素症,抑制杂草。

4.2浇水与追肥

当土壤含水量不足时,应及时进行灌溉。近年来,柏林镇蓝莓基地采用滴水浇灌,每亩蓝莓可节约用水600m3,节水率达70%,同时通过滴灌还能将可溶肥料直接滴到作物根系发育区,使肥料利用率提高15~25%,蓝莓增产20%左右。蓝莓是寡营养植物,树体对氮、磷、钾等元素需要量很低,因此施肥时切忌一次施入量过多。蓝莓对铵态氮肥的吸收比硝态氮肥的吸收要好,因此追肥提倡使用硫酸铵,并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

5.整形修剪

幼树整形修剪主要是促进树冠尽早形成。一般栽后第2年以促进扩大树冠,增加枝量为主;第3年修剪主要疏去基部弱小枝、病虫枝,保持树冠直立,以保证结果后果实离开地面,株产控制在1kg左右。栽后第4年进入丰产期后,主要疏除内膛枝、弱枝、病虫枝及根蘖,对一些多年结果枝组及时进行回缩更新。对于直立型品种,疏除树冠中心部位的枝以使树冠开张;对于开张型品种,需剪除下部的放射状枝,重剪弱枝,以促进形成壮枝和产生较多的叶。

6.病虫害防治

蓝莓的病虫害主要有僵果病、茎溃疡病、枝条枯萎病、叶斑病、病毒病和蚜螨、象甲类、果蛆虫、叶蝉及介壳虫等。其防治方法,主要是在休眠期进行清园,清除园内的枯枝落叶,结合土壤深翻,把一些病叶及虫卵清除,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在生长期及时喷洒杀菌剂与杀虫剂,可有效防治和控制蓝莓的病虫害。冬季蓝莓受冻易发生抽条,可采用冠面覆草等进行越冬保护。

7.采收处理

蓝莓成熟后,应及时进行采收。同一植株,蓝莓成熟期不一致,一般从6月底延续至8月初。因此蓝莓成熟后应及时分批采摘。蓝莓浆果成熟期间,易招鸟类啄食,可分片用尼龙网遮罩预防。采摘后按大小分级,精美包装。分级包装的果实,可直接进入市场销售,也可预冷后储存于冷库中,或进行速冻后销售。

上一篇:洞内超前管棚出洞施工技术 下一篇:浅析集中供热采暖系统的故障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