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之咏 第12期

时间:2022-08-02 01:31:04

东晋陶渊明尤爱菊,吟咏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传世名句;而唐朝人甚爱牡丹,白居易的诗句“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就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观花的盛况;北宋周敦颐独爱莲,故《爱莲说》流传至今。质朴,悠然中含率真;牡丹大气,富贵而华丽;莲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各花入各眼,各有千秋。而我则对竹情有独钟,尽管它没有隐逸的田园气息,也没有牡丹高贵的皇家风范,更没有莲花一尘不染的仙道风韵,但我还是被它独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吟诵着清代诗人郑板桥的《竹石》,我情不自禁地踱进了奶奶屋前的小竹林。阳光投进竹林,竹叶映射成无数个“个”字的影子,就像在院墙里练书法。竹叶随着阳光投射角度的变动,写满一侧之后,又换到另外一侧的空白之处开练,煞是有趣。这应该就是“竹影摇窗”的诗意吧。

春雨洗过大地之后,春姑娘悄悄地走进小竹林,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竹苞,一根根竹笋纷纷探出头来,笋尖上的小叶片左右分开,宛如天线般接收着春的讯息。一阵风拂过,修长的竹子随着风儿的节奏欢快地摇摆,犹如一群身材高挑的绿色精灵在舞动,唱起了“沙沙沙”的春之歌。送走春风后,竹子又如数列挺直腰杆的侍卫,不辞劳苦地为音乐盛典保驾护航!春雨见此,也赶来凑热闹,她舞动着如丝的纱裙在竹林里忽前忽后地跳跃。雨点仿佛是鼓点,清脆地在竹林间回响!什么音乐如此动听?藏在地下的其他小竹芽按捺不住好奇心,争先恐后地掀开“被子”——竹叶,现身竹林音乐会,整个竹林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竹子不仅是坡眼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精神伴侣,也是郑板桥眼中经历风雨的“但闻人间疾苦声”的象征物,它更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每到夏天,爷爷都会到小竹林里砍几根竹子,去头去尾,晾干后捆扎起来,做成竹筏。爷爷靠它在鱼塘里自由漂行,实现了水上漂的梦想。那些做竹筏余下的竹筒,爷爷拿来做成了几个大烟筒,足够他在鱼塘边“咕噜咕噜”抽个痛快;竹料则做成了家里常用的竹筷子和箩筐;枝叶还可以扎成大扫把。你瞧,竹子多实用!

竹子的价值,奶奶最清楚了。如果你看见她老人家弯着腰走进小竹林,在春天,那一准是看雨后春笋长了多少,盘算着什么时候找人来收货,因为脆生生的竹笋是酒家里“吃货”们的最爱;在夏天,一准是看留下的春笋长成毛竹没有,盘算着要找多少人来,才能砍完这些毛竹,然后卖给纸厂做原材料;在秋天,一准是想砍下一大堆粗细不一的竹子,把它们制成猪笼、鸡笼、箩筐、撮箕、扁担等农具,然后赶在秋收前拿到集市上卖;在冬天,奶奶一准是要给她的宝贝竹林培土护肥呢。村里的老太太都有一个移动的、能生钱的“银行”,就是过去常说的“鸡屁股银行”。不过,奶奶除了这个,还有一个不动的“银行”,就是屋前的“小竹林银行”!

竹子从不挑剔成长环境,从不追求鲜艳的颜色和浓烈的香气,从不在乎是否能得到文人墨客的赞美和咏叹。它们在村前屋后自然成长,只为给人间带来片片浓荫和绿色。它一心向上,只求物尽其用,默默地为社会做奉献。这些,不但是我对竹子的咏叹,也是我努力追求的境界。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山心镇

第二中学1105班

上一篇:七言绝句中的时空感 下一篇:苦行亚洲腹地的“大篷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