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中的时空感

时间:2022-09-02 05:13:49

古典诗词很善于捕捉诗意、创造气氛、描绘意境。特别是那些优秀的绝句,寥寥二三十字,写出强烈的、立体的时空感,写出生活的广度和历史的深度,给人以史诗性质、史诗意味的感受,叫人惊叹不已。

王昌龄是历代交口赞誉的边塞诗人,他的反映西北边地戍卒的艰苦生活和强烈感情的诗篇,脍炙人口,他没有实际生活是写不出这些诗来的。据考证,他早期是到过西北的,他到过甘肃固原一带,到过玉门关,可能还到过李白的出生地碎叶……这里只举他的一首《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一开始,写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边关,秦汉时的关隘戍卒把守着,一下子把时空感写了出来,使得“万里长征人未还”更有悲壮气氛。从秦汉以来,边塞战争不停,征人戍卒没有多少能平安而返的。三、四句又写到汉代名将李广,威震边塞,而目前没有李广这样的名将,战争更是艰苦,胜利相当遥远。

这首诗因为起句不凡,有史诗意味。他不仅写当前,还概括了历史。把现实与史实相照应、相比较、相联系,就有历史的深度和厚度,内容也就更丰富了,胸臆气魄也更宏伟了。说它内容更丰富了,是因为此诗既写了戍卒归期遥遥的艰苦,又写了盼望李广这样的名将守住边关的豪气;说它气魄宏伟,是因为它历史的时间感和“万里长征”的空间感,气势浑厚。

试想,没有“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的联想,使它植根到历史的土壤中去,是不可能有如此的境界、氛围、气魄、深度的。“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的联想、构思,是这首诗的特色和成功之处。这样的联想、构思,给了它巨大的时间和空间,使它不同于一般的边塞诗,使得它千年以来,盛传不衰。

唐代诗人中,写过不少咏史的诗。这些诗想象飞动,概括力很强,也善于把现实和历史紧紧绞到一起,赋以时空感,赋以大胆的想象、串联、跳跃和哲理。下面看几首描写金陵六朝遗迹的诗。先看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至今,南京还有朱雀桥、乌衣巷。晋咸康二年(公元336年)作朱雀门、立朱雀桥。乌衣巷内住着东晋大贵族王导、谢安的家族。曾几何时,衰落了。刘禹锡差不多在王谢盛世后的五百年,才写这首诗。经过宋、齐、梁、陈、隋、唐朝代的更迭,王谢早在几百年前就衰落了,沧海早已变为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五百年后,“飞入寻常百姓家”,照常理是不可能的、不合理的,什么燕子能活五百年?但刘禹锡这样写了,而且写得很有特色,很生动,很有诗味。刘禹锡通过“旧时王谢堂前燕”,深入了历史变革,描写了盛衰更替,既是哀怨,又是提醒,写历史也是为写现实。这种把艺术根须伸进历史土壤的写法,使作品深厚沉郁。这样的写法,也表现在杜牧的《泊秦淮》中: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从吴、晋开始,宋、齐、梁、陈都建都于金陵。从东晋灭亡(公元420年)到隋统一,南朝历时170年。南朝陈代最后一个亡国皇帝陈叔宝沉湎声色,写了《玉树花》这支乐曲。陈亡于公元589年。杜牧的《泊秦淮》写于公元848年,中间间隔250余年,还隔了一个隋代。杜牧哪里还会听到歌女唱亡国之音呢?杜牧所以这么写,也是以历史比现实,用历史的色彩来画现实的图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上一篇:语丝 台北小吃好,乃台北人情好 舒国治 下一篇:竹之咏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