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40例

时间:2022-08-02 12:40:56

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40例

【摘要】 失眠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针灸治疗减少了药物治疗的依赖性和副作用,在临床中使用越来越普遍。配合耳穴压豆的方法,效果更佳。

【关键词】 失眠;针刺;耳穴压豆

失眠,又称“不寐”。是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引起的睡眠时间的缩短或睡眠质量的下降。主要表现为患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甚者会出现彻夜不眠的情况。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的发生与劳累、体虚、情绪、饮食等很多的因素有关。笔者近几年通过针刺结合耳穴压豆的方法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和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神经衰弱诊断标准选取失眠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8—55岁之间;病程最短者1月,最长者1年。

2 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神门、印堂、申脉、照海、安眠。

辩证加减:心脾两虚加内关、足三里。心肾不交加内关、太溪。心虚胆怯加内关、阳陵泉。痰火扰心加丰隆。肝郁气滞加太冲。

耳穴取穴:神门、皮质下、耳尖、心、脾、肾。

取穴原则:心藏神,心的功能失调可使神无所藏,故选取心经原穴神门;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故取督脉穴印堂来安神益智;申脉、照海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阳跷脉、阴跷脉相通,跷脉司眼睑开合,可主睡眠,阳跷脉亢盛则失眠,故补阴泻阳;安眠穴为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耳穴能有效的调整大脑的机能,恢复人体正常的睡眠状态。

操作方法:申脉用针刺泻法,照海用针刺补法,神门、印堂、安眠采取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7次为一疗程。耳穴每次选取一侧耳朵贴压,每天按揉4次,睡前30分钟加强按压。每次每穴按揉至少1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及灼热感为佳。3天后换压另一侧耳朵。两耳交替进行

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痊愈、好转、无效3个标准。痊愈:平均睡眠在7个小时以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停止使用安眠药物。好转:睡眠时间延长2小时以上,但不足7小时,伴随症状有所改善,有时需要少量安眠药物。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4 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3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5 典型病例

刘某,女,45岁,因与丈夫不和导致婚姻破裂,继而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已有2月余,每天靠药物入睡。现症见:患者入睡困难,精神不振,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纳差,小便可,大便稀。诊断为心脾两虚型失眠。在上述穴位的基础上加内关、足三里补心脾治疗。治疗3次后,患者睡眠治疗明细改善,偶尔需要使用药物入睡,后继续治疗半月后,患者症状消除而痊愈。

6 讨 论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但总与心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血受藏于肝,统摄于脾,肝脾功能失常,则神失所养,引起失眠;心藏神,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阴阳协调,神志安宁,心肾不能相交,神志不安。若思虑过度,精血亏耗,心神失养,阳不入阴,发为失眠。本病的发生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故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调理心肝脾肾的功能,恢复脏腑正常的状态。

本研究根据失眠病因的不同,辩证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在针刺体穴治疗失眠的同时,配合着耳穴调理脏腑正常的生理机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上一篇: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醉翁之意不在酒 点点滴滴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