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大职能 推进法治建设

时间:2022-08-02 12:15:19

发挥人大职能 推进法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从自身职责出发,把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法治城区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贯彻实施,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一、充分认识到人大在建设法治城区中独特的作用,不断增强人大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等职责,对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创造良好法治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来源于人大具有两方面职能优势:

一是在推进法律实施,维护法制统一上具有自身优势。尤其是全国人大和省级人大具有立法权,表现得更为明显。通过制定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作为区级人大而言,没有立法权,但有立法建议权,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实施的使命,所以通过人大职能行使,使得法治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中保持法制的统一。

二是在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上具有法定优势。宪法和监督法赋予了地方人大具有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职权,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正确实施、行政权和司法权正确行使、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在推进法治上不仅具有法定优势,而且具有制度优势,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因此,人大推进法治城区重任在肩,大有可为。

二、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切实推进法治城区建设

建设法治城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区人大积极履职,深入推进本区法治建设,保障区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完善监督手段,增强监督工作实效。要全面贯彻落实监督法,加强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改进监督方式,突出监督重点,在提高监督实效上下功夫,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正确实施、行政权和司法权正确行使、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在开展监督中,要“两个更加注重”:一是在开展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中,要更加注重法律监督。在开展对政府工作监督中,要把监督的重点放在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上,加大对依法办事情况的监督评议,着重从法规落实、制度完善和机制健全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法律监督贯穿于推动工作的全过程。同时,积极开展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特别是关注涉及城市安全运行、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对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促进行政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在结果监督和过程监督中,要更加注重过程监督。在听取和评议工作实效时,更要关注工作程序是否合乎法律规定,有无乱作为、不作为的现象。要通过监督,促使“一府两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定职责积极开展工作,促使各项法律法规在各个部门中得到有效落实,提高行政效率,取得工作实效。

第二,密切联系群众,增强代表履职能力。首先要加强代表的法律学习培训,让代表能及时了解法治建设过程中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增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能力,让代表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法治建设中可以做什么、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要创设履职平台,让代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能够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深入社区倾听意见,保证法治建设顺利开展。

第三,深化监督方式,促进法治建设完善。要行使好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职权。根据监督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法治建设的要求,要重点深化预算监督和探索运用询问监督方式。财政预算是国家机关运作的基础。而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预算并监督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监督职权。我们要在继续推进财政预算的公开透明的同时,重点推进预算的绩效监督以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上,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资金、社会公共性资金,在预算管理、分配方式、内部监管、资金使用效益以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提高预算监督水平。按照监督法的规定,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时,对其工作中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方面提出问题,有关机关负责人必须做出说明、解释的一种活动。这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利,目的既有获知“一府两院”的工作情况,也有对其工作提出批评,督促其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和工作效率。询问这种监督方式因程序相对简便、方式较灵活,便于实践操作和开展,促使人大审议深入开展,提高人大监督水平。

第四,推动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前提。要对“六五”普法教育的情况开展检查,指导和督促本地区抓好普法工作。特别是要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普法教育重点,重点督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治教育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情况,促使其强化法治意识和公仆意识,树立人民权利至上的思想,自觉接受权力机关的制约和接受人民的监督。通过普法和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切实增强广大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让广大群众用法律武装头脑、规范行为,善于通过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作者系静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上一篇:上海行业协会立法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下一篇:美丽无界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