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并非都越老越“俏”

时间:2022-08-01 10:50:49

有不少种类的收藏品,年代古老的品种价值却不一定高,面如果我们盲目地以“老不老”来衡量其价格高低,往往就会“栽跟头”,

对于收藏品,很多人往往都会有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其价格应该越老越贵。很简单的道理,很多收藏品都是通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其价值才会慢慢地显露出来。而且不少年代久远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都相当火爆。于是,有越来越多集藏者都认可了这样的判断,那就是收藏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不过虽然许多收藏品都具有着这种特质,但这一条规律却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有不少种类的收藏品,年代古老的品种价值却不一定高,而如果我们盲目地以“老不老”来衡量其价格高低,往往就会“栽跟头”。

“古玉”价值并不高

老张是记者的一位老朋友,对于收藏玉可是情有独钟,而且自称有着相当好的“眼力”。那天他正好路过收藏品市场,恰巧碰到一位摊主在出售一块家传的“古玉”,说是汉代的一块无价之宝。老张仔细瞧了瞧,觉得工艺并不怎么样,但一想终究是汉代的,那么多年下来肯定能值不少钱。最后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老张终于把这块“古玉”收入囊中,虽然价格并不低,但他仍然还是觉得物有所值。

但前几天,他去参加了一个收藏品的鉴定欣赏会,老张于是急忙拿出这块墨绿色的“古玉”请一位专家鉴定一下。这位专家看了之后笑了笑,说道:“这是西汉时期的和田玉,是块好玉。”听了这话老张马上追问这块玉在市面上能卖多少钱?专家开始并没有回答,但经不起老张的一再央求,只好实话实说:“值不了多少钱,目前市面上同类玉器也就卖几百元到几千元之间。”老张非常惊讶,既然是西汉时期的玉器,为什么不值钱呢?专家解释道:“有的玉器虽然年份很长,但由于工艺不精美,只有历史价值而没有艺术价值,因此其收藏价值也会跟着大打折扣。”

开始老张还并不十分相信专家的话,后来他又请教了一些业内行家,终于不得不接受了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这块玉可是老张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现在“血”的教训却让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收藏品,可真不一定是越老越值钱的啊!

并非越老越值钱

其实,藏品的收藏价值应该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稀罕程度和工艺水平上。收藏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当时就很值钱的东西,现在仍会很值钱;当时不值钱的东西,现在还是不值钱。

这样的例子可以有很多,比如像一些高古陶器,尽管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因其存世量大、制作粗劣,其价值远远低于后世的一些精品。汉代、唐代一些存世量很大的铜钱,今天在市面上不过几毛钱一枚。中山大学宝玉石研究鉴定中心主任丘志力先生认为,很多收藏者都讲究收藏“古玉”,但是翡翠的收藏并没有“古”“今”之分。翡翠在清朝时期才进入中国,而且当时由于翡翠原料不多而且鉴别能力差,所以年代比较久远的翡翠质地反而相对较差,相反而一些现代工艺的翡翠器物,却能卖到数十万元。另外像明清时期,皇帝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人才到景德镇,专为皇家烧制瓷器。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不计成本,极为精良,在当时就身价不菲。在近年的一些拍卖会上,明清官窑瓷器的精品动辄拍出数千万元的惊人价位。而一些民用陶器、瓷器,因做工较为粗糙、没有什么工艺价值,当时也只卖几文钱一个,直至数百年后的今天,其收藏价值仍然不高,只有三五十元一件。

所以对于广大集藏爱好者来说,对于收藏品的价值还需要从多方面来考察,千万不要被“老”的假象所迷惑,不然的话就会使自己的收藏陷入误区。

上一篇:京沪穗练“舞”地图 下一篇:地铁卡再现张大千作品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