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2-08-01 09:38:32

赏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 要: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技巧,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赏识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欣赏学生、尊重学生,高中生在学习中最需要的就是赏识,适当的赏识教育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主要探讨了赏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一、赏识教育

赏识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为前提,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赞扬,增强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赏识不是一味地表扬,也需要批评,所以在赏识教育中,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应当大胆批评,但是在批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犯错误不要紧,只要及时改正错误就是好学生。从实质上来说,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更是一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教育。

二、赏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赏识教育具有主体性、人文性、激励性和差异性的特征,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要增长语文知识,陶冶情操,更在于提高学生的内在语文修养。由于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与赏识教育的人文性的特点不谋而合的,赏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中融入语言美、情感美的语文学习环境中去,唤起学生的内在需求、兴趣,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增长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赏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赏识学生,还要求教师、学生赏识文本。

首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解读,赏识教育不仅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主性解读可以让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让学生用心体味文本、体味人生,课上学生的自主性解读不仅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体会,还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体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在学习《离骚》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伊始让学生进行自主性解读,包括屈原写《离骚》时的背景、情感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进行教学。

其次,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只有在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之下才能进行赏识教育,才能让学生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激发。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需要教师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对他们的回答语义客观地评价。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特别是对一些平时不怎么发言、成较差的学生有进步的时候,教师及时的赞赏能够消除他们心中的自卑感和心理压力,让学生萌发更大的自信,进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要授予学生语文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涵养,陶冶其情操,塑造其健康的人格。语文的学习需要背诵记忆,更要充分理解、感悟,赏识教育旨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赏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郭玲.“夸”苗助长:浅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表扬学生[J].成功:教育,2010(07).

上一篇:初中美术教学的高效实施研究 下一篇:家校社会齐心协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