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托心明月的诗人情怀

时间:2022-08-01 05:33:08

作为诗人,他师从于“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与“雨巷诗人”戴望舒并称“南戴北卞”,与何其芳、李广田合称“汉园三诗人”;作为翻译家,他的译作《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代表了中国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最高成就;而作为才子,他一生苦恋“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留下刻骨铭心的遗憾……他,就是卞之琳!

年少经历

说到卞之琳的故居,也就是100多年前他出生的地方,是在海门县城所在地茅家镇东约20多公里的灵甸镇卞家染布店(灵甸镇紧靠灵甸港,后改为临江镇)。卞家的染坊也与周边的乡邻一样,因坍江而北退,不断内迁。1910年12月8日,也就是农历庚戌年十一月初七,卞之琳就诞生在如今早已坍没不存的那个江边小镇上。

卞之琳的祖籍是镇江(今南京市)溧水县。早在清代初年,长江下游曾设有江南省,所以卞之琳自称“江南人”。

海门县灵甸镇卞氏一支,是由卞之琳的祖父天旦公,从溧水迁徙至当年的崇明北沙的。他是染坊学徒出身,于是就在灵甸港一侧的镇上开设染坊,曾经一度兴旺,后渐衰败。卞之琳的父亲嘉佑公是读书人,但因多年科举不第,后来就自己开办私塾并接管家业,最终还是因为不善经营而破产。卞之琳的母亲姓薛名万芝。在兄弟姐妹中,卞之琳排行第六,上有二兄三姊。他是家中的“奶末头”儿子,因为自幼聪慧而备受长辈的青睐,成为家族中唯一的读书种子。

卞之琳从7岁开始,在本镇的陈氏私立国民小学、浒通镇袁氏私塾国文专修学校,先后读过蒙学图书《三字经》《千家诗》及儒学经籍《论语》《孟子》和《左传》等。1922年秋天,12岁的卞之琳进入二年制的高级小学海门麒麟镇启秀小学读书,直至1924年于该校小学毕业。暑假随父亲去上海,购得作家冰心的诗集《繁星》。秋天进入海门中学读初中。翌年夏天学年结束时,因全校学生反对校长无果,遂于秋天转入麒麟镇启秀初级中学读初二,并且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始阅读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徐志摩的诗集《志摩的诗》等新文学作品。1926年中秋节后返校时,得知本年级的同学反对教务长,而随同大多数同学转学到了江家镇三益初级中学。

1927年夏天,17岁的卞之琳考入上海浦东中学读了两年文科班,课余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英文原作,还翻译了《古舟子咏》等英语文学作品作为练笔。1929年秋天,卞之琳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读书,并兼修第二外语法文。自此以后,卞之琳与故乡的联系越来越少,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诗文的写作及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上。由于当年交通的不便,卞之琳回家也变得越来越少,逢年过节,往往就在师友家度过,与家中的联系主要通过家信。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国难当头,卞之琳毅然离开执教的四川大学,与诗人何其芳等奔赴抗日救亡的前线。他辗转来到延安,受到主席的接见与鼓励,并在“鲁艺”短期任教,不久就又深入战斗前线采访,写出了生动反映八路军在太行山地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事迹的长篇系列报道《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一年半战斗小史)》和抗日叙事诗集《慰劳信集》。八年抗战,祖国的大好河山横遭日本侵略者血腥野蛮的践踏,通信被阻断,远在内地的卞之琳与家人的联系,一度也曾几乎被隔绝。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5月,卞之琳执教的西南联大宣告解散,他被安排到天津南开大学担任教授。6月下旬,卞之琳经广州辗转到达上海,在北上赴天津履职之前,他特地从上海乘船回到阔别了将近10年之久的海门县灵甸镇,探望了望眼欲穿的年迈的父亲。

1947年7月,卞之琳与另外19人获得了英国文化协会的“旅居研究奖”,随后自上海出发,经香港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至翌年底,他又乘船离开英国再经香港后,乘船北上,回到北京。1949年4月,卞之琳应聘至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教授英诗初步、文学翻译、英文写作等课程。这一年,卞之琳与后来成为其夫人的《工人日报》编辑青林女士初次相识;还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被提名当选为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即后来的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在1952年底到1955年上半年这一期间,卞之琳为了创作反映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一年四季》,先后到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参加农业合作社的试点、试办以及建社过程等工作,后因政治运动、文学研究、出国访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没有能够继续写作长篇小说。期间,卞之琳虽然多次往返于北京、上海之间,在苏、浙、沪停留的时间也不算少,尽管从上海、苏州回海门老家也是近在咫尺,但终因忙于工作,他几乎没有回过一次老家。

再后来,由于培养研究生、出国讲学、学术访问等教学科研任务一直比较繁忙,卞之琳再也没有回到过他的故居。

实际上,新中国建立后,卞之琳就一直生活和工作在首都。尤其是1955年国庆节,卞之琳与青林结婚成家、爱女青乔降生以后,北京就变成了卞之琳的第二故乡,北京市东城区的东罗圈胡同社科院宿舍,事实上也就变成了卞之琳后来长久居住的真正的故居。

初中作文

卞之琳这大诗人小时候的初中作文会写点什么?写得怎么样?文章不长照录如下:

《秋郊晚眺记》

课余无事,乃闲步郊外,一赏秋野暮景。

时西风摇树,田野辽阔,大半为萎黄之色;独菜畦麦垄含有青青之色;而农夫二三点缀其间。小溪则芦花如雪,覆于其上。村落间枫叶鲜妍,若欲与夕阳争红也。倏焉炊烟四起,袅袅于疏林之际。碧空中归鸟纷纷。斯时快心何如耶?而夕阳无情,已藏于远树影下矣!

吾乡但平畴广野,无山川之胜,斯时之景趣若是。不知他地将若何?(一九二五秋)

这是一篇记叙文,写的是1925年秋天的郊外晚景。第一自然段用15个字,写明事由:是在课余闲暇的时候,信步来到郊外,欣赏秋天日暮时分的景色。第二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了作者当时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情感。

这段文字画面感十分强,景致多样,色彩丰富。先说景致――风中的树,田野中的菜和麦,劳作的农夫,小溪边的芦花,村落间的枫叶,西下的夕阳,袅袅炊烟,匆匆的归鸟;再说色彩――萎黄的秋色,菜和麦苗的青色,芦花的雪白,枫叶和夕阳的红,炊烟的淡白。特别是那几个动词用得十分精准――西风摇树的“摇”,鲜妍的枫叶与夕阳争红的“争”,夕阳藏到树影下的“藏”,都是拟人化了,很传神。

这一段的最后两句写的是作者当时的心情,前一句是作者被眼前美景所陶醉――此时的快慰之情有什么能比拟的呢?继而“抱怨”起了夕阳的“无情”――竟然这么快地藏到树后面去了,不能让这样的美景再多停留一刻吗?

文章最后一段从眼前的这个“点”跳开去,写整个江海平原的风貌特质,继而产生怀想外面世界的情绪。这很自然,也很符合一个不足15岁的翩翩少年的思绪。

在写下这篇短文的时候,他正在读鲁迅的《呐喊》和徐志摩诗集等新文学作品。所以,文章中能看出新文化运动、新文学作品对作者的影响――文字简洁明快,要言不烦,感情充沛,有散文诗的韵味。

俗话说,三岁看老。从这篇短文,我们虽然不能事后诸葛亮般地推定,作者日后一定会成文学大家,但至少能认定,“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这些名头对卞之琳而言,是有成长基础的。

生平旧事

1933年,卞之琳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徐志摩是最早发现卞之琳富有诗才的人,他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写题记。

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作诗,斟词酌句,苦思冥想,为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意象,他会达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地。在很大程度上,他不是以情写诗,而是以“思”写诗,以“理”入诗,所以他的《圆宝盒》《鱼化石》不是轻易就能理解的。当年,连梁实秋、胡适也大呼“看不懂”而予以批评。

诗人高洪波曾评价:“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诗坛的琢玉者。他一生写的诗歌没有超过五千行,惜墨如金,是个很特殊的例子,真有点儿像当年唐代的孟郊、贾岛这样的苦吟诗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把诗当成一块玉来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诗作铮铮然有金玉之声。”

卞之琳还是莎士比亚研究专家。1929年,他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便译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时年十九岁。其代表译著《莎士比亚悲剧四种》更成为中国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最高成就,他的研究著作《莎士比亚悲剧论痕》是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中的里程碑。

“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鲜少人知道,1958年上译厂推出的经典电影《王子复仇记》的最终完成的配音版台词,主要就是根据卞之琳的译本整理而成。

1933年秋天,卞之琳认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因为张充和,曾被闻一多当面夸赞“不写情诗”的卞之琳也开始创作情诗,“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卞之琳在《〈雕虫纪历〉自序》中感慨到。

卞之琳的这段爱情经历是一段求而不得、刻骨铭心的苦恋。1955年,45岁的卞之琳终于听从劝说,与青林结婚,结束了这段持续20余年的苦恋和痴等。

上一篇:金融周期下半场 下一篇:安泰集团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