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敏止痒洗眼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01 04:59:11

脱敏止痒洗眼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脱敏止痒洗眼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应用脱敏止痒剂洗眼,B组患者应用吡嘧司特钾滴眼液滴眼,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0.6%),P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脱敏止痒剂;吡嘧司特钾滴眼液

过敏性结膜炎是临床眼科的常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眼红、眼痒,部分患者眼部可伴有分泌物、灼热感、流泪等症状[1]。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约在20%左右。我院在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了脱敏止痒剂洗眼方法,并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结膜炎诊治》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症状及体征:双眼红、痒,部分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结膜水肿、充血。所有患者为过敏体质,且常发生特异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6例,年龄在7~79岁,平均(42.0±3.6)岁,病程在3~62 d,平均(32.5±2.6)d。所有患者均排除青光眼、干眼症、角膜炎等眼病患者,哺乳期女性、孕妇,近期有眼科手术史者,有严重肝肾、心脏、造血系统疾病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A组 应用脱敏止痒剂洗眼。将土茯苓15 g、苦参15 g、黄连10 g、蒲公英10 g、荆芥穗10 g、硼砂1 g加入500 mL温水中,浸泡30 min后,以大火煮开、文火煎煮20 min,虑去药渣后,得到200 mL药液。使用眼药水瓶盛装50 mL药液30℃,对眼睑、结膜囊进行冲洗,50 mL药液要在20 min内用完。将剩余药液置于冰箱保存,每次使用前要先煮沸,待药液温度降至30℃时再洗眼。4次/d,1剂/d。

1.2.2 B组 应用吡嘧司特钾滴眼液(江苏云阳集团药业)滴眼,2滴/次,4次/d,滴眼后闭眼10 min。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

1.3疗效评价 根据《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中的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流泪、眼痒、异物感、畏光、睑滤泡、眼睑、结膜水肿、结膜充血、分泌物、脉象、舌象、球周水肿。痊愈:治疗后的评分减少>95%;好转:评分减少率>70%;进步:评分减少率>30%;无效:评分减少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运用t检验和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0.6%),P

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5例在用药初期对洗剂有轻度刺激症状,在结膜炎症状缓解后,刺激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

3讨论

结膜上的肥大细胞密度较大(6000个/mm3),且暴露在眼表,其具有极强的免疫活性[2]。过敏性结膜炎,是IgE介导下产生的Ⅰ型变态反应,所以患者发病时会有明显的眼红、眼痒症状,同时还可合并过敏性哮喘、皮炎及鼻炎等[3]。过敏性结膜炎的急性过程通常会持续10~14 d,急性期过后,症状可自行缓解,但其复发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在祖国医学理论中,过敏性结膜炎属于痒极难忍障、时复症、目痒病。其认为该病的病机为血虚生风或肝经风热,诸痒属虚,患者多有舌苔黄腻、舌尖红,风盛则痒、热盛则红,湿邪可致水肿,所以该病有风、热、湿三邪参与,为实证。脱敏止痒剂以土茯苓、苦参为主药,其具有解毒、燥湿、清热之功效,蒲公英、黄连为辅药,可加强主药的清热、解毒、燥湿功效。荆芥穗具有祛风止痒功效,硼砂具有消肿止痒、清热解毒之功效,是洗眼专药。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

参考文献:

[1]张玉平,韦东,吴淑清,陆芳.脱敏止痒洗眼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09:851-852.

[2]刘婷,童毅,杨光.自制中药洗眼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95-96.

[3]李蓉,燕涛,薛金山,等.明目熏洗剂治疗过敏性结膜炎3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3,09:1870-1871.编辑/肖慧

上一篇:依托远程教育凸显语文教学魅力 下一篇:巧妙清理学生成长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