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拨云见日

时间:2022-08-01 04:45:21

【摘要】“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故障,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它是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精讲;点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07-01

当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慢少差费”的问题。一节课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为数不少。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我认为“精讲点拨”行之有效,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解决好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是一节课乃至一篇课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就一篇课文而言,抓住关键,相机引导,适时点拨,运用恰当的方法就会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精讲点拨”的方法很多,现就把几种做法介绍如下,以期商榷。

1 “比较辨析”法

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可以求异,也可求同适用比较的方法。即可复习旧知识,又可解决新问题,真可谓“一箭双雕”。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这是本文的重点。学生对此形成两种看法,有的同学认为主要人物是于勒,(由题目看出),有的同学则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主要人物(但理由不足),如何统一认识,解决分歧?不宜直接解答。于是我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变色龙》一文,通过分析比较,大家发现,菲利普夫妇相当于奥楚蔑洛夫,于勒的贫富就相当于狗的主人,于勒则相当于狗,菲利普夫妇反复无常的态度变化构成了小说的情节,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故他们是主要人物,这时我又强调指出:“判定小说的主要人物的标准不是看题目,也不是看正、侧面描写或着墨的多少,而是看这一人物能否反映作品主题的主要方面。”到此,学生对《我的叔叔于勒》的人物有了明确的认识,即:菲利普夫妇是主要人物;于勒是参照人物;“我”是线索人物。这样,通过比较辨析,究竟谁是《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主人公这一重点圆满得到解决,收到预想效果。

2 “请君入瓮”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做用不着“教”呢?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他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教”了吗?(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要达到用不着“教”的境界,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创造力的高低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成正比,一幅新颖、形象,能促使学生思索的板书,可激活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自求而顿悟”(《蔡澄清中学语文教学法》),譬如在讲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章时,我借用了宁鸿彬老师的板书、即三角式板书,省去了图中的内容,让学生在整体对文章感知以后,填补相关内容。这样引导学生填补空白,实际就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内容,究竟善恶如何,各自的性格特点,就一目了然,文章的主题也昭然若揭了,再如学习《天上的街市》一文,在老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对诗歌整体感知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了能体现课文主要内容及写法特点的板书图,让学生填空,面对新颖别致的板书,学生兴趣大增,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你一言,我一语,老师这时点拨相机引导,完成了填空,这样教学重点得以突破,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使学生创造力得到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 “步步深入”法

本来“精讲点拨”是为了解疑,可反其道而行之,也能收到理想效果。如:为了理解《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中心,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适当理出文章的思路后,我提问:(1)(开端)菲利普夫妇究竟在盼什么?(2)(发展)菲利普夫妇是赞于勒浪子回头,还是赞于勒有了钱?(3)(高潮)船上相遇却咫尺认,这是为什么?(4)(结局)菲利普夫妇携家躲开了于勒是为什么?(5)这一切说明菲利普夫妇和于勒联系的纽带是什么?(6)这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这样,通过老师追问,层层设疑,并恰当点拨,一步一步把学生推向了文章中心的圈子里,文章中心的理解到此可谓拨开乌云见太阳了。再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老师抓住机会诱导设疑,问:(1)新装存不存在?(2)皇帝、大臣、老百姓等为什么都说这衣服“真是美极了”?(3)为什么这个骗局被小孩揭穿了?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向理解中心迈进,即新装不存在,都说新装美妙是因为自私在作怪,小孩揭穿骗局是因为小孩天真无邪,无私无畏。这样以来,真假、善恶、美丑,经渭分明,中心意思就一目了然。

步步深入法操作的关键是:老师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围点打援,问题要有层次,后一个问题要以前一个问题为基础,这样才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精讲点拨不仅适用于课文的讲析,还适合于课前诊断,导入新课,反馈检测,知识转化迁移,作文训练等教学环节。以上三种做法仅是众多“精讲点拨”方法中的几种情况。不过,精讲点拨有法而无模式(蔡澄清《简论语文点拨教学法的要求与操作》)还需要在具体操作当中相时而动,当点则点,当拨则拨,这样就可以抓住关键,讲清要害,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要做到“精讲点拨”,关键是要吃透两头(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摸清障碍(理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大力调动学生参与,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中,教以方法,点出规律,注重迁移,使学生形成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这块园地才会显得更加生机盎然,绚丽多彩。

上一篇:如何挖掘语文课堂中的文学艺术魅力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