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滑过现象”

时间:2022-08-01 04:42:57

再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滑过现象”

路政建设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道路并非越直越好,适当增加转弯是一种科学的做法。因为,笔直的道路会造成车速太快,“一滑而过”的效应不仅易于造成路边“景点”的流失,而且容易削弱司机的注意力和操作能动性,使司机滋生惰性心理。数学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将教学任务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学生无需费多少心力,即可一蹴而就;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程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这就容易使许多具备探索价值的内容不经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这个现象称之为教学上的“滑过现象”。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滑过现象”曾经引起了数学界同行的关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现象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时时出现。并且隐藏在热热闹闹的课堂表象之下。教师倾力创设的数学探究活动情境,往往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启迪功能,而是在不经意间“一滑而过”。

一、课堂上的滑过现象

案例:当x选取何值时,分式x-2/2x-3(1)有意义;(2)无意义;(3)值为0;(4)选一个你喜欢的x值,求分式的值。

教师将课本中的例题增加了第(4)问,使其成为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的探究,创新创设了条件,学生在解决此问题时,课堂异常活跃,发言踊跃,作为课堂引导者的老师表现得不够从容,仅仅说了这么一句:只要x不等于3/2即可,匆匆将这一环节带过,在学生的回答中出现了整数。分数,但没有出现负数,及0,与小学数学比较初中数学引入负数,学生的回答仍然局限在正数范围是思维上的一种定势,数字O很可能就是学生的盲区。而最后总结的一般性的规律并没有给学生回味,也没能与问题(1)相联系。究其原因:1、课程进程太快,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2、对本题的意图把握得不够清晰,滑过了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机会。

二、数学教学中出现“滑过现象”原因

1、没能很好的进行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引导者,老师不要自问自答,要给学生留有空间和时间,暴露学生的问题,点燃思维的火花,不要将学生体验犯错误的机会滑过。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即主体对客体的行动。因此,在知识的授受过程中,唯有学生积极地作为主体去活动。才可以取得好效果的。

2、课堂中过于追求“圆满”

不少老师将课堂设计的面面俱到,尽可能追求十全十美,从课堂引入到学生探索、例题讲解再到学生练习,一气呵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当学生出现与设想不完全相符的“奇思怪想”时老师往往一语带过,回到正轨上来,这样不仅让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一滑而过,而且挫伤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3、对基础概念,基本技能不够重视

一般来说,数学概念是非常严谨的形式化的语言,不少老师在授课中淡化了概念,弱化了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苏科版教材中这样描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像x2=2,-2x2+19x=24,x2-x=0这样,只含有―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着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淡化此概念,不挖掘概念的含义,就会造成概念理解上的“滑过现象”,会将x2-3x+4=x2,1/x2-3=0误以为是一元二次方程。再如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的定理如果不加以证明,而仅带之以剪刀的剪拼就能得到结果,数学课就失去了灵魂,有时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并深刻理解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4、对问题的设计不够合理

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已有的知识准备,问题起点过低或难度过高,都会造成事实上的“滑过现象”,比如:在《勾股定理》这一课中,出示了这样一条题目: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6cm,(1)求高AD的长;(2)sABC,学生很自然地利用勾股定理求AD,再算面积,没有丝毫障碍,我认为完全可以去掉第一问,让学生自己思考,必然可以得到:为了求面积要先作高,然后用勾股定理求高。有时候对问题的外延估计不足,时间预留不足,也会对一题多解或奇思妙解一滑而过。

三、如何防止“滑过现象”?

要想有效地防止“滑过”现象的发生和蔓延,就必须追求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观念,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从教学观念上扎下一种“防滑”的意识。

1、更新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路子;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双基教育。

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怎么解一元二次方程,对吗?那么,现在老师这儿还有一手绝活。就是:我随便拿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我不用具体地去解它,就能很快知道它的根的大致情况,不信呀!同学们可以随便地出两个题考考我。

学生:……

[说明]这样设计,能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后面发现结论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

教师: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我的绝活是怎么回事吧?那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公式法解以下三个一无二次方程;你们会很快发现我的奥秘。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投影仪打出)

(1)x2+3x+1=0(2)4X2-4x+l=0(3)x2-2x+5=0(注: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位上做)

学生:……

[说明]这样设计,使学生亲身感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变“老师教”为“自己钻”,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方程的解题过程,可以发现在把系数代入求根公式之前,每题都是先确定了a、b、c的值,然后求出了b2-4ac的值,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有效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这样设计,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察、猜测、实验、验证、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结论、从而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培养一种习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也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要用一种固有的模式去上课,要将教学课堂变为一种由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态系统,打破“导人――讲解概念、定理――示范例题――变式练习――小结”的老框框,要真正了解你的学生。科学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比如:在直角三角形全等复习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命题“SSA”不能作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但是当角时直角时。它不就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HL吗?那么两个锐角三角形能用“SSA”来判断全等吗?两个钝角三角形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如果同类的两个三角形是可以用“SSA”来判断全等的,也真正明白了SSA是假命题的道理。这样设计问题既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培养了学生思维。

3、要有一种宽容心,允许学生质疑。不怕学生出错。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办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得到更佳的想法,最大限度得调动学生的潜能。《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

显然A、B、c答案都不对,同学们选择了D,但是有一个同学举手,他认为D不也不对,并举例:如图,这时,班上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在争论之下,同学们清楚了对应的含义直角边对直角边,斜边对斜边,图中出现直角边与斜边相等违背了对应的含义。我庆幸:给了学生质疑的机会,也反省自己对这一概念是否曾经“一滑而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在教学中,当发现学生出现错误倾向时,且慢说破,等他错了之后,再加以讲解,在体验了错误之后得到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比如:二次函数应用中,有这样一种题目:轮船能否经过抛物线形拱桥的问题,只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就能解决,这条题目之后,再出一条题目:卡车能否经过上部是半圆,下部是长方形的厂门的问题,两条题目貌似一样,其实不然,初中阶段,没有学过圆的解析式,一旦建系,必错无疑,事先不说破,当好多同学做完之后,再解释错误的原因。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两题的区别所在,也提醒同学们审题的重要性。

总之,“滑过现象”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现象,“防滑”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解决模式,防滑意识应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提高,才能有效地避免“滑过现象”的发生。

上一篇:中学数学学习中的后进生个案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新教材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