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维与中唐侍僧交游考略

时间:2022-08-01 02:30:54

[摘要]严维中唐前期大历时期江南诗人的重要一员,交游广泛。严维一生除了与文人交游外,还与当时颇有诗名的诗僧如灵一、灵澈、清江等都有着密切的交游。本文就是针对严维与这些侍僧交游进行详细考略,以期从中找到诗僧对严维人格、思想以及诗风的影响。

[关键词]严维 诗僧 交游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52-02

严维,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是中唐前期大历、贞元年间重要的江南诗人,维一生交友广泛,与众多名家如岑参、刘长卿等文人交游唱和,除此之外与当时颇有诗名的诗僧亦有交游。本文就严维与这些诗僧的交游进行考略,从中总结这些诗僧对严维的影响。

一、与灵一的交游

在严维交游的诗僧中,灵一在大历时期的诗僧中可谓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灵一其人据《全唐诗》诗人小传载:“灵一,姓吴氏,广陵人,居馀杭宜丰寺。禅诵之暇,辄赋诗歌,与朱放、张继、皇甫曾诸人为尘外友。”就其对当时的影响,后人有着众多的评价,清谢启昆在《绝句一百首·论灵一》中这样评价灵一:“诗僧江右数灵一,振派澄源孤韵幽。”而《刘梦得文集·澈上人文集》则称:“唐代江东诗僧辈出,灵一则有开风气之功。”[1]足以见得灵一在唐代诗僧群体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灵一以其诗而闻名于江南,与浙东诗人多有交游,如灵一辟新泉,写下了《宜丰新泉》一诗:“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纤云。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素将空意合,净与众流分。每到清宵月,泠泠梦里闻。”以当时灵一的影响以及与众人的情谊,理应和者众多,但如今仅可读到严维《一公新泉》(一作题灵一上人院新泉)以及刘长卿的《和灵一上人新泉》二人的作品,可能其他作品皆已散佚。严维《一公新泉》:“唯当清夜月,观此启禅门。”而刘长卿的《和灵一上人新泉》写道:“动静皆无意,唯应达者知。”两人不约而同地借灵一上人的新泉来体悟禅理,颇具禅意。[2]

据《嘉泰会稽志》载:“云门灵一律师,持律甚严,以清高为世所推。”[3]他在云门寺持律期间,应该是与浙东文人集团的文人交游唱和的高潮,“浙东唱和”的联句作品中也多次写明了唱和地点就在灵一所在的云门寺,如《云门寺小溪茶宴怀院中诸公》,而严维作为“浙东唱和”的主持者之一,他也有反映云门寺的作品,如前面提到的《同韩员外宿云门寺》,以及《奉和独孤中丞游云门寺》等。

灵一宝应元年卒于杭州龙兴寺,时任诸暨尉一职的严维写下《哭灵一上人》:“一公何不住,空有远公名。共说岑山路,今时不可行。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禅林枝干折,法宇栋梁倾。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以此诗寄托其哀思,严维在这首诗中除了表达他深深的悲痛外,还在诗中对灵一上人的禅学诗艺称赞,写道:“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

二、与清江的交游

刘禹锡的《刘梦得文集·澈上人文集》载:“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如么纮孤韵,瞥人耳目,非大乐之音。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昼公后,澈公承之。”[4]明胡震亨亦认为:“释子以诗闻名者,多出江南。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风气渐盛。”如果说灵一是中唐诗僧的先导,那么清江就可谓是唐代诗僧的中流砥柱,他在唐代诗僧这个特殊的群体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据《全唐诗》诗人小传载:“清江,会稽人,善篇章。大历、贞元间,与清昼齐名,称为会稽二清。”上人幼从会稽开元寺律僧昙一出家,讽诵经法,寓目俱通,被目为:“释门千里驹”[5]。

赵磷《因话录》卷四云:“江南多名僧。贞元,元和以来,越州有清江、清昼,婺州有乾俊、乾辅。时谓之会稽二清、东阳二乾。”清江与皎然其名,皆以诗闻名于江南,法照的《送清江上人》写道:“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可知其当时的影响、名气以及修为。

清江的诗言词清畅,吐纳风雅,《宋高僧传》卷十五称:“善篇章,儒家笔语,体高辞典,又擅一隅之美,时少伦拟。”[6]与之前的其他诗僧不同,清江在漫游期间增广见闻以及与其他文人的广泛交游,因此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让他开始有了世俗的观念,在他的诗中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在写给严维的《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中写道:

此身虽不系,忧道亦劳生。万里江湖梦,千山雨雪行。人家依旧垒,关路闭层城。未尽交河虏,犹屯细柳兵。艰难嗟远客,栖托赖深情。贫病吾将有,精修许少卿。

据《唐才子传》载:“维,字正文,越州人。……后历秘书郎。”可知这里的严秘书就是严维,清江在整首诗中包含了佛家的悲悯之情,并且诗人在诗中写到了当时的战乱,关注到了社会生活,紧贴现实,感受深刻,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出了对严维的感激。[4]清江还曾写下《宿严维宅简章八元(一作宿严秘书宅)》:“佳期曾不远,甲第即南邻。惠爱偏相及,经过岂厌频。秋寒林叶动,夕霁月华新。莫话羁栖事,平原是主人。”这里清江以平原君赵胜来借指严维,以此来表达对严维的尊重。亦曾写下《喜严侍御蜀还赠严秘书》,这两首诗一首的写给严维本人的,另外一首是写给严维的徒弟章八元的,可知清江与严维交情匪浅。

三、与灵澈的交游

《刘禹锡集》卷十九《澈上人文集纪》载“(灵澈)从越客严维学为诗,遂籍籍有闻。”另载:“上人生于会稽,本汤氏子。聪察好学,不肯为凡夫。因辞父兄出家,号灵澈,字源澄。元和十一年终于宣州开元寺,七十有一。”

《全唐诗》作者小传载:“灵澈,字源澄,姓汤氏,会稽人,云门寺律僧也。少从严维学为诗,后至吴兴,与僧皎然游。贞元中,皎然荐之包佶,又荐之李纾,名振辇下。缁流嫉之,造飞语激中贵人,贬徙汀州,会赦归乡。”又据《嘉泰会稽志》记载:“灵澈,字源澄,汤氏子。虽受经论,尤好篇章,从严维学诗。”《唐才子传》卷三另载:“……自童子辞父兄入净,戒行果洁。方便读书,便觉勤苦,授诗法于严维,遂藉藉有声。及维卒,乃抵吴兴,与皎然居何山游讲。”知灵澈在与严维学诗之后声名大噪,诗名传于江南,据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记载:“……澈诗与皎然僧标齐名。澈着律宗行源二十一卷。蚤游京师。声誉显著。终老于越焉。”灵澈与皎然等齐名,灵澈一生赋诗2000余首,但大多散佚,留存下来的诗很少,《全唐诗》中仅留存16首。

灵澈与严维的交游已经不能在我们所能读到的他们的作品中找到了,但据《宋高僧传》卷十五《唐会稽云门寺灵澈传》载:“释灵澈,不知何许人也。禀气贞良,执操无革。……居越溪云门寺……故秘书郎严维、刘随州长卿、前殿中侍御史皇甫曾,睹面论心,皆如胶固,分声唱和,名散四陬。”对于灵澈与严维的情谊,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也记载道:“律师灵澈,字源澄。居越州云门寺。一时公卿负才望。若刘长卿严维皇甫曾皆投刺结友……”在皎然的《赠包中丞书》中这样写道:“会稽沙门灵澈,年三十有六,知其有文十余年而未识之。此则闻于秘书郎严维、随州刘使君长卿、前殿中皇甫侍御曾史所常称耳。”这些都能从旁人的描述侧面看到两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与少微上人等人的交游

皎然的一首《酬别襄阳诗僧少微》,被认为是第一次出现“诗僧”这一名词,而这位少微上人的诗今已不存,但因为这位僧人四处云游,交游甚多,独孤及《毗陵集》卷十六有 《送少微上人之天台国清寺序》云:“岁次乙卯,(上人)自京持钵而来,给事中天水赵公涓赋诗抒别,卿大夫以下属而和者二十七章。既而飞锡济,休于晋陵,又东至于故苏将涉震泽,踰会稽,上天台,至国清寺上方而止。”[7]让我们可以从其友人的诗中对这位诗僧了解一二。

严维写过《送少微上人东南游》,用以此诗来送别少微上人出游,然而不仅是严维,还有其他诗人也曾为其送行,如今存留下来的有钱起《送少微师西行》、卢纶《送少微上人游蜀》、戴叔伦《送少微上人入蜀》、刘长卿《赠微上人》《送少微上人游天台》、皇甫曾《送少微上人东南游》、李瑞《送少微上人入蜀》、顾况《送少微上人还鹿门》,通过这些送别诗可以看出这位少微上人在中唐的诗坛可谓十分活跃,结交许多文人,其中不少文人与之唱和,可惜的是如今我们已经不能一睹其诗的风采。但庆幸的是我们还可以从与之交游唱和的诗歌从侧面了解这位诗僧,在《酬别襄阳诗僧少微》中皎然称赞道:“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独孤及《送少微上人之天台国清寺序》云:“时人谓上人为知言知道”,又云:“上人之文章,可得而闻也。”[2]从这些描述中,可知少微上人在当时亦是诗名远播,且与越中诗人多有交游。

严维除了与灵一、灵澈、清江、少微上人这些颇有诗名的僧人交游之外,还与当时的一些高僧来往,这在其留存下来的诗歌中可以找到证据,如写有《赠别至弘上人》《酬普选二上人期相会见寄》《送桃岩成上人归本寺》等诗作。

通过以上考述,可知严维与中唐诗僧交往密切。这一时期的诗僧同时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与文人的情感思想有着相通之处。文人与诗僧的交游,彼此间多诗歌唱和,切磋诗艺;或参禅论道,互相激赏。在思想、创作方面的相互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文人与诗僧之间交往的情况,覃召文先生曾经这样评说:“诗僧与文士的交往对于双方都有好处。就文士而言,结交诗僧一来可通禅悦,二来可长诗艺,三来可传清名。……仅仅就学诗而言,借助于文士的指点、引牵,诗僧便可以增进诗艺,获取功名。”[7]严维的诗有着追求平和宁静、远离世俗、悠闲自得的创作理念,这与侍僧所自有的对世俗名利的看破以及他们心境澄净、通脱不拘吻合,应该与他和诗僧交游并受其影响有关。严维的诗中偶露禅意,如他在《同韩员外宿云门寺》中写到“谭空观月定,涧静见云多”。又如严维在《宿天竺寺》中写道:“方外主人名道林,怕将水月净身心。居然对我说无我,寂历山深将夜深。”将禅意融入自然景物中,通过景物感悟佛境以及禅家的意趣。难怪,连灵澈这样的诗僧也拜他为师。

【参考文献】

[1]朱学东.“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论灵一诗僧在唐代诗禅文学史上的禅地位及创作[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2期.

[2]郜林涛.略论大历诗僧的诗歌创作及与文人的交往[J].名作欣赏·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3]邹志方.刘长卿与越中交游[J].绍兴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

[4]蒋寅.大历诗僧漫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总第47期).

[5]姜光斗.论唐代浙东的僧诗[J].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4年.

[6]姜光斗.论中唐时期浙东的诗僧[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7]杨芬霞.中唐诗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8](宋)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9](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唐)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Research on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 Wei and Monk Poets in Mid-Tang Dynasty

LiL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Tongliao, 028000,China)

Abstract :Yan Wei, one of those famous poets of the South during Dali period in mid-Tang Dynasty had extensive intercourse. Apart from making friends with literati all his life, he had close connections with monk poets like Ling Yi, Ling Che and Qing Jiang etc.This thesis is to research on his close contact relationship with those monk poets to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 they had made on the Yan Wei’s character, thought and his poem style.

Key Words:Yan Wei Monk poet Contact

上一篇:浅谈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下一篇:高校学报编辑出版流程中的难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