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校中国画专业的素描课

时间:2022-08-01 02:09:12

小议高校中国画专业的素描课

作者简介:黄碧波(1975.8 -)女,1999年6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画的研究与教学。

摘要:中国画在引进了西方的素描造型方式后,确实对本土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此之前的中国画,虽然标榜意象造型,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造型和透视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这样,全盘用光影素描来训练中国画专业学生造型的做法也不太可取,中国画专业的学生画素描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特点。这里所说的专业特点是指中国画的专业特点,即用线面结合的方式来表现物象的结构及造型。

关键词:素描 中国画 造型 专业特点 线面结合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提到素描,一般的理解是光影素描,受前苏联契斯恰科夫体系的影响,主要是借助光影的明暗,用单色来表现物体的造型。在中国绘画史上,自从国画大师徐悲鸿提出以素描的明暗元素加入到中国画中的思想以前,素描则不为中国画家们所熟悉,因为在传统的中国画里是没有“明暗”这一说的,中国画只是依靠线条表现其结构,可见中西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在研究物体造型上的不同思想:西方的素描更加注重物体的具象,或称体积感,而中国画在表现物体结构时更注重意象造型。但素描的地位在今天的中国无疑被上升到一个很重要的高度,只要是从事美术专业的人从接触美术的第一天起,首先要掌握的学科就是素描,如要参加美术高考,素描也是必考科目之一,其他考试科目也和素描有关。“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不可否认,西方的造型训练方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绘画的造型能力。可以说,西方素描的传入,使中国的绘画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各高校里,素描作为一门必修课一直存在于中国画专业本科生的课表中,大学四年的时间,几乎每年都有素描课,除一年级的静物素描外,其他的素描课所画对象大多是以人物模特为主,这是因为人物模特是比较灵活的载体,形体结构和思想感情都比较微妙,用素描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素描课开设的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物象的结构,提高造型能力以服务于自己的中国画专业。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画专业的素描课和其他绘画类专业的素描课应该有所区分。

这里可以先简要谈谈中国画和西画的区别。“顾启元在《客座赘语》一书中记载利玛窦的谈话道:‘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故看之,人面躯平正,无凹凸相;吾国画兼阴阳写之,故画面有高下,而臂手皆轮圆耳’。”①中国画自古以来是不讲求明暗关系的,不管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画面上看不到有任何光影的痕迹,表现方式主要以线条为主;西画则完全是用光影的照射来表现物象,可以说没有光影就不能画画。两种表现方式决定了两种不同绘画的风格。中国画是平面的,西画是立体的。当然还有很多的不同,例如在透视上,一个是焦点透视,一个是散点透视。在设色和用笔上,甚至造型的观念等等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些暂且不议,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以明暗关系为主的素描是否适合中国画专业的学生。

在中国画专业的素描课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一部分学生完全画光影素描,显得很吃力,但是画面黑乎乎一片,所画物象还是没能达到所谓的立体感,可见对物象的形体结构根本不了解,更谈不上如何去表现了。正如“潘天寿先生提出‘把脸洗干净’,以此来批评中国画专业素描过于注重光影。”②也有光影素描画得好点的,画面上可以看出着重于对明暗的表现,却忽视之与自己专业的联系。另一部分学生则以为自己是中国画专业的,就可以以白描的纯线条的形式来画素描,在画面上到处画没有任何依据的线条,显得空乏而简单。针对中国画专业学生在素描课上易犯的种种错误,主要原因还是不了解中国画与素描的关系,即作为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应该从素描里学到些什么东西才能运用到我们的本专业里,对本专业有帮助。这是中国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思考的。不可否认,中国画在引进了西方的素描造型方式后,确实对本土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此之前的中国画,虽然标榜意象造型,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造型和透视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这样,全盘用光影素描来训练中国画专业学生造型的做法也不太可取,中国画专业的学生画素描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特点。这里所说的专业特点是指中国画的专业特点,即用线面结合的方式来表现物象的结构及造型。这样线面结合的素描画起来特别轻松,看的人也轻松,这种素描不是以光影为载体来刻画物象,而是通过物象本身的凹凸关系与线相结合,所以就算不用明暗也能轻松地表现物象。而这样的素描里的主要元素即线也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方式,对于中国画专业的学生来讲是最适合的,而不必为了画明暗素描弄得吃力不讨好。要引起重视的是,线面结合的素描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更接近于中国画的平面感,没有光影素描的那种很强烈的黑白对比,所以画面给人的感觉显得灵动而轻松,不要以为线面结合的素描就比光影素描容易表现,这是一个误区。不管是画光影素描还是线面结合的素描,对物象的形体结构都要有深入的了解,不了解是无法作画的。另外,线面结合的素描并不是中国画里的白描,它还是属于素描的范畴,必须通过一些凹凸感来表现物象的结构关系,画面中的任何一根线都是面在不同的角度而形成的,面才是线的依据,每一根线都不是孤立的,只有与面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的线才有意义,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线面结合。如果一开始只是用线来画素描,则很难准确地表现物象,这样的线是苍白和单薄的,更无从表现物象的结构。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素描只要稍加整理,便可以成为一张工笔画的素描稿,再进行拷贝和制作就成为一张工笔画了,可谓一举两得。当代艺术家唐勇力在他的《厚德载物》里写道:“线性素描是中国画创作需要的产物”.③他所说的“线性素描”和本文中提到的线面结合的素描是一致的。

纵观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也曾出现很多线面结合的素描,如达芬奇、丢勒、荷尔拜因的一些肖像素描作品,还有俄国画家尼古拉・费申的人物肖像,英国的保罗・荷加斯、法国的安格尔的作品等,都是线面结合素描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作品中,没有浓重的光影,有的只是轻松而有韵律节奏的线条和稍加修饰的调子。这些艺术大师的作品都能为我们现在的中国画专业学生的素描课以借鉴。在中国画专业素描课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临摹这些线面结合的优秀素描作品,让学生在临摹时洗净头脑中光影素描带来的影响,深刻理解物象结构,在临摹的基础上不断加深线条在线面结合素描中的重要性,以便于做好下一步的写生和创作。临摹和写生的目的都是为了创作,创作所需要的素描稿往往就是直接从写生中得来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画专业素描课上的写生作业就显得尤为宝贵,任何一张线面结合的素描作品都有可以整理成一张中国画创作的可能,但一定要注意从素描稿中的线条到宣纸上毛笔所勾勒线条的转换,即毛笔在宣纸上的用笔之道。

参考文献

[1]阮璞《画学十讲》[M]14页 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第一版

[2]唐勇力《厚德载物》[M]127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0年1月第一版

[3]唐勇力《厚德载物》[M]131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0年1月第一版

上一篇:论影响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因素及提高方法 下一篇:中日禁忌语的修辞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