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条鱼顺流而下》

时间:2022-08-01 12:13:15

读前思考:本文将如画之景、景中之人,深邃之意和纯真之情融为一体,创造出诗意盎然的优美意境。游鱼,鹅卵石,水草,阳光,绿树,人们……请仔细阅读,并请想想文章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一条鱼顺流而下

谢冕

一条鱼顺流而下,桥上和两岸的人向它行注目礼。那鱼游得非常惬意,骄傲如公主,活泼如飞鸿,而那份潇洒自如,却如舞场上飞旋的身影。

这么清的水,这么自由的鱼,如今已是稀世奇珍。难怪有这么多的人驻足观赏,连连发出惊喜的喧呼。那鱼益发为之得意,它随意地摇晃自己的身体,时而上升,时而下沉,它欹斜着身子,左顾而右盼。它显然感到自己的美丽,它似在炫耀,着意于展示这美丽。

这么清的水:从桥上望去,数十米之遥,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还有摇曳的水草,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太阳照着。夏季已经过去,它发出温暖的光晕。河两岸,南方的绿树葱茏。人世的尘嚣顿然消失,人们为周遭的清纯和静谧所迷醉,立在艳阳下,绿荫中,如一条鱼欢呼。

只有这一刻世界是纯洁的,没有世俗溷杂,没有邪恶的贪欲,只是摒除一切对于自由生命的欣悦与礼赞。所有被这景象所陶醉的人,年长的和年少的,这时刻似乎只剩下面对美的单纯的凝视。那鱼仿佛也感受到人类的良善和温馨,它俯仰自如,尽情而安详,没有惊惧,甚至也毫不防备。

一条鱼顺流而下,人们以美好的目光迎接了它。这是一个亲历的真实的事件:时间是去年早秋时节,地点是诸水汇聚的屯溪,新安江柔和地流过的地方。那条水也许是从湘赣边界的崇山峻岭中流来,澄清、晶莹,带着山间的青翠和芬芳。新安江形成于此,江面顿宽。鱼是大的,不然的话,桥上和岸边的人们便不会发现它。

一条鱼无忧无虑地顺流而下,它在屯溪宽阔的水域夸耀自身的娟好。屯溪往后是什么地方?那鱼要游向何处?沿江北去是徽州,那个繁华之地舟楫如织,网罟恢恢。过了深渡,激流漫卷,入新安江水库。该处千岛耸立,却非安宁之所在,有过令人震惊的残暴劫案!况且,况且,无数的污水正日以继夜地向浩淼而洁净的湖区倾泻。千岛湖可能是另一个淮河,淮河已是鱼群的墓穴,死亡正笼罩那污浊的江流。

这鱼饱尝新安江两岸的晴树繁花,它在人们啧啧赞叹声中显得快乐,且自信。它在清寂的山涧生活惯了,那里江花如火,那里江月如雾,那里露珠在清脆地滴落。它以为清风白水自然而有。它甚至以为江流愈是宽阔,波浪愈是湍急,便是愈进而愈入佳境。于是这条鱼泰然自若地顺流而下。

鱼当然不会明白,泉水悦耳奏鸣之处会埋伏着钓钩,在繁枝覆盖的河湾也许正窥伺着罗网。鱼当然更不会明白,有些河流正在死去,在那里一切的波纹和涡漩,都会变成死亡的沼泽。那么鱼呢,活泼地游来游去的鱼呢,包括此刻供人欣赏也自我欣赏的鱼呢?它也许正步步逼近那可怖的死域。

一条鱼顺流而下,人们惊奇的目光也许只是忘情的瞬间的纯净。夹岸而观的人群,他们恭迎的是生命欢跃,难道竟是一种警号,难道竟是为了某种永诀!

思考点睛:一般段落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在内容上文章第五段重提一条鱼顺流而下这个事件,强调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着重描写了水的澄清,带领读者重温这个事件的美妙。与下文写鱼的去处潜伏危险以及有些河流受到污染正在死去形成对比。在结构上文章第五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鱼儿顺流而下带给人惊叹这一事件。引起下文对鱼的去处可能遍布危险的担忧。

(作者:孙艳,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上一篇:神奇的蜈蚣火车 下一篇:雨韵 第3期